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基础的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模型分析:
如图所示,企业的产量分为两部分,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销售。由于厂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厂商面临的国内外需求曲线形状也不同。一般来说,制造商面临的国外需求曲线形状比较平坦,而制造商面临的国内需求曲线形状比较陡峭。根据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厂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制造商决定其价格和销售分配方案的条件是:MRH=MC=MRF。
其中:MRH是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边际收益,MRF是制造商在国外市场的边际收益,MC是制造商的边际成本。
性质:这种倾销行为是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是利益驱动的企业行为。只要不被限制,就会继续。
(2)掠夺性倾销:出口商为了排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取得垄断地位,企业就会再次提价,以获取垄断性超额利润。
性质:这是一种旨在战胜对手,追求垄断地位的行为,是一种不公平交易的行为。
6、相互倾销
指倾销引起的同一产品的双向贸易。即甲和乙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对方销售同一产品。
假设国内外都有一个垄断厂商,他们生产同样的产品,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同,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成本也相同。如果他们设定相同的价格,就不会有交易,但如果使用倾销,就会发生交易。
两家厂商都会限制国内市场的销量,以控制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一个厂商能够在对方市场以低于其国内的价格销售,由于降价的负面影响会转嫁给对手而不是自己承担,也会增加其利润,所以每个厂商都有占领对方市场的动力。并以高于边际成本但低于国内价格的价格销售产品。然而,如果两个制造商都这样做,即使假设两个市场的产品初始价格相同,并且都支付运输费用,国际贸易也会出现。
7.反倾销税
(1)反倾销税:指进口国政府在确认销往国内市场的商品存在倾销时,对外国出口商的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2)影响:
①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的需求;
(2)使进口价格上升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同类商品的国内生产者。
案例8-3:埃及对中国瓷器采取反倾销措施。
埃及外贸部本周已做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陶瓷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并开始征收高达305%的关税。
原因:中国瓷器大量涌入埃及市场,已经对中国同类产品造成冲击,使得当地瓷器加工厂产量大幅减少,并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据了解,去年埃及从中国进口了2万吨瓷器,占埃及全年瓷器进口量的96%。
发表于2003年2月26日的《扬子晚报》。
不及物动词其他非关税壁垒
1,自愿出口限制: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在一定时期内自愿限制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自愿出口限制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类似于配额。自愿出口限制的数量是通过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谈判确定的。
作用:可以让出口商的优势产品难以进入国内市场。
2.歧视性公共采购:这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一国政府根据相关国家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优先权。
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内商品,形成了对国外卖家的歧视。
3.外贸的国家垄断:“国营贸易”
指国有企业或公共企业享有直接从事国际贸易的特权,从而形成国家对对外贸易的垄断。
缺点:人为扭曲资源配置,造成过度保护,效率低下。
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1)技术标准:指进口国为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
一些国家为了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往往会规定一些外国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以阻止外商进入本国市场。
(2)卫生检疫标准:指一国对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化妆品等实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防止疾病或害虫传入该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经常以进口商品不符合本国卫生标准为借口,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
案例8-4:“鸟类补贴”被WTO宣布为非法。
美国国会2000年通过的伯德修正案要求美国政府将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中征收的惩罚性税收直接补贴给利益受损的美国公司,而不是上缴美国财政部。
美国通过《伯德修正案》对国内公司实施双重保护,实际上是鼓励国内公司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遭到贸易伙伴的强烈批评。据报道,在2001和2002年,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向其国内公司补贴了约561亿美元。
美国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欧盟和日本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对。为此,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韩国、墨西哥和智利最近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允许对来自美国的部分产品征收相当于美国政府补贴金额的额外关税。
2003年6月5438+10月,WTO最终裁定该修正案违反全球贸易规则,要求美国在2003年2月27日前予以废除。但是美国并没有执行世贸组织的裁决。
