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过弗雷泽的《金枝》吗?

作者:[英] J.G .弗雷泽

ISBN:7802281113

页数:729

译者:徐育新、王培基、张泽石。

定价:88.00元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装订:平装本

出版年份:2006年9月

书名:《金枝》(第一卷)

我不敢评论金枝,就算总结也比不上译者的序言,只能记录一些感受。我只读过弗洛伊德全集中的几本书。也是因为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发现了大量引用《金枝》的语录,才了解到《金枝》。

事实上,看完这本书,弗雷泽是如何回答他关于金枝的前三个问题的,现在还不清楚。金枝的枝蔓太多了。每次说到一个地方,恐怕都只是一个小故事,而且作者还引用了很多语录,例子最后淹没了逻辑。而丰富的例子并没有让弗雷泽的论证更加严谨。这些例子的堆砌充其量只能证明不同地区的原始习俗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至于这种联系是来自遗传还是来自更基础的* * *,我们不得而知。除此之外,这些例子和弗雷泽的理论只是相互参照。这本书的译者认为弗雷泽的论证属于因果倒置,我们也无法评价。弗雷泽的贡献只是对这些材料给出了更有效的解释方法,对错并不重要。就像有人评价弗洛伊德,后世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支持或者反对他的观点的形式出现,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我觉得弗雷泽也一样。

《金枝》的写作风格似乎存在叙事上的危险,因为引用的例子太多,读者会不自觉地高估各地原始风俗的相似性。这种高度的相似性和相似普遍性是弗雷泽论证的基础,但我越读越困惑:书中的例子是如何选择的,选择有多主观?我不知道。而且我不得不承认,很多例子都是弗雷泽按照自己的意愿诠释的。因为书中涉及少量来自中国的例子,我们可以感觉到弗雷泽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并不是那么透彻,甚至是误解。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弗雷泽对非洲、拉丁美洲或澳大利亚材料的论述符合实际情况呢?人类学家一直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深入研究对象,长期生活在一起,凭自己的经验提炼观点,另一种是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对比总结前者提供的信息。各有所长,各有所失。但大师永远是图书馆派,因为很多评论者(包括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图书馆派,喜欢在纸上看问题。一个古老习俗的解读几经易手,离真相有多远是不可想象的。

我不是学者,无法更严谨地论证弗雷泽的学术成就。我觉得普通读者看这本书,就是各取所需,找到自己的小乐趣。我对《金枝》感兴趣是因为书中准确地描述了我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小时候莫名其妙的低烧。用迷信的话来说,我失去了灵魂。我妈听了别人的建议(乱看病),半夜用竹竿挑了我一件外套,我在院子里不知道干什么。之后,我进屋把外套披在身上,问我:“你回来了吗?”我回答:“我回来了!”就这样,失落的灵魂透过我的外衣找到了我,回到了我的身体里。这些和《金枝》中的相关描述几乎一模一样。还有一次,脸上长了很多疖子,反复治不好。有人建议,殓葬者撒的纸钱,擦拭患处后掩埋,纸钱腐烂了自然会愈合。我是放学后做的,没多久就好了。疖子和纸钱是通过接触联系在一起的,亡灵拿走纸钱的同时也带走了疖子,这是金枝中最典型的巫术。当然,纸币也接触到了我。你为什么不顺便“带我走”?这恐怕是发明这种巫术的巫师没有想到的...

我出生在城市,我期望如果我在农村,会有更多与金枝相适应的古老习俗的遗迹。我们穿着正装,坐地铁,上网聊天,但不经意间,我们还是会表现出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东西,并且会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承下去,即使看起来已经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