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心理论证
人为什么要遵守规则2008-03-30 15:23步步为营: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中国人很聪明,以他们为荣。后来发现“所谓的聪明”不过是在玩“心机”,不讲诚信,不守规矩。更悲剧的是,中国人对“所谓聪明”的人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赞美;给“所谓愚蠢”的人负面评价,在生活中是被诟病的。于是,“老实人”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成了一个贬义词。现在中国与世界交往频繁,交往过程中要遵守规则。固守自己的“精明”理念和处事方式,不顾规则和诚信,必将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传播中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许多西方国家专门为中国和中国人制定了一些规则。为什么?我觉得不只是西方对中国有偏见。我建议看客们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或许会有一点启发。信春莹出国访问,遇到了几个在国外读书的中国孩子。一个孩子考试不及格,因为他经常逃学。我问:“有必要重修关隘吗?”孩子得意地说:“别人要重建,我才没那么傻呢。”他告诉我,学校的规定是,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如果考试期间有医生证明学生生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补考。补考试卷和原题基本一致,只有20%左右的题目不同。“我可以让考完的同学把题告诉我,这样我至少能考60分。”“怎么才能拿到医生证明?”“去唐人街找中国博士,送他一份小礼物。”看着他清澈、明亮、骄傲的眼睛,我心里一阵难过。学校制度一定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其前提是每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都是老实人,给老实人一个补救的机会,这是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之一。这种制度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世界名校里公平有效地应用了很多年,但在中国这里实际上是失败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从托福成绩到个人成绩单,再到个人资料,再到以国家名义公证,那些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规则已经被我们的同胞彻底愚弄了。由于这种行为经常被发现,许多国家对中国人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比如,有些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时不得不增加更多的标准,以确保录取的学生是“货真价实”的。美国哈佛法学院的硕士项目曾经要求中国学生的推荐人用中文写推荐信,最好是手写的,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使用最真诚最漂亮语言的英文推荐信都来自推荐人本人。人们对规则的不尊重损害了我们国家的信誉。遵守规则和诚实的关系很有哲理。规则约束人的行为,是社会相应自然行为的抽象。抽象的行为规则有一些象征性的特征,就像路上的红绿灯。当规则应用于社会现实时,如果现实是虚假的或扭曲的,规则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把这个意思反过来说,所有逃避规则的行为,从虚开增值税发票到销售假货,都是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国家的前提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没有诚信的社会,法治国家就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那么,一个法律制度的设计应该如何让人们诚实并自觉遵守规则呢?摆脱道德说教,保证规则得到遵守,最有效的机制就是利益调整。人类社会需要规则,因为规则是维护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特定的空间,如果只有一个人,规则是不必要的。如果多一个人,一些简单的规则是必要的。比如两个人如何互不干扰,更进一步,如何相互协调。不幸的是,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他们必须根据规则分享自然、社会、政治和权利资源。所以,规则和人类社会的诞生,按照自然法学家的说法,是为了保证人类不会在相互竞争中毁灭。国家产生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力量制定的规则赢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对规则的遵守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员内心的尊重,前提是遵守规则给每个人带来利益。比如,现代西方社会法治框架的形成,为个人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人们遵守规则,同时在法治范围内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人为什么不遵守规则,或者在什么条件下不遵守规则,答案很简单。如果人不遵守规则能带来利益,那么人就一定不遵守规则。偷税漏税就是典型,买卖假学历也是。一个社会最可怕的是形成一个打破规则的链条。在这个链条的作用下,破坏规则的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和保护。比如靠假学历就能满足晋升条件,前提是负责晋升的部门认可假学历。遵守规则是利益驱动,不遵守规则也是利益驱动。因此,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迫使人们遵守规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利益机制,使他们的损失大于他们对收益的预期。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要复杂得多。中国是儒家思想的故乡。儒家文化讲究礼。礼仪的核心是不同的社会阶层遵守不同的行为准则。所谓“君君、大臣、父亲、儿子”,不要亲昵,这是极其高尚和廉价的。每个人都因为遵守不同的规则而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社会因此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个人的高尚与卑劣,往往与调整什么样的规则有关。所以中国虽然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也是世界上有成文法最早的国家。发达的规则对其他亚洲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不遵守规则,或者遵守与别人不同的规则,是隐藏在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的实现能带来独特的感受,即使不能带来利益。即使在今天,一旦某些人可以通过不遵守或破坏规则来获得利益,他们不仅窃喜,而且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中,规则制定者玩弄规则的例子被用来证明智慧,规避法律是最重要的活法。在西方,苏格拉底自己喝酒的故事被用来证明他对规则的尊重,而在中国,他看到的是迂腐。我们引以为傲的故事是,曹操军法严明,却能“剪发当头”,既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又开了法网。只有中国人才有这种独特的技能。在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总有一个规律。胜利者总是以“智慧”取胜,“智慧”就是狡猾。所谓“兵不厌诈”是真的。两军交战,毫无章法可言。相比之下,西方历史上的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别讲究规则。如何击鼓作战,如何部署,如何进攻,如何鸣金钟和撤退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双方都必须遵守。甚至个人之间矛盾的处理,都表现出对规则的不同态度。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日百战”,勾心斗角,杀人不见血。西方讲究决斗。两个拥有致命武器的人为了利益或者名誉,公然自相残杀。在决斗之前,他们应该宣誓,以表明他们不必阴谋暗箭伤人。看外国电影里的决斗场面,总有支持自己的一方。希望他聪明点,49步后转身朝对方开枪,但他只是按规则走了50步。犹豫片刻后,他被对方杀死了。我最喜欢的诗人普希金死于和一个法国男爵的决斗,这曾经是我心中的一个结:这个天才怎么这么蠢?有一次和同事一起笑,我们观点一致。似乎我们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明史上,各种治国理论众说纷纭,但重“术”轻“法”是一致的。对人物的评价也表现出这种倾向,就是讲规则的人输,不讲规则的人成功,成功的人都是王公贼。在这样的文化引导下,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小就在计划如何凌驾于规则之上或者规则之外。于是,时间进入了21世纪,建设法治国家早已是治国方略。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遵守游戏规则,而是把规则当成游戏:三人以上的人排队就会被堵,“闯红灯”就成了经验和美谈。对于没有机会从富人的游戏中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的普通人来说,比如偷税漏税,扰乱排队或者交通秩序虽然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但至少可以满足一种心理。这可能是违规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开头提到的那个中国学生,在一个普遍遵守规则的社会里,他的狡猾或许还能给他一个暂时的好处,那就是他没有付出努力就通过了考试,这对其他努力学习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制度的建立者不会想到有人会用这种方式打破这个规则。但假设他下一步继续这样做,学校必然会发现猫腻,等着他被学校开除甚至限期出境。一个有这样记录的学生是无法在讲信誉的法治社会生存的,他的人生轨迹就这样改变了。假设学校蠢到没发现,结果对他来说更惨。首先,他会在求职中碰壁,因为他连考官问的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很快人们就会发现他是个劣等生,他的成绩单与现实不符的原因就会大白于天下。时间在耍花招逃跑,他可能连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想必此时,我哆嗦了一下,决定跟他说清楚。我对他说,孩子,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育,是一种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样的性格,你将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你就失去了信誉。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你听说过温州和汕头的企业重建信誉的努力和他们面临的困难吗?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与长期的损失相比,不遵守规则所能获得的暂时利益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