卫计委副主任指责谁智商抄袭?
“孪生论题”被揭露了。
网友指出的两篇论文,一篇是2009年4月10提交的《皖北农村已婚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作者洪航;另一个是2011,于小冬提交的“当涂县农村外来媳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两篇论文都被编入中国知网的中国知识资源数据库。
这两篇论文都是硕士学位论文,两位作者的导师是同一个人。换句话说,两人是同门弟子。
这位网友说,他在中国王智上找资料时,看到两篇关于皖北和苏南农村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的论文,想了解一下安徽的情况。结果是“本来不知道,第一眼就惊呆了”。
该网友列举了两篇论文的多处相似之处,直言两篇论文“讨论结构几乎相同,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样本特征分布不同,但结论高度一致”。
这两篇相隔两年发表的论文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相似之处甚至包括整段,有的段落只是顺序调整,或者替换了一些关键词和数据。
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提法不同(一个是“农村外出媳妇”,一个是“农村已婚妇女”),研究对象所处地域不同(一个在皖北,一个在皖南),样本也不同。
然而,两篇论文在一些调查结论上惊人地一致。在于小冬论文第三章“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获取途径”中,农村外出务工媳妇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95.5%),其他途径如报纸(24.7%)、海报(21.0%)、朋友(20.7%)、广播(19.8)。这与洪航的调查结论如出一辙。
偷梁换柱的替换法
于小冬在论文中说,“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符合农村流动妻子需求的宣传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农村流动人口妻子为中心,充分了解她们对艾滋病知识的意见和需求,实现多部门合作,整合区、乡、村三级计生网络,利用乡镇卫生技术资源为农村流动人口妻子服务,利用计生部门对农村流动人口妻子的孕检,集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利用卫生系统疾控部门丰富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经验。
这整个说法除了把“农村已婚妇女”换成了“农村外来媳妇”之外,和洪航的论文一模一样。
此外,两篇论文在其他文字表述和附图上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
但于小冬在论文的“学位论文原创声明”中称:“除论文中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学校反应
于小冬于2004年至2007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2008年6月进入安徽医科大学MPH(公共卫生硕士)班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我修完了所有课程并取得了规定的学分,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洪航2006年至2009年在物流系攻读硕士学位。
于小冬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称,目前学校放假,之前没有接到任何关于于小冬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学校会尽快了解核实此事。
作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于小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抄论文?答案显而易见:给自己的脸“添金”,给自己的事业增加“砝码”。至于研究什么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作中,这不是于小冬关心的。只要论文通过,拿到学位,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在他眼里,研究生学历就是一个“政治招牌”。
这是一种畸形的权力观和功利观在作祟。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于小冬剽窃了同门师兄的论文,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导师”,甚至将论文发表到了中国知网的中国知识资源库。希望学校能及时查明真相!学生需要一个说法,公众也需要一个说法!
硕士学位论文是导师和学生合作的结果。传统上,一篇论文从选题、构思、论文框架的建立到写作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写完后导师会逐字修改。所以,如果一篇学位论文出现问题,其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以“三严三实”为准绳,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清正廉洁,扎扎实实做事,才能做一个有担当、有担当、有作为的好人民干部。如果投机取巧,想走捷径,只能说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要因为小善而做,也不要因为小恶而做。抄袭一定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