2004年8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授权包括欧盟在内的8个成员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作为对美国迟迟不废除被世贸组织宣布为非法的《伯德修正案》的惩罚。
案例8-5:外观成为贸易壁垒。中国文具被美国企业起诉。
相似的长相引出问题——近日,美国著名文具公司桑福德公司控告全球12家公司,称其出口美国的记号笔侵犯了他们的“商标和商业外观”,目前已被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立案。宁波北发集团等中国4家企业在被告席上。
据悉,“商业外观”是美国特有的贸易保护主义“337条款”之一。除了版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美国还有权质疑进口产品的外观相似性。此次,桑福德公司凭借该条款指控中国贝发记号笔侵犯其“商业外观”。
虽然贝发集团涉案产品在美国的年销售额只有50万美元,但还是准备花1.5万美元应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但贝发的法律顾问周杰告诉记者,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放弃就是自动放弃,放弃争夺市场的权利;第二,可以通过应诉来捍卫整个行业的利益。因为万一败诉,而且ITC的终裁对被制裁的记号笔进行了笼统的描述,会牵连到国内其他文具企业的出口——这不是不可能的。第三个考虑是,即使所谓的“商业外观”侵权行为可以成立,美方也很难明确界定“雷区”的范围,以避免中国企业不清楚。
对于这一指责,中国几家涉案企业义愤填膺,认为美方简直是在刁难。事实上,美国对“商业外观”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只有一个笼统的规定:“消费者根据外观就能立即区分出某个产品和某个名牌,这就是侵权。”最后的裁决也是法官定案,颇像“霸王条款”。据了解,中国制笔企业在出口前都很小心,进入美国市场前都去美国专利局和商标库查询。但是,他们还是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
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利用这一独特的法律频繁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其真正目的不是保护知识产权,而是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据了解,贝发涉案笔在沃尔玛才2个月,销量是桑福德“同类笔”的7倍!贝发认为,消费者绝不会混淆外观,但由于两支钢笔质量相近但价格相差20%,最终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中国钢笔。有意思的是,在桑福德指控的其他11公司中,有韩国公司,也有一些美国进口商,但沃尔玛也是Befa的进口商,但桑福德刻意避免与巨头沃尔玛直接竞争。据宁波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余丹华介绍,桑福德猜中企心思:恶意骚扰中企。考虑到美国诉讼成本高,销量低,中企大多会放弃战斗,所以市场份额会拱手相让。
但这次,桑福德的算盘可能打错了。周杰告诉记者,贝法准备走几步。第一步,质疑所谓的“商业外观”侵权是否成立。按照法定程序,需要做一个民意调查——贝发的产品会不会一眼就被误认为是“名牌商品”?第一步不行,再争辩两笔有显著区别。因为贝发已经明确标注了自己的商标,所以在外观上也有明显的区别。“不排除裁决的随意性和倾向性,这取决于法官的个人素质,但我们还是要尽全力争取权利!”周杰说。
第九章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
一.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1)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而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
(2)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通过达成取消进口关税及其他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措施的协议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案例9-1:世贸组织和自由贸易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三年了。三年后,中国改变了对参与自贸区步伐缓慢、视野狭窄的谨慎态度。环顾四周,为了获得自由贸易的好处,贸易谈判在世界上无处不在。当WTO的每一轮谈判都在进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最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找到大市场了吗?事实上,鉴于东盟市场狭窄,中国企业可能无法销售更多产品,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突破表明中国正在进入自由贸易区(FTA)的趋势。换个角度看WTO,中国会收获更多。
专家们一直认为东盟市场过于狭窄。东盟十几个成员国中,有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也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地区人口不到6亿,GDP总量不高。而且东盟发达国家大多奉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和中国一样,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贸易额来看,美国和日本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未来可能会销售更多的中低档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与东盟产品相比,中国在纺织品、食品、粮食、建材等产品上将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更多的利益将由东盟国家带来。
如果仅仅从产品出口的角度来看FTA,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自由贸易,中国可能会收获很多。我这里说的另一个角度是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单边自由贸易”的好处。换句话说,即使对方采取贸易壁垒的态度,单方面开放自由贸易也是有利的。
最简单的就是东盟更便宜更好的农产品至少让中国消费者受益了。此外,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也满足了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材料也在增加,并出现了较大的逆差。
目前,中国还在与澳大利亚、智利、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些国家对中国并不简单。首先,这些国家分布在各大洲,几乎可以视为中国在全球各地区FTA战略的前站;其次,这些国家很可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资源,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智利的铜矿以及中东和非洲国家的石油资源。
