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题命题议论文

在学校,老师让学生写一个题目,叫做命题作文。有同学说:命题作文难。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命题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求我们根据题目规定的内容进行写作,不能离开题目自由写作,自由驰骋;就议论文写作而言,也对讨论什么和如何讨论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命题作文往往只有寥寥数语,没有任何物质的启发和暗示。尤其是在考试中,考生要在短时间内为命题确定写作的路径,题目的考查自然显得很重要。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命题议论文的题目类型。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一类:

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常乐——平庸的哲学,勤奋可以弥补。

概念式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讨论的问题。比如“说话习惯”。谈论着装,简单谈论时尚等。

关系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表示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个人和集体,个性和国民性,天才,勤奋和条件。

对比型利用两个可以比较的概念或事物来提出一个命题,要求论证它们之间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与成功,计算机与人脑等。

比喻的选择可以作为比喻和类比的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所包含的真理。如清流与生命源、科学家与春蚕、赏花、养花与护花等。

象征性事物的象征性选择,需要讨论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性格。比如对绿叶、路标、草的风格的赞美。

评论类型对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观点的评论。如《鲁迅精神》、《论雷峰塔的倒塌》、《评仓里的礼》等。

引申式是作为对某事物的介绍或某事物的命题,需要利用话题展开讨论。如《从萧何谈追韩信》《柔石谈弄人》《熊猫废盒联想》。

考证用的是正式命题,要求对某一问题进行考证,要求求证,提出意见。如《文字问答》《赌博的起源》。“写得好像对上帝有新的解决办法”等等。

感受以读后感或读后感的形式提出,要求表达感受,进行讨论。比如读《拿来主义》的一些感想,雷司令被棒击的一些感想,电影《鸦片战争》的回顾。

反驳型以不同意观点或意见为目的,运用修辞或问句命题进行反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拒绝生活就是交易”、“忠于原著”等等。

虽然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自己的题目考查特点,但作为命题作文,无论什么类型,都有相同的题目考查要求,就是要揣摩题目本身的意思,确立题目,进行讨论。区分概念命题和关系命题的异同,虽然两者都是概念命题,但前者阐述的是一个概念,后者论证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比较、比喻、象征命题,特别是比喻、类比命题的特点和要求,就要做到比喻恰当,紧扣类比点,全面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与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 * *相似性;我们也要明白,当我们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与我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之间的类比,从中等推导出* * *道理时,生活现象越典型,道理就越普遍,讨论就越深刻。要分清鉴定、引申、考证、情感命题的细微区别。鉴定需要评价推理,引申需要借题发挥,考证需要求证确认,感受需要叙述讨论。如果在审题时把握住这种微妙的区别,在讨论时就能准确地反映命题意图;对于反驳命题,要审视和澄清对方论点错在哪里,注意有针对性的反驳,不要自说自话,跑题;即使遇到议论文命题,似乎一眼就能知道,但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意思,不能指望公事公办。

比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宋代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考生不理解这句名言的含义,解读为从丈夫那里下来的人总是伤心难过,而从后辈那里下来的人总是开心快乐,闹着玩,文章自然不知所云。有些考生对这句名言知之甚少。在文章中,他们提出了一种先天下之乐,后天下之忧的观点,并以反面事例进行批判。我不知道天下之忧是指所有人都在担心,我也在担心。应该说还是包含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把它作为一种否定的论调来批判,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对议论文命题的考查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哪种命题议论文,都要揣摩题目本身的意思,把握讨论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标记方法。就是看清文章标题上的标记,明白讨论的对象。比如“为人正直,懂得礼仪”这几个字就是题目中的标记。如果你把这两个字看清楚了,就知道写这个题目一定要把诚实和知礼的关系分析清楚:诚实和知礼是指物质生产会对道德观念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首先要讨论诚实的重要性。但反过来想想,还是有不知道自己真正懂什么的情况,所以要在识字上做文章,讨论如何真正懂礼仪,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事实和知识来讨论,既能紧扣问题的意思,又能判断深度。一般来说,高考议论文的大部分题目都有一定的分数。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仔细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单词,彻底理解关键词作为标记的含义,那么我们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讨论的对象,可以有效地防止跑题的发生。

(2)分析方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和文意,了解讨论的范围和重点。比如题目《柔石谈弄人》,有一个很长的句子。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构成题目的语言关系:这个题目可以分为两部分:谈《柔石》中的弄人和谈。两者的关系是,前者是讨论的原点,后者是讨论的焦点。柔石的“损人不利己”四个字很经典,出自鲁迅在《纪念遗忘》一文中对柔石的评价:无论从旧道德还是新道德来说,只要是损人不利己的事,他都会选择,自己背出来。这给了柔石自私自利的一个评价,也限定了讨论的范围。文章的重点显然不是评价柔石的革命生活,而是赞扬他自私自利的高尚品格,并结合当前的现实进行讨论。这就正确理解了问题的含义。

(3)比较法。如果一时抓不住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以区分不同的讨论重点,进而考察题目的意思,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把赌博的起源和赌博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明白,前一个题目的重点是挖掘赌博的根源,研究赌博是如何起源的,憋着起源来讨论,后一个题目的重点是赌博的危害;再比如“写作时仿佛对上帝有了新的认识”和“读书如书,写作时仿佛有上帝”,看似很相似,实则大相径庭。上一题有新的解释,所以不要求在第二题讨论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新的在哪里?相反,从下笔加在“神”字上的引号来看,题目的意思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破万卷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下笔如神呢?值得深思;如果我们对其中的神多做几个评论,这就是新的解决方案。

俗话说:只有对比才能识别。相似话题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如何排除写作那些不相关的内容或材料,通过对比也可以启发我们避免相似话题的相同思路,从而抓住写作的重点,有可能在文章中探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新观点。熟练运用这三种方法审题,可以说掌握了命题议论文的审题技巧。众所周知,南朝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晋朝的桓温带兵北上,命令袁虎靠马拟公文,袁虎靠马发号施令,把握要求,一举作了七篇,作了一篇非常好的命题作文,后来被称为“倚马”。因此,掌握审题技巧,坚持经常性的命题作文训练,对训练我们思维的针对性和敏捷性会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培养一个写作能力很快的学马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