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已经出现了发展瓶颈。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调整思路,突破原有思维惯性的束缚,对实践教学路径进行重大调整。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任务重,期望值高。找准实践教学的方向和定位,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要高度重视教学设备和教具的购置,在大力改善培训场所硬环境的同时,补上培训场所软环境建设的短板。在训练项目的设置上,要采取科学的选择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简单的技能型训练项目,在课堂上集中进行复杂的技能型项目的训练。调整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构建“厂中校”“厂中校”等校企合作多方共赢机制,开创校企职业教育新局面。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路径调整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宏观上看,职业教育正从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强调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教育转变。占据高职教育核心内容的实验实训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校企合作也有了新变化。然而,上述变化并没有给我们的毕业生质量带来明显的改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实践教学的“路径依赖”是一个重要来源。虽然在实训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我们的深层次观念仍然受到原有思维惯性的影响,没有及时、全面、真实地调整到科学可行的轨道上来。因此,摆脱“路径依赖”的束缚,全面调整培养思路,成为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一,认真审视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所做的事情,转变观念,摆脱惯性思维,实现实践教学路径的大调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具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现象。人一旦选择了一条或好或坏的道路,就可能对它产生依赖,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强化自己,越陷越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当初的选择[1]。这一理论出现后,其应用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许多相关领域。当我们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时,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改革步伐。在改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实验实训方式、实训项目和内容、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补和改进,体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是实践教学人员和财产的投入巨大,如果另辟蹊径进行实训改革,可能导致以往实训建设投入的浪费,难以解决新增的实训建设投入,所以优先走过去的实训路径;第二,训练路径的突破是有风险的,沿着原来的路径和既定的方向前进,比另寻路径更方便、更安全;第三,很多人没有发现原来训练路径中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所以没有改革的想法。而且近期一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坚定了整合的思想。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训的具体实施上,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都需要调整和突破。目前我们这种修修补补的改进方法可能会有暂时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在思维和范式转变上有所突破,实践教学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想法是行动的先导。要真正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摆脱惯性思维。

第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重,期望值高。找准实践教学的方向和定位,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沿用学科本位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实践教学。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校过于强调技能培养,提出毕业生要成为技能型技师,实现零“磨合期”、零距离就业、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这种自我施压的提法和做法其实是不现实的,定位太高了。

(一)高等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从根本上说,高职教育也是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理性思维与训练技能同等重要,健全的人格和理性思维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200多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中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适应传统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抽象归纳性和理解性,使他们在各种不可预知的未来情境中,自己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准确,模糊或粗心的定位都是有害的。过去,由于我们缺乏知识和经验,不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错误的。现在,如果我们强调技能培训,而忽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也是错误的。只有专业技能而缺乏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毕业生,毕业时可能实现了零距离就业,但很快就会与岗位拉开距离。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应该有机结合,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厚此薄彼。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目标要理解清楚,设置准确,偏颇的理解和过高的定位会给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来困惑。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培养一个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天然使命,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做到零“磨合期”、零距离就业、与企业无缝对接,否则我们的实践教学目标就达不到。这种观点不仅给实践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错误方向。高职院校承担着一门综合性技术的教学。“技术”一旦进入课堂,其形态需要理论化、系统化。技术一旦理论化、系统化,必然要抽象生活,删减细节,必然要以冷书、假仿真为载体。技术具有实用和多变的特点。“技术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需要根据时代和事件灵活掌握”。源于实践的技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决定了高职院校无法独立完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只能培养具有技术应用型人才潜质的“空白”。只有经过企业的“打磨”,才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具有隐性经验的属性,只有在运用它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只有在人的情绪与环境的关系中才能掌握”。高职院校只有对实践教学目标有正确的定位,才能调整实践教学的方向和路径,真正走出实践教学的困境。

第三,高职院校应尽快跳出原有路径的影响,在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和实训项目设置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具体操作和实施层面存在着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的现象。需要从最基础的训练设备建设、训练场地环境布局、训练项目设置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调整。