即使每个自贸区的建立给中国带来少量的直接产品出口,但建立更多的自贸区可能会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从而部分改变中国产品出口过于依赖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局面。
从更复杂的角度来看,即使建立自贸区不能从经济利益上获益,我们也可能从非经济角度获得优势,进而影响接下来的经济利益。今年东盟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明显的战略胜利,也是中国“早期收获计划”的最大收获之一。目前澳中自贸谈判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中,中国可以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参与制定更合理的游戏规则。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缔结得越多,中国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1,功能:
(1)这个经济组织的参与者之间的商品贸易壁垒已经消除,成员经济体的制造商可以自由进出口商品,从而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但它严格地将这种贸易待遇限制在参与国或成员国之间。
(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妨碍成员经济体对非自贸区成员采取其他贸易政策。
(3)采用原产地原则:只有成员经济体生产的产品才能享受自由贸易或免除进口税。
2.原产地产品:指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占成品价值50%以上的产品。(有时规定为60%)
(3)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家统一实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和措施。
特点:
1.与自贸区的区别: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置相同的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不需要附加原产地证明。
2.关税同盟实际上是各成员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比自由贸易区对成员经济体的约束力更大。
3.关税同盟内的经济体,需要采取更隐蔽的措施,比如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一些产业。
(4) * * *同一市场:指各成员国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对外关税,而且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特点:
1.成员国之间同时实现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各国应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协调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成员国之间的学历互认。
(5)经济联盟:指不仅各成员国取消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特点:
1.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应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指各国汇率协调到一定程度,从而建立成员国使用的货币或一种统一货币时的经济货币联盟。
2.每个成员国还放弃了所有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其国内经济运行的权利,以及利用汇率政策干预其对外经济平衡的权利。
3.在经济联盟内形成自由市场经济。
(E)完全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实现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协调,甚至是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形式。
特点:类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有两种形式:
1.邦联制度:各成员国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
2.联邦制:超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成员国。
上述五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不同层次的国际一体化组织。根据其让渡国家主权的程度不同,一体化组织也由低级向高级排列,但低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没有向高级升级的必要。
第二,关税同盟理论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分析
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相互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2.贸易分流: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取代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导致贸易方向的分流。
如图:世界上有甲、乙、丙三个国家,都生产同一种产品。但是三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不同,PA > Pb > PC,SA代表A国的供给曲线,DA代表A国的需求曲线..
在形成关税同盟之前,假设A国是一个小国,A国对来自B国和C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征收关税后,如果B国和C国的相同产品在A国销售,价格将分别被征收关税。由于B国产品的价格高于C国,A国只会从C国进口产品,而不会从B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为Q1Q2。
假设A国和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建立关税同盟后,对外关税仍为t,此时A国不再对来自B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但仍对来自C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此时B国的产品在A国的售价为PB,低于PC+t,于是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商品供应商..
