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文献综述

1.引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著名小说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的代表作。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告诉读者一个美国梦的幻灭。从内容上看,这部小说只讲述了一个“负心痴情女子”的故事,但它对读者的吸引力绝不仅限于失恋。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距离感,那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海市蜃楼,美国梦只是空中楼阁。本文以文体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小说的语言特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如何达到如此美丽而悲伤的文体效果的。2.功能语言学在小说中的应用(Leech,Geoffrey)和Short,Michael)在他们的著作《小说文体》(Style in Fiction,1981: 174)中根据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文体:视角、叙述顺序和描写焦点。这三个方面对应着韩礼德的语言三大“元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概念功能。叙述角度是指叙述者对文学作品中叙述事件的态度或看法。作者可以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叙述,也可以从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角度叙述,或者作为第三者叙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名叫尼克·卡拉威的人物作为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他参与并见证了故事的发生、过程和结局。这种双重的描写角度,拉大了读者与盖茨比故事的距离,无形中为整部小说营造了一种深沉而愤懑的氛围。下面两段是从不同的描述角度截取的:(1)当我去年秋天从东方回来时,我觉得我希望世界永远穿着制服,受到某种道义上的关注;我不想再有有幸一瞥人类心灵的放纵旅行了。只有盖茨比,这个给这本书命名的人,没有受到我的反应——盖茨比,他代表了我毫不掩饰的轻蔑。如果人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姿态,那么他身上就有某种华丽的东西,某种对生命承诺的高度敏感,仿佛它们与一万英里外记录地震的机器有关...(P2——3,《了不起的盖茨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②我决定给他打电话。贝克小姐在吃饭时提到过他,那就可以作为介绍了。但是我没有喊他,因为他突然暗示说他愿意一个人呆着——他用一种奇怪的方式向黑暗的水面伸出双臂,尽管我离他很远,我还是担心他在发抖...(p34,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