(一)高职院校在实训仪器设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教学设备和教具的购置和研发。

高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以来,各学院都加大了实训场所的建设,特别是实训仪器设备的购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训教学硬件的不足。然而,为了跟上企业的步伐,许多高职院校购置了许多生产性的仪器设备,但对学生真正有实训效果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增加和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具能以简洁的方式揭示训练内容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工作状态,具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实训中最需要的是教学设备和教具,满足最基本的实训教学需求应放在首位。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的同类设备而购买大量生产性设备以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难以用后续资金维持。因此,应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教学设备和教具的购置和更新,以改变教学设备和教具数量少而薄弱的局面。

(2)高职院校实训场所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实训场所至关重要的软环境相对缺乏。弥补培训场所软环境的短板,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所谓培训场所的软环境,是指人员素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技术信息、规章制度、纪律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以及同类企业的工作环境氛围等等。构建这些软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除了仪器设备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很多实训场所忽略了文化氛围的营造,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实习得不到应有的职业文化熏陶。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工作中创新的人;具有正确职业道德的人,能为企业勤奋不懈地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精神的人;拥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精力充沛的人的目标会离它很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园实训场所建设中的软环境建设,让学生在特定的实训情境中提高职业技能,养成职业操守。

(三)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项目改革中注重具体项目的选择,而很少研究培养项目的分类和在类别中的选择。

由于高职院校总课时有限,虽然近年来实训课时比例有所上升,但随着学生技能要求的提高,实训课时仍深感不足。因此,各学院的训练改革涉及到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项目。大家想的更多的是哪个训练项目可以去掉,哪个训练项目应该增加。这种思维方式很难有一个各方都满意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换个角度思考;不要纠结于哪个培训项目该接,哪个培训项目该撤,而是把培训项目分类。可以分为两类:训练简单技能的实训项目和训练复杂技能的实训项目。然后将每个实训项目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从类别中选择。所有训练简单技能的实践项目都可以通过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在课后以自学练习的形式进行探索和掌握,而技能复杂的实践项目则安排了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在实践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掌握。

第四,调整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体制和机制,为高职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校企合作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前景并不乐观,许多不可持续的问题相继出现,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务之急是重新认识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全新的双赢合作体制和机制。

(一)校企合作的初衷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训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已经从原来单一的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逐步发展到校企合作模式阶段。然而,这种美好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表现就是校企合作不到位,学校和企业没有达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和合力,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目前校企合作多由民营小企业进行,相关制度也不完善,很多都是靠个人情感关系维持。很多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都是针对学生的,学生是廉价劳动力。虽然实习期间会给老师安排一些专业指导,但大多是单技能指导,很少有综合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的制度不完备,机制失效。我们知道,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实体。虽然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但当间接利益与眼前的生产经营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的选择与放弃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建立双赢多赢的合作体制和机制之前,我们在原有校企合作路径上的一切努力都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中的种种困难,总结起来,制度是根本,机制是关键。

探索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首先,在设计和选择制度和机制时,要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科学的校企合作体制和机制,既要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又不能忘记学生的利益,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只有建立双赢的合作体制和机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才能顺利运行。其次,在设计和选择制度和机制时,要考虑大的环境条件。

(3)把学校办成企业,打造“工厂中校”;办企业进学校,办“校中厂”,实现校企共建高职教育新局面。

所谓“工厂中校”,指的是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的* * *身份。企业带领高职院校进入企业,高职院校为企业招生,在企业开展教学,实现“学生不离岗学习,工学结合,边做边学”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让学生获得系统学习的机会,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为企业储备后续人才。对于学校来说,解决了实训师资和设备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高职院校生源萎缩的困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不离开岗位,不拿工资的工作和学习。这种模式真正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厂在学校”和“厂中校”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校内工厂”“工厂中校”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模式,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