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引力波新闻”贡献了多少?

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引力波团队又任性了。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全球数十个天文研究机构此前在北京时间下午6点5438+00联合宣布了一项重要消息,其内容暂时保密。

在紫金山天文台的公告中,特别指出“中国天文学家将与Virgo处女座科学合作组和全球各大天文台同步发布重大天文发现”。

“伟大的发现”不是秘密。

LIGO是在2016年初宣布探测到第一个引力波信号的团队,而这三位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刚刚在10年6月4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连LIGO的名字都出现了,全世界的天文机构都知道了,这显然不再是秘密了。

果然,细心的天文学家稍加分析就揭开了秘密。例如,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刘伯阳博士在其微信号“天文八卦”中分析,世界各大天文台都有涉及,这意味着传统天文台已经“看到”了引力波的来源。

天文学的优势在于很多信息是公开的,尤其是大型观测设备的使用需要事先申请。查阅近期世界各大天文台的观测动态,发现大家都观测到了一个叫NGC4993 65438+3亿光年的星系,还有人在推特上爆料“引力波源有光学对应物”“初步判断是两颗中子星合并”。

普通人可能不理解:这是什么鬼?

通俗地说,这颠覆了以往引力波事件中“黑洞不发光”的结论——如果LIGO和室女座是“听”引力波的装置,那么之前释放的四次引力波事件都是黑洞合并导致的,发射引力波,但不发光(还记得吗?轮椅上的霍金一直告诉我们黑洞是黑的,不发光!),那么这一次两颗中子星合并,会发光!只要一发光,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也是几十个天文台联合发布的原因。

果不其然,北京时间昨晚10,在万众期待中,这个大新闻终于出来了:LIGO和室女座探测器等合作伙伴在今年8月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新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

未来的《科学新闻》可能由中国发布。

这次“引力波新闻”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中心可以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发布。

中国的许多设备,包括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和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Goggles,都参与了引力波的观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极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全自动无人值守望远镜。由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共同开发维护。

昨晚10发布的大新闻也与我国即将实施的引力波探测计划密切相关。中国的天文学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计划在太空实现“太空太极计划”和“秦天计划”,在西藏实现“阿里实验计划”,以侦听其他来源的引力波。也许未来的《科学新闻》会在中国科学家的带领下发布。

随着我国天文研究的进步,也需要公众主动了解科学,帮助传播科学,从而提升科学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在科学界,其实每一步进展都是大新闻。科学就是小步前进,最终改变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正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然而,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勇气和智慧。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次伟大进步都是由许多科学家一小步一小步地取得的。

科学传播的理想效果应该是让大众学习,或者欣赏——理解和欣赏科学家每一步的贡献,欣赏每一步的科学之美。

当公众对科学新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科学事业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就不会被伪科学谣言所迷惑;当公众对科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年轻学生会选择投身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