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多少快乐在安迪身上?王阳明因为一次占卜后面对自己的命运,被宦官追杀,跌落人生谷底。

要说宁波历史上的名人,王阳明绝对是标杆。这位被誉为“孔孟朱”的大学者,被誉为“真三仙”,集德、功、言于一身,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6月28日下午,在宁波阅读社举办的“阅读宁波”讲座上,王阳明的故事吸引了现场观众。原宁波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现宁波大红鹰学院阳明大讲堂主持人吴教授与市民分享了这位宁波古代“重量级”乡村圣人的轶事,尤其是这位大学者与《周易》的关系。原来,《周易》这本被称为“国学巅峰”的奇书,其实是王阳明人生转折的指南针。

开会

在过去

爱上它的是传说中的孔子。

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有着非凡的天赋,他正在走向成功。

是个传说,王阳明也是。

总是给人一种奇怪而深刻的印象。武朔,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主流观点是“人更神圣,历史三古”。神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个古代是古代、中世纪和近古代。八卦是古代创造的,到了中世纪,八卦变成了六十四卦,是书写出来的,而孔子是传道解经的。

重视孔子。他大概是周易最忠实的粉丝。他不仅写读书笔记,还赞美《易经》,称之为“藏意”。仅仅表扬是不够的。孔子还写了十篇读书笔记,可以说是十篇论文。这是后世流传下来的《易经》,也是帮助后人理解《易经》的最好注解。

孔子对《易传》的痴迷,造就了一个成语:——边巍三大名著。古书是竹简,用坚韧的牛皮绳串联固定。孔子痴迷于《易经》,到哪里都带着它。他白天看,晚上看,开了又合,开了又合,于是绑周易的牛皮绳断了三次。后人就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勤奋学习。在孔子的推崇下,《易经》进入了儒家经典的主流,被誉为“天下第一经”。

王阳明,出身官宦之家,年轻时一定接触过《易经》。他是绍兴王羲之的后代。他的祖父王伦去翰林学院写作,父亲王化忠得了一等奖。王阳明是个大人物。6岁时,他能捡起所有的钱;在12岁的时候,他能说出这样一句惊人的话:“做一流的人不是中产,而是读书的圣人。”28岁时,他是一名学者,经常给皇帝写建议,请他的父亲阅读。看完之后,他爸送他一个字:疯了。34岁时,他在北京发表了第一次演讲。

总的来说,王阳明前半生顺风顺水,是个标准的犬儒主义者。“人不能太圆滑,不能太愤世嫉俗,不能太倒霉。”等吴真的改了脾气,就开始讲这个天才少年是如何跌跌撞撞,差点毁了自己的一生。

因为有机会。

跌入人生低谷的王阳明

因为占卜而直接面对生活。

505年,孝宗皇帝驾崩,15岁的明武宗太子继位。宦官刘瑾借此机会专事政治,排斥异己。许多写推荐信的正直官员不是被杀就是被监禁。次年,王守仁挺身而出,作为谏官,直接撞上了刘瑾的枪口,被打了四十人,被贬为贵州隆昌的程颐。

王阳明到杭时,遇到弟弟王受文,写了一首诗,说“终有一日,你去打柴,然后把你的茅屋搬到云山去。”这意味着当我度过这几年,我们将一起回家种田。言语中有一种压抑和孤独的感觉。我哥看到了,受不了。他还不如留在杭州处理善后。王阳明顺势留了下来。然而,愤怒的年轻人没有死。他开始在杭州讲课。结果,风声传到了刘进的耳朵里,他立刻找了一个保安去杀王守仁。

快跑!聪明绝顶的王阳明创造了一个“假死”的场景:他把鞋袜留在钱塘江边,让人以为他投江自杀了。令人惊讶的是,假戏真做差点成真:他的船碰巧遇上台风,翻了。好在他的水质很好。他顺流而下到了武夷山,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我的老朋友是个老道士。王阳明17岁时,在江西南昌结婚。在他的新婚之夜,他从聚会上跑了出去。他在一个名叫铁柱宫的道观里遇到了一位90岁的道士。两人聊得很开心。王阳明忘记了新婚之夜,第二天被岳父发现。没想到,十多年后,两人在另一个地方相遇。老和尚说,我等你。王阳明惊呆了。大家都知道我跳河死了。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这里?道人说,我20年前就见过你,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王阳明接着说了两句话:搬家时,住在青山绿水相映的雾谷。

