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策略与方法——论沙龙式的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一、引言语言目前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缺乏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活动,如组织学生分组有效讨论、探究等。原因有:语文教师对专业和学科的整合特征认识不够,理论探讨相对缺乏;教师面对新课程无所适从,缺乏必要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对语文这门人文综合学科的关注度和兴趣不断降低。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专制教育,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需要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改变教师独当一面的局面,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策略的改变,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停留在原有的“读、记、练”上,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本课题所研究的沙龙式语文校本教研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策略,会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理论界说

沙龙的意思是“接待室,客厅”。它承载着民主、平等、自由、合作、互动的教育和学习理念。我们所说的“沙龙”教研,是指在语文教研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教学活动,自主组织活动,自主评价教学效果。通常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成员轮流主持学习活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展示材料和问题的分析过程,以演讲、讨论、对话、辩论等形式表达和展示教学过程。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本质上是行动研究,强调研究主体的理念、价值和目的,借助观察、反思和行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不断循环,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

沙龙式语文校本教研是一种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自由发挥的教研形式。总的来说,参加沙龙的成员畅所欲言,充分讨论,畅所欲言,各展所长,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引发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沙龙式的语文教研形式

1.理论学习沙龙-畅谈乐趣。

近年来,沙龙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上。而且很受欢迎。沙龙式的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充分发挥和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果把这种形式运用到语文教研中,如何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解决新旧课程的转换,教师会有很多观念上的困惑和疑惑。于是我们在教研组开了一个理论学习沙龙。如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理论学习,教师可以围绕“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开展综合探究学习”等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交流,教师自然加深了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同时形成了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案,经过进一步的比较和筛选,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

在理论学习沙龙中,也可以尝试借鉴“头脑风暴”等策略,达到最佳效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最早由现代神创论创始人奥斯本提出。借助这种方法可以开展学术沙龙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把中心问题向所有参与的老师讲清楚,然后让每个老师在一定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贯彻“不出错”的原则,不允许有任何的批评和指责,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后再整理分析。

2.案例研究沙龙-通过目标提高质量

这是一个以一到两个课堂例子形式的研讨会。讨论的内容包括:教学教师谈谈教案设计的思路;本年级教师谈课题实验的经历与困惑;其他老师对该话题下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并与大家交流分享了围绕该话题找到的相关资料。比如我们教研组的一位老师,在教研组研讨沙龙教端午鸭蛋的时候,根据每位老师各自的优势,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种是完全按照教材体系进行教学,另两种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老师们讨论了三种教学方法,教师思想碰撞,观念碰撞,知识提升,行动孕育,快乐荡漾。

案例教研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程的盲目性。教研组老师以课题为中心,在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内做专题研讨,目标明确,行动有方向性。(2)案例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讨论过程的平台,教研组* * *的老师们互相讨论、交流、分享,获得了很多信息,* * *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是各年级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过程。(3)培养科学团体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前大家上课,各自努力,单打独斗,素质不高。还有的老师上课很累,评课时间没有保证。它经常丢失。因为主题不明确,缺乏“教研之魂”。改革后,教研课程中心明确,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教师从个人奋斗转变为团队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团队。

3.主题沙龙——尽你所能展示你的魔力。

主题沙龙可以探讨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可以从典型的教学案例中进行重点交流。以一个案例或一个问题或一个话题为主题。与会者各抒己见。比如新课程介绍沙龙、教学设计沙龙等。,在学区内开展“主题沙龙”联合电影教研活动。比如通过五个学校的联谊活动,交流讨论一个主题。承担新课程教学设计课题组的讨论活动;开展“主题沙龙式”教研开放日活动,展示教研组的优秀课程。我们学校的两位语文老师在课前分别在教八年级的《雪》、《阿昌》、《三海经》。在备课组发言,课后请老师们评课,就她在新课堂上的引导与合作策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互相补充,互相提高,都有所收获。

第四,地窖中的沙龙式教研活动

沙龙式的校本语文教研,就是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让大家一起探讨课改中的“疑惑”、“难点”、“热点”、“焦点”,以此来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探索语文课改的新方法、新模式。

1.聊一聊:讨论沙龙。

教师论坛:听专家的讲座无疑是有益的,但专家和我们之间有距离,这样的机会很难属于平民教师;阅读教改论文无疑深入人心,但一线教师忙于琐事,很难请假,而这样的自觉学习需要高度的敬业精神。我想你和我都会羞于提及此事。我校教师论坛为我校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设立论坛,赋予他们专家的光环,展示他们的教学风格,谈他们的实践经验,讲他们的学习心得。这种形式可以造就一批学校里熟悉的“专家”,充分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我们认为:与其树立标杆,不如降低标杆,让大家效仿。只要我们努力爬楼梯,结局就不会是梦。比如我们邀请了我校的新教学人才进行校本展示课,就如何组织教学策略和技巧谈了自己的体会,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2.辩题:体验沙龙

教师辩论:课改是一场全新的浪潮,谁也无法预料它会遇到什么样的漩涡、激流和险滩。既然是战友,老师就应该携手形成合力,共同面对。我们的教师辩论赛旨在通过辩论的形式,抛出课改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供教师辩论。到目前为止,有两个争论让人记忆犹新。一个是“教学是以知识为本还是以能力为本”;一个是“如何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老师都变成辩手了,可以来来往往,互相辩论。互动时,观众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会场气氛紧张热烈。如此无拘无束的辩论,很好的诠释了我们活动的初衷:产生争论,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的。相信在这样的争论中,道会越来越清晰;道理,越辩越懂。我们一定能拨云见日,走出一片课改的新天地。

3.品一品:感觉沙龙

教育日志交流:在最后一期的××初中教育日志中,是这样写的:“教育日志为我们锻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你我都在用最干净的心、最简单的感情、最古老的方式、最简单的风格提问。去交流,去碰撞,去思考,去表达感受。教育期刊在我们的精神花园里郁郁葱葱。你我播下种子,然后用生命静静等待:嫩芽终于破土而出。枝叶长,盛夏丰盈。”现在各个学校的课改研究如火如荼,教育期刊的征集也是精彩纷呈,而我很喜欢的就是我们学校教育期刊的课后交流活动。我们在区级现场会上展示,命名为《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动的意义在于,它不是苹果之间的交流,而是思想的交流。教师之间相互启发,在实践中形成反思,在互动中吸收,在理解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沙龙的外延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活动确实符合沙龙式教研的特点:针对性强、轻松民主、务实自然。

五、关于“沙龙式教研”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沙龙”轻松,容易散漫。如何克服沙龙式教研的随意性和肤浅性是一个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犹豫到底是“辩论”还是“辩论”。我总是担心行政手段会束缚这种鲜活的形式,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牵引,这种形式会不会在利益耗尽后消亡?作为学校,如何关爱教师对事业的热情?

第二,沙龙式校本语文教研的内容往往不是“高、精、尖”。在教导生命宝贵的情况下,这种形式是否效率低下?也许在这样的教研中,教师有时会主动去甚至误入歧途。谁来指导沙龙式的教研?

第三,作为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沙龙式的校本语文教研无疑是受欢迎的。但随着改革的发展,沙龙式的教研是否应该退居幕后,让一些更加规范有效的教研形式来主导,而沙龙式的教研只是点缀?这样更合适吗?

(编辑: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