由于价格下跌,A国的产量减少到OQ3。Q1Q2是原本应该从C国进口,现在被B国生产替代的产品数量,这就是贸易的转移。Q1Q3是A国生产被B国生产替代的部分,这就是生产效应。价格下降造成A国消费增加,消费从OQ2增加到OQ4。第二季度消费净增长是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
关税同盟形成后,A国的进口从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的贸易为贸易创造了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 q 1q 3+qq4
贸易分流效应= q 1q 2;
3、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形成后,A国的消费者福利得到了改善,而生产者福利却下降了: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a+b+c+d
生产者剩余的减少=-a
原来从C国进口的关税收入是c+e,现在从盟国进口,损失了。
净福利效应= b+d-e
其中: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是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是联盟内高成本生产替代来自联盟外的低成本生产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
结论1:A国供求价格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越明显。
结论二:关税同盟形成前A国关税水平越高,关税同盟形成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更小。
结论3:B和C之间的成本越接近,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越小。
第二,关税同盟的出口扩大效应
如图,图的左边部分是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右边部分是B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
假设C国生产成本固定,关税同盟形成前该产品的世界价格为Pw,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征税后的价格为Pt。此时A国的出口是fg,B国的进口是ab,其中一部分来自A国,ac=fg。其余进口从C国进口,进口量为cb。
甲、乙两国关税同盟后,甲国商品在乙国国内市场的价格低于丙国同类商品的价格,因为乙国对从甲国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但对从丙国进口的商品仍征收关税..所以B国只从A国进口。
由于在A国和B国关税刚取消时,B国的进口需求大于A国在此价格下的出口供给,B国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会因商品短缺而上涨。当价格上涨时,B国的国内产量和A国愿意出口的数量都会增加。当价格上升到Pu时,A国和B国的贸易就会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量等于B国的进口量,即hi=de,然后两国的贸易就会达到平衡。
结论:对于A国来说,加入关税同盟可以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有利于A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市场扩张效应:关税同盟成立后,在排除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的产品相互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各成员国的国内市场形成了统一的区域市场,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联盟内企业对非成员国家同类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关税同盟创造的市场扩张效应导致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2.促进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成员国形成关税同盟之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领国内市场,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因此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关税同盟形成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胜出,谁就能享受到大市场需求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否则就会被淘汰。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联盟内部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
3.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排除非成员国的产品。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联盟外的国家可能会将其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直接在当地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从而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就出现了伴随生产转移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案例9-2:中国-东盟将启动降税进程,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
10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会议上,双方就自贸区谈判中最重要的货物贸易协定达成一致。
根据这一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将从2005年起全面启动,到2010年双方大部分产品关税将降为零。在达成谅解的基础上,双方有望在本月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6月5日至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6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TA)大多侧重于货物贸易的自由化,而东亚的自由贸易协定除了货物贸易自由化之外,还重视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其他方面的自由化。《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本身就是以“全面经济合作”命名的。根据这一框架协议,双方将依次完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劳务服务谈判,最终达成全面自由贸易协定。
货物贸易是核心内容。货物贸易协定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双边贸易中货物进出口的关税壁垒。通过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渐进而深入的过程。降低成员国的贸易关税和壁垒是最低层次的一体化,也是整体一体化进程的起点。
事实上,在此之前,泰国水果早已以零关税优惠进入中国。根据中泰果蔬产品零关税协定,自2003年6月1起,两国188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由平均30%降至零。这是“早期收获计划”的一部分。
这个被称为“早期收获”的计划,从2004年6月5438+10月1开始实施,主要是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最终完成之前,中国对来自东盟的一系列农产品和制成品提前降税。作为回报,东盟提出了税收协调制度,即中国的肉类、鱼类、水果和牛奶等农产品将从东盟获得优惠关税。这将是自由贸易区取消关税的第一波计划。
今年6月5日至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是“早期收获计划”的积极成果。
农业仍然在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基础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确实需要这类产品。同时,为了增加出口量,很多东盟国家也乐于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因此,“早期收获计划”惠及了大部分东盟国家。
随着中国与东盟一系列农产品降税,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的实施,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为东盟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早期收获计划”降税包括600项农产品,占总数的1/10,其余90%的项目纳入货物贸易协定。其内容重点也从农产品转向工业,这将是第二波取消关税计划。
联合国最近发布的一份贸易和发展报告指出,“对中国产品出口挑战最严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部门,包括电子产品的组装行业,也就是说,东盟国家和墨西哥中等收入生产者面临的竞争最为明显。”货物贸易协定签署后,中国这个最具竞争力的工业生产部门将成为东南亚市场的最大受益者。
以新加坡为例。虽然新加坡作为“早期收获计划”中的非农业国家,收获并不多,但另一方面,在过去的10年中,中新两国的贸易额增长了4倍。在2004年的前四个月,新加坡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50.6%,远远快于其对日本的贸易。现在,随着货物贸易协议的签署和减税进程的开始,新加坡只会受益越来越多。
这些数据支持了一个观点,即中国政府一直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开放不仅有利于美国和欧盟这样的发达国家,开放的中国经济对周边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互利的。
"中国正在创造新的区域经济联系模式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机制."张云玲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地区正在经历结构调整,而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一个新的价值链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