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1000字散文。

苏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辙并称“苏三”。

苏东坡从政恪守传统礼仪,有改四害之志,所以仕途坎坷。

他个性豪迈,诗歌奔放、清新、浑厚,开创了豪放派。

他思想开放,书法虽师古人,但能创出新意,充满童趣。

同时,他擅长绘画,喜欢制作奇石。

苏东坡自称一生有三件不如人的事,就是喝酒、下棋、唱歌。

但他的诗、书、画,为后世所称道。

书香门第的苏轼,是一位字渊之士,也是俞、钟,名曰东坡居士。

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母亲程是程的女儿,大里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有耳闻目睹,所以道德和学识都相当不错。

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所以能得到一个好的家教。

祖父苏洵和其他人对他的出生感到高兴。三年后,弟弟苏哲出生。

根据苏洵编著的《苏氏族谱》,苏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学者苏为道。

但事实真相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苏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五代以前的苏简。

苏轼的父亲苏洵渴望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开始学习为时已晚,大约在苏轼出生后的时间。他已经站了好几年了,却屡屡失败,只能感叹自己无能。因此,他对苏轼和苏辙抱有很大的期望。苏轼出生不久,苏洵就去了京都读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被父亲教过。他最初是受他母亲的启发。后来,程因笃信道教,命他拜天庆道士张为师,与镇上一百多名幼童一起学习。后来成为地方藏家的苏轼和陈太初,也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称赞。当时中国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聘请家教在家中教授学业,而苏轼和镇上的子弟则坐在道教的私席上学习,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教育场所。在私塾读书的孩子都是商人和农民的孩子。苏皖的童年是在私塾中度过的,这培养了他的共同品格,对他今后的为官生涯大有裨益。

苏轼在天清馆私垫读书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读后汉书。当他读到范邦官的传记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她不自觉地叹了口气,对母亲说:“如果儿子也像谗言一样,母亲会幸福吗?”程曰:“汝若真能如范谤,吾岂不能如范谤之母而感荣幸?”因为苏轼从小就有天赋,所以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很快。

漂泊与漂泊

苏轼后来被调到徐州(今江苏铜山县)和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他调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个朝廷的钦差大臣,在北京被捕。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朝廷官员。为了讨好王安石,指责他在诗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请求皇帝下令司法官员给他定罪。不久,苏轼被送进了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传判时确实写了不少讽刺新法的诗。比如《山村五奇》第四首说:“棍包米,钱匆匆没了。赢孩子发音好,在市里一年半更好。”这首诗讽刺了青苗法执行不力。官员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在当地开赌场和妓院把钱要回来。但这毕竟是诗,应该不构成犯罪。然而,围绕新法的严重政治斗争已经演变成一场争夺权力和利润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已经升官发财的暴发户,获罪是必然的。

苏轼被审问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丁力等人千方百计指责罗志,企图置苏轼于死地。他们卑鄙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除了湖州、杭州等地的人,还邀请僧人诵经为苏轼祈福,并有前太子(太子之师)张和前吏部侍郎范镇为他说情,局势才得以缓和。此外,原本热爱文学,生病的曹皇后(的祖母)为他说情。最终苏轼只被判“讽政”罪名。当年12月28日,宗申皇帝判其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应永的助理使节,刚到黄州。他生活艰难,没有薪水,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在定慧园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和和尚一起吃饭。这家人用仅剩的钱过着节俭的生活。老朋友马正清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在城东得到了几十英亩荒地,供他耕种和建造房屋。他在东坡上挥汗如雨,任劳任怨,妻子王在旁帮衬,夫妻同甘共苦。

因为苏轼在东坡亲自耕地,所以对这个曾经长满野草的地方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称赞这个东坡是一条多石难走的路,他要乐观地走在人生的坎坷路上,不避艰险。他把东坡作为自己人格的象征。经过一年的努力,苏轼在东坡旁建了一间书房,取名“东坡唐雪”,故名“东坡居士”。

经过文字狱的冲击,苏轼胸中有很多话要说。虽然他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但是他能压抑自己的创作激情吗?他一方面在诗中倾吐自己的委屈和不平,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淡然自得的欢乐,以保持心理平衡。每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就四处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参观,悠闲地生活。这一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原因有二:第一,这些年,他努力学习,从而在知识上有了新的进步。二是因为“乌台诗案”,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做人的一些不足,所以写了很多与修身养性有关的文章,比如《前赤壁赋》,就是为了探讨人生变与不变的道理。除了上述的《千赤壁赋》,他还作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作品,以说明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顶峰,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的文章奔放、清丽流畅,诗歌清新雄浑,善用夸张的比喻,艺术表现上别具一格。文字豪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擅长行书和楷书,并能通过学习李益、徐浩、颜真卿和杨凝式来创造新的思想,这使他显得天真。

元丰七年,宗申命苏轼出黄州,改汝州(今河南汝南县)为应永助。路过金陵(今南京)时,遇到当年的政敌王安石,两人谈得很投机。此时的东坡对王安石依旧无礼,善意地指责王安石连年不战于西,造成东南大狱,违背了先人的善良作风。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历经沧桑,心胸也开阔了许多。他非但不惊讶,反而对别人说:“真不知道再有一百年,才会出现东坡这样的人物!”

政治事务是困难的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宋神宗为他平反,他被任命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县)巡抚,仅仅十多天,就被朝廷召去担任礼部大夫。这年腊月,他被调回京都开封,任活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力推行新法的宗申在位19年后去世。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大力提拔旧人。东坡被召回朝,太后命其入座赐茶,再洒一枝金莲烛台送其回院。随着太后废除新法,政局开始逆转,作为政治权力中心的新法派大臣被排挤在外。司马光等前朝权贵得以重掌大权。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元Ku更化”,旧法家继续掌权。

第二年,苏轼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语言大师,兼侍从。苏轼离京不到一年,三次升官,但现在苏轼已经没有了做官的兴趣。苏轼来到北京后,发现推行了十几年的一些新政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司马光上台后,全面废乱。他有点不满意。东坡本来就是反对新政的大师之一,但他的言行和主张都不是针对人的。现在他和王安石有了进一步的交情,对新政有了一定的了解,态度自然也有了转变。他认为新政中的“免征法”尤为突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力劝司马光采纳,司马光坚决拒绝。这样保守派就会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派。但新派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于是东坡就成了夹缝中的人物,两边都不讨好。

这一年九月,老法学派领袖司马光去世,使老法学派分裂,陷人一场丑陋的校阀之争。宋代理学大师程颐领导的洛党与苏轼等人领导的蜀党相持不下,朔党也卷入其中,但也纠缠不清。派系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诽谤私事。

元朝大旱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于是要求调任杭州巡抚叶。他一上任,杭州人就烧香排队欢迎。没想到,苏轼刚上任就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疾病。后来,他在这里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任总督期间,修建了西湖苏堤,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六年,元佑被封为翰林学士,并兼任侍从。然而,他遭到了激进的朔党的拒绝。没过几个月,就被调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市),离开了朝廷。次年,调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11月,升任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上任以来的最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