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上:学者们经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形容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三个原则:变化论、矛盾论和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总是在变化的,没有永恒的对错;矛盾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物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上,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适度的合理性。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已经积淀了几千年,甚至内化为自己的个性。

与中国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不矛盾性和排斥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改变,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一个命题不能同时是对或错的非矛盾信念;排他性中立强调一件事不是对就是错,不存在中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型思维。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妥协与和谐,而是喜欢把事物从一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对其本质特征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很多时候,东方人和西方人倾向于把人类的行为往相反的方向归因: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例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案的归因,发现中国人倾向于将事件归因于周围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自身特点的结果。

幸运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对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分析。通过对500多名中国人思维方式测评结果的因子分析,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衡量:①可变性: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②矛盾:世界不是精确清晰的,而是充满矛盾的统一体;③妥协:中国人偏爱中庸,不喜欢极端的东西;5连接性:世界是普遍连接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⑤和谐:客观事物只有和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才有意义。至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维度,我们正在和国外的合作伙伴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也有很多实证研究符合上述分析,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西方人思维的特点。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里我们可以向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贝特学习。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轨迹:西方文明以古希腊的传统为基础,思维方式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性思维为特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东方传统为基础,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贝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出发,系统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起源和特点。

首先,从社会背景来看,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体特征和自由,是一个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社会;而中国古代社会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集体主义为特征。这种不同的侧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仰,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场和对象;与分类和规则的关系和相似性;辩证法和逻辑学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来看,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下构建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他们不得不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附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在简单的社会关系中,因此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目标。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是这个认知过程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一特征一直保持着,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是以情境为中心的,而西方人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来看,中国文化是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另一方面,希腊文明并不完全依赖农业。因为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非常依赖狩猎和捕鱼,而这些行业对个人特质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体的,与中国的人际取向不同。这两个思维系统的维持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也强化思维系统。这一观点在尼斯贝特的《思维地理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尼斯贝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非处处相同,亚洲人的思维特征与西方人完全不同。

尼斯贝特的《思维地理学》为我们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种选择,但这种理解只是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它使我们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回答一些我们以前很难回答的问题。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注意到,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场”和“远力”的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比西方人早了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是后者提出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称为“李约瑟难题”。显然,如果考虑到东西方人的思维特点,这种矛盾就不难理解了:西方人强调个性的作用,在处理物体时,他们会将一个物体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忽略其环境的作用。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需要力的分解。西方人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尼斯贝特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也支持文化多样性理论。任何文化都来源于一定的传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但一种文化永远无法取代另一种文化。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比较了解自身文化的优劣,更是为传承和创造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服务。我相信,随着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将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事求是地说,研究思维方式将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会有很多不同。因此,如何求同存异,对于双方的有效沟通极其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并以此来指导行为,才能使双方的沟通更加有效。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学对思维方式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对文化影响机制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