天灾人祸的不断来袭,让想要拜道士的王阳明有些迷茫。

老和尚拦住他的隐士说:“你跑不掉的。让刘瑾知道你逃跑的时候没死也没去龙田。你骗你是大罪,你全家都完了。”。来吧,我给你一个数字。

这是王阳明人生的转折点。

道教占卜叫做“伊名卦”,上面写着:伊名,李坚真。光明隐藏在地下,被压制,但我们必须面对困难。孔子进一步指出,明易占卜象征着一场大灾难,但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就必须在困境中坚持。

一次重大挫折后,心不在焉、满脑子逃避现实的王阳明,似乎一下子有了自信。从占卜的解读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危险已经过去,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自己的人生。

这次占卜坚定了王阳明的伟大信念,帮助他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站了起来。他去了龙场,却得到了龙场的开悟和之后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如果他这时候逃跑,深入森林,他身后的一切都会消失。“武朔,也就是后来的王阳明,在《易经》智慧的指引下,达到了整体人格的完美,成为了三仙真经。

他的

然后

王阳明,他知行合一。

树立道德理想主义

“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这是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的预言。”从吴的解读来看,王阳明作为圣人,确实配得上这顶帽子,因为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太丰富了。

首先,他建立了以道德和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正如他的祖父称他为“仁”。守仁源于《易经》。如果知道,善良是留不住的。如果你得到了,你就失去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智商很高,智商很高,智慧很大,确实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但如果只注重智力和知识,不讲道德和人格,得到的东西最终会失去。

吴非常希望大家都能向王阳明学习。王阳明是一种特别有针对性的药,可以根治当今社会的弊病,比如唯利是图,物质主义。创业靠的是知识、智慧和智商,但创业主要靠的是道德和人格,所以古人说创业难,更难。

如何学习王阳明?除了先了解他的道德理想主义“致良知”,吴还列举了几个非常贴近当下社会风气的“学习提纲”。

比如学习王阳明的价值观。他的价值观非常积极。用学术语言来说,他叫“坚信自我主体性和自足性,把自己确立为一种价值”,用通俗的话来说,他叫“负责”。“那里的价值很高。我会假装。我会认出来的。这是我们今天最缺乏的。”

也可以借鉴王阳明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他师从朱、陆九渊,但都是批判地继承,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除此之外,王阳明还喜欢和道教、佛教交朋友。他精通佛、道、儒,为当今世界划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借鉴。“我们现在提倡‘热情和玩乐’。你好,和我一样,大家都很好。”

还有一个重点是学习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对于强化执行力和行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武硕,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知行之差。比如有的企业当面说好,背后做坏,导致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丧失。大家都不老实,老实的人倒霉。这种社会弊端必须通过知行合一来解决。

然后

周易,群经之首

一群高端粉丝[/s2/]

吴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最清晰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虽然深刻,但是一旦你爬到山顶,理解了《易经》,以后欣赏中国的文化风光就容易了。

这部流传千年的巨著,征服了古今众多学者。继王阳明之后,明朝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宰相张。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周易粉”。他在一封亲笔信中悄悄告诉朋友,他个人认为其他经书都是在说格言警句,真正有用的只有《论语》一本书。从小到日常生活,再到治国平天下,没有计算机的神奇用途,也没有穷人的生活。你不想完全理解。两个就够了。

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周易爱好者也是如此。

吴列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莱布尼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二进制的发明者,德国著名数学家。当时看到中国传教士带回的伏羲八卦,他深感震惊和鼓舞。阴为0,阳为1,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算法。许多代数科学家试图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中国几千年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此,莱布尼茨爱上了中国,甚至写信给当时的康熙皇帝,希望成为中国公民,在中国成立研究所。可惜最后不被允许。

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的海森堡和丹麦的玻尔。他们各自的论文《周易》和《周易》也借鉴了《易经》的智慧。当丹麦国王决定授予玻尔一枚勋章,让他亲自设计勋章时,玻尔在勋章中央绘制了阿泰太极图,表达了他对中国太极文化和周易八卦的崇高敬意。

“为什么测不准原理能把世界上这么复杂的事情解释得这么透彻?这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系统。”武朔,对等原理不是人们一般印象中的算命书或封建迷信,而是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理论体系。一些哲学大师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宇宙代数”。我们的推导就像一个代数系统,所以几千年后依然会有无限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