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民幸福,那么国家就会胜利?
人民过关后,清朝统治者完全接受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康熙帝对孟子“仁者无敌”的论述大加赞赏。他说:“仁者无敌,这才是王道。而不是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胡说八道,不做王,不打仗,敌兵败将。王者二字,乃兵法之妙也。”他认识到,战争是否胜利,国家政权是否巩固,最根本的因素既不是武器装备的质量,也不是城市的危险,而是政治。所以他强调:“治天下之道,在于政事得失。”康熙皇帝认为修德和平的人民是最伟大的政治。从历代兴衰尤其是明朝灭亡的教训中,他体会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会到人心的重要性。只有实行仁政,安抚民众,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就不可能稳定,政权就不可能巩固。康熙三十年(1691),古北口大将军蔡瑁从军。有人建议修复倒塌的长城。然而,康熙皇帝说,“皇帝统治世界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不仅仅依靠障碍...保家卫国之道。但在修德,人民高兴,国家就胜利,边境就稳固,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修德安民和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清代国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自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南方,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修筑和保卫长城成为历代王朝消除边境灾害的重要措施。明朝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对蒙古骑兵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来自北方的边境麻烦与明朝一致。清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种传统的“筑墙”式的国防建设模式。早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就以怀柔蒙古、连为国策,积极争取蒙古贵族的臣服。人过之后,清朝统治者在统一中国、治理边疆的过程中,采取了以蒙古为长城的政策,即对喀尔喀蒙古施以恩惠,通过婚姻、赏赐、救济等方式安抚、奴役蒙古王公贵族,赢得民心。清朝没有在蒙古驻军,而是依靠蒙古王公贵族的力量来维持蒙古的社会秩序,保卫清朝的北部边境。康熙皇帝说:“昔日秦兴土石方筑长城,我到施思克尔卡,防备北方,强于长城。”他还说:“汉人不理道,柔可远矣。本朝无边防,蒙古部落为屏。”(康熙政治家卷二十二《论安边》)这一政策成功地解除了清朝关于北望的后顾之忧,不仅为西北新疆的统一创造了条件,而且筑起了遏制沙俄入侵的坚固长城。后来,雍正帝和乾隆皇帝不仅完全继承了“以蒙为屏藩”的思想,而且加以发展。他们对西藏当地贵族和准噶尔部、回鹘部贵族“以情相系,以礼相待”,使之“怀德感恩”(《大清物语》卷五),从而形成了由喀尔喀蒙古、内蒙古、准噶尔部组成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