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论文
每个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遵守道德。比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应该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
职业道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也是行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
要理解职业道德,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上,职业道德应始终明确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中的道德标准。它不是普遍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职业、行业、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道德面貌的差异。就像人们常说的,某人有“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作风”、“学生味道”、“迂腐”、“商人习惯”。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职业道德往往更加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交际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约定、承诺、誓言、规定甚至口号。这些灵活的形式容易被从业者接受和执行,容易形成一种职业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整的角度看,职业道德用于调整员工内部关系,增强员工在职业和行业中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用于调整员工与客户的关系,塑造本行业员工的形象。
最后,从效果来看,职业道德不仅可以“职业化”某些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还可以“成熟”个人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绝不是脱离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在阶级社会中,职业道德总是在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和发展;职业道德与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关系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个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任何形式的职业道德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道德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实际从事某种职业的成年人的意识和行为,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成熟阶段。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极大地改变着人们在学校生活和少年生活中形成的品行,影响着道德主体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