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江的论文

目的探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对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对67例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经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后,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外用复合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控制烧伤创面MRSA感染。

溶葡萄球菌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烧伤

目的评价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治疗烧伤创面MRSA感染的效果。方法对67例烧伤患者MRSA感染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经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后伤口感染愈合。结论应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对控制烧伤创面MRSA感染非常有效。

关键词溶葡萄球菌酶;MRSA烧伤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烧伤后期各类伤口感染,MRSA占大多数[1]。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增加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难题。在烧伤治疗中,残余创面一旦出现MRSA感染,就很难治疗。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烧伤科67例MRSA感染患者采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治疗[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的临床数据

本组患者67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18例,年龄2-42岁。总烧伤面积16% ~ 75%,均为残余创面MRSA感染。其中单纯MRSA感染59例,合并其他细菌感染8例。感染时间为伤后14 ~ 26 d。

2治疗和结果

对于小伤口的MRSA感染患者,将直径小于5 mm的小脓疱样侵袭性感染病灶从愈合的伤口甚至正常皮肤上去除,然后将聚维酮碘复合物涂抹在伤口上,每天两次。对直径小于2 cm的散在创面,依次用3%过氧化氢溶液、等渗盐水溶液、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创面,然后喷复方葡萄球菌酶喷雾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卫消字2002 0062号),每日2次。1 ~ 2周后感染得到控制,伤口愈合。对有较大残留伤口的MRSA感染患者给予全身支持治疗,同时应用复合葡萄球菌酶湿敷伤口。感染基本控制后,进行植皮封闭伤口。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系统应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67例患者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治疗,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伤口愈合。

典型病例:患者为36岁男性。火焰烧伤身体多处,总面积达75%。在其他医院治疗26天后,烧伤后残余创面的46%入住我院。人入院时取伤口分泌物做培养,结果是MRSA感染。入院后伤口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湿敷,同时静脉滴注0.4 g,2去甲万古霉素,每日2次。入院后8和18 d进行自体厚皮移植,术后植皮成活80%左右。15 d术后,活体皮肤下出现一片片黄色分泌物。取样做细菌培养,结果还是MRSA。1周后感染得到控制,肉芽水肿消退,伤口分泌物培养的MRSA菌株消失。入院后31天再次进行残余创面植皮,术后仍有不到3%的残余创面。再次用复合葡萄球菌酶湿敷换药后,伤口逐渐闭合,患者住院42天后出院。

3讨论

烧伤患者容易发生MRSA感染,这不仅与烧伤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有关[3]。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较低,这是由于其外膜上存在特定的pbps,以及多种药物水解酶和结构变异,使其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外,MRSA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于MRSA感染引起的残余创面的治疗,可应用聚维酮碘络合物,2 ~ 3天后创面可结痂,1周内愈合。也可以依次用双氧水溶液、等渗盐水溶液、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伤口,然后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喷洒或湿敷伤口。对于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的MRSA伤口,除了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喷洒和湿敷伤口外,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也很重要。原则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期间追踪细菌培养结果,观察耐药性变化。局部使用应尽可能避免全身性抗生素。在这组典型病例中,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住院期间的伤口分泌物中多次生长,并呈现“一个在生长,一个在生长”的现象。铜绿假单胞菌早期对氧氟沙星敏感,后期产生耐药性,因此采用头孢匹胺钠进行有效治疗。一旦烧伤创面分泌物培养确诊为MRSA感染,应立即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查房和换药前后应洗手,戴一次性口罩和帽子。一次性用品和换药后的敷料应分开焚烧,并尽快缝合伤口。

参加考试,贡献力量

[1]荣新洲,龚志伟,吴永恒,等.近五年烧伤创面菌群变迁及耐药性分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19(3):234-235。

[2]陈李,,熊.溶葡萄球菌酶对创面芽组织抗菌作用的临床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4):1517-1519。

王立春,李大江,熊中华,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85-1488。

注:本文摘自《“金葡素”控制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观察》(杨雄、刘凤斌、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