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乐欣赏论文

说起莫扎特轻快欢快的音乐风格,我一直对家庭和宗教的关系很感兴趣。有人认为宗教是艺术的最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办法呈现艺术最超然的灵魂,也有人声称艺术可以取代宗教,实现其功能。所以我决定“宗教音乐”。我的想法是,不管宗教和心灵是什么关系,宗教音乐绝对呈现最真实的心灵状态。在研究宗教音乐的过程中,我对莫扎特特别好奇,因为他在宗教重镇萨尔茨堡长大期间,一直以写宗教音乐为生:教堂管风琴位是宗教仪式,萨尔茨堡天主教对莫扎特这个艺术家非常不尊重,抛弃莫扎特的才华,不断限制他的创作,甚至规定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只能写小弥撒。在此期间,莫扎特想要离职,主教以辞去莫扎特父亲的职务,让他的生活陷入困境来威胁莫扎特。莫扎特为了离开萨尔茨堡有限的创作氛围和他的艺术生活,在母亲的陪伴下,以神童的名义走遍了他所到过的大城市,如慕尼黑、奥斯堡、曼汉、巴黎、伦敦、海牙、巴黎、里昂、瑞士,试图寻找他创作生涯的另一个开始。他的母亲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死于疲劳。莫扎特不想花时间教音乐课,只好回到萨尔茨堡,忍辱负重继续当管风琴手,最后和主教彻底决裂。关于萨尔茨堡的宗教氛围,莫扎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莫扎特的一生其实一直在创作欲望的现实和家庭的供养之间,在霸道的主教们的宗教压力和自由的艺术生活之间挣扎。和谐中隐藏的突兀莫扎特六岁时的画像,那时他被认为是神童。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莫扎特母亲的音乐一般都很轻快欢快,这与他的生活历史简直格格不入。研究音乐史的人都知道,莫扎特的音乐人生非常早熟。当他只有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天赋。七岁时,他作为一名神童环游欧洲弹奏钢琴。此时的莫扎特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他音乐中的欢乐和喜悦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这种开朗的天性也深深影响了莫扎特的宗教音乐。他最早的宗教音乐《垂怜经》(KV33)创作时只有10岁。垂怜经的内涵是“派耶稣,我的生命”,实际上应该是一种深刻信仰的告白,但这绝不是被视为不可多得的天才的莫札特所能理解的。但奇怪的是,莫扎特成年后音乐依然欢快,不再受神童喜爱,开始和萨尔茨堡的主教一起消沉。正是因为这种音乐风格,音乐诠释者开始关注莫扎特音乐中突然消失的隐藏的小调、不协和半音阶。他们都发现这些音符在诉说着欢乐之外的东西,莫扎特在似乎不经意间陈述了这些情绪后,立刻让他们沉浸在欢乐与和谐之中。这种音乐风格最明显的表现是在他母亲去世后,莫扎特不得不回到萨尔茨堡,成为一名比以前更加谦逊的管风琴手。比如莫扎特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V364)写于1779,他的母亲去世了。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仍然与主教不和(一年后,他终于彻底决裂)。在一贯欢快轻快的风格中,这首曲子夹杂着半音阶的快旋上升音,给人一种焦虑的感觉,似乎除了数数之外,还想离开和逃避。但是这个音符的出现是一个突兀的过渡,它的突然出现和消失是和谐的。尽管有这种焦虑,严厉的大主教也不可能允许莫扎特把它放入宗教音乐中。但如果仔细聆听同时期宗教音乐的c大调(KV337)庄严弥撒,在它的垂怜经中,会出现半音音阶的上升,出现突然的不协和,尤其是因为它的和声突然停止,给人一种非常明显的“提出没有答案”的不确定感宗教音乐的这种表达已经很露骨了。无论莫扎特最后如何用喜悦否定抑郁和焦虑,他的音乐所呈现的真实内心,依然能让听者感受到:莫扎特渴望自由,离开了,但他并不满足于当时的生活境遇。莫扎特最终在1781与大主教决裂。据说大主教踢了他的屁股,当众把他踢了出去。莫扎特在信中告诉父亲,“主教说侍奉他的人没有一个比我更坏,还说了其他我不想重复的难听的话,还说我没教养。请不要灰心,离开大主教。我想我会开始教好运。从此,莫扎特开始了他更加艰难且极不稳定的生活。莫扎特离开萨尔茨堡后,于1783年写出了他最著名的C小调弥撒曲(KV427)。这个弥撒没有完成,因为没有教堂仪式。但就其完成程度而言,有人将其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并列为世界三大弥撒曲。第一首《垂怜经》从乐器沉重的主题动机开始,然后乐器和声乐呈现两种不同的主题赋格,声乐也分为四首赋格。起初,声音急剧上升,然后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