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是怎么产生的?
豫剧曾被称为“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但也曾被称为“河南梆子”,因为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演唱,开腔收腔时用假声翻起片尾音带。“豫剧”这个名字首先是指河南的各种剧种。
1924年,王奕程在《京华日报》副刊《戏剧周刊》发表文章《豫剧通论》。本文中的豫剧是河南省所有剧种的总称。
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Xi安等地的民间报纸都用这个标题来指代河南梆子。
1947年底,豫剧教育家李湛在兰州成立了第一个豫剧表演团体“广信豫剧团”。
1948年,豫剧史上第一所学校——私立广信豫剧学校成立,这是最早使用豫剧名称的机构。
1950年,为了发展戏剧,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派人到郑州招募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以梆子大王陈素真、王奎远、黄忠祥为首的“人民河南梆子剧团”。演出结束后,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有关演员。谈及河南梆子,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别称,河南是河南省的简称。我觉得叫豫剧比较合适。”1950年8月,戏班在河南、河北巡回演出时,称河南梆子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
2.艺术特色:
由于各地语音的差异,豫剧在音乐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采用下五音,开封等地的豫剧则采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分,豫剧艺人把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开封的唱腔称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将豫东腔细分为祥符腔、豫东腔和沙河调腔。这种划分已被广泛认可,即以开封为中心的吉音;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地区的沙河调,又称“土邦”。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调、豫东调多采用上五调,豫西调多采用下五调;如今,吉祥符号与沙河调的和谐已经衰落,豫东豫西曲调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3.角色:
豫剧角色由“生而丑”组成。一般来说就是四个学生,四个旦,四个画脸。戏班组织也是以“四生、四旦、四面、四兵、四婢;八场戏,两箱军官,外加四个杂工。四个学生是老学生,大红脸(红脸),二红脸(马上红脸),小学生;四个丹麦人是郑丹(青衣)、肖丹(花旦、鬼门丹)、老聃和帅丹;四面脸是黑头,大脸,双面人,三面人(丑)。还有五命五旦五面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演员多才多艺,也演别的职业。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个学生,四个画脸)为主戏,生活动作戏占重要地位。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管关羽;二红棉擅长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角色,以武侠剧为主。小升初一般分文武,有的演员文武双全,武侠剧更好。大京主要靠唱歌取胜。三花武侠剧除了表演幽默,还有“缠绳”、“吊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翻身”等多项绝活。丹兴在“外八角”时代只是次要角色,但随着舞台上女演员的逐渐增多,它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