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对人物的纪念
顾家花园的这条巷子,依然保持着老苏州的古朴典雅风格,白墙黛瓦,小院小舍,东侧一堵矮墙围起的一组建筑群。这是顾家包书花园的原始范围。包书花园的原貌已经找不到了,古寨的老房子里还有两条现存的路。东路第五入口由顾颉刚先生的父亲于1931重修,墙上嵌有“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顾颉刚故居”的牌子。
因为是老房子的一小部分,所以进入朝东的普通木门后需要左转到大厅前面。这个房间坐北朝南,有三个直立隔间和两个后隔间以及一个辅助隔间。正面是平行的四开间,客厅在正房中间,两边的厢房一直延伸到后面的天井,所以屋前的天井特别宽敞明亮。
天井前,原与前四入口车库门相通,现已砌合封闭,门上的砖雕门楼仍依稀可辨。门楣上刻有“子一”四个大字,出自著名戏剧家、书法家周所著《左传》中“子一,桑子有言”的句子。石板天井改成了水泥地面,西边是半廊,东边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小巷,所以现存的故居变成了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坐北朝南,是一间硬山平房。屋前有檐廊,客厅正中央开着落地窗。大厅的地面是用方砖铺成的,中间有六扇纱门。虽然还保持着苏州老房子的传统风格,但是房子里已经采用了新的装修,尤其是上面的泥天花板,更是体现了西式风格,门也是西式的。回首当年,贵族们聚集在大厅的景象和鼓舞人心的话语让人感触颇深。客厅两侧有木栅栏,前面东西两侧有门通向里屋,是顾颉刚先生后人的客厅。纱门后面有一个小通道,有一个小天井通向后面,现已关闭。天井两侧有厢房,通过门与前内室相连。东洛第五入口东侧的辅室与主室紧密相连,与主室在高度和结构上相同。这里曾经是顾颉刚先生的书房,和主室一样,可以分为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一个隔间。因为曾经是单位借的,楼层不一样。墙上斑驳痕迹的衣柜,给人留下了非凡的历史记忆。一代大师曾经在这里埋头学习。除了编辑出版物和编写教学计划外,他们还完成了《晋文公》和《当代中国史》等重要著作。虽然这个房间是空的,但你仍然可以感受到大师的道德文章的吸引力,并想象。
在顾老宅的第三个入口,有一个宽敞的三厅。其宽8.5米,深7.5米七檩,圆梁平,屋顶平,飞檐低,有明式建筑遗风,大概是顾的“安石堂”遗风。西路上的两栋房子和其他附属房屋早已散入他人家中。但老房子里留下的这些明清古建筑,属于顾颉刚故居。
斯里兰卡人民走了,书还是老样子。1993是顾颉刚先生的100寿辰。全国学术界人士齐聚苏州,召开顾颉刚先生学术研讨会。胡绳、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等文化名人都从北京来到苏州出席。代表们怀着敬仰之情,前往顾先生故居瞻仰,并庄严悬挂“顾颉刚故居”纪念牌匾。
顾颉刚书目著作研究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顾颉刚学术中华书局1986年5月顾颉刚写作年表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4月顾颉刚学术随笔巴蜀书局1990年4月顾颉刚。谷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11顾颉刚学术思想述评刘丽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9月《古史辨论》评论与讨论陈启泰、张静华京华出版社2006 54 38+0 2月顾颉刚及其弟子王学典中华书局2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