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纸

商业伦理是指企业及其成员从事商业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协调企业内外利益,在商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善恶价值取向、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本文所讨论的商业伦理是从商人违反某些商业伦理规则开始的,也涉及到商人对企业的管理和经济制度的道德性。

虽然商业伦理涉及商人及其成员对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的遵守,但商业伦理并不等同于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后两者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和他律性特征,而商业伦理属于道德范畴,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特征。简单来说,商业道德要求市场经济领域的商家及其成员,包括诚信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营利、遵守职业道德等。建立商业道德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市场经济中商家的平等竞争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通过培养个人的商业道德来提高个人的道德人格。

二、商业道德缺失的危害性分析

1.损害消费者利益。

营销的本质是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基本一致,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增进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消费者是企业的“神”。但是,制造、销售伪劣产品;定价过高,无序“屠杀”客户;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骗、骗买骗卖等。,不仅造成他们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里,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了彻底的破坏,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难以实现。

2.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公平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在正常的市场背景下,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别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通过正当手段赢得竞争和优势,因此从中获得的利益是正当合法的。然而,一些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其商业秘密;以贿赂手段销售商品;在广告或宣传中诋毁或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产品声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有损于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严重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损害了其合法利益。

3.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营销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遵守社会道德。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公益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但考虑到假冒伪劣产品对名牌产品的影响,不仅名牌企业利润减少,国家利税减少,国家还要拿出巨资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损失巨大。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使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法化,不惜贿赂政府官员,或者在销售过程中搞关系、走后门,加剧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严重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无论是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骗、买卖,或者利用其他不正当的营销手段,短期内企业通过欺骗消费者、引诱消费者上钩获得了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其违法行为被曝光,必然会危及自身的声誉和信誉,受到舆论的谴责,被消费者唾弃,最终失去客户和市场。

三,重构商业伦理的对策

1.注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营造道德氛围。

首先,作为消费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既能唾弃和遏制不道德行为,又能让违背商业道德的人没有市场;也可以文明、诚实、守信,为商家进行良好的商业道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不道德行为的蔓延。对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不予投诉是助长了这种滥用行为,也是火上浇油。其次,作为一个商人,要遵守商业道德,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企业经营者尤其应该将商业道德视为无形资产,不断强化自己的商誉和经济信用意识,真正认识到商业道德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商业道德意识在全体员工心中深深扎根,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坚决避免只注重自身眼前利益的狭隘满足,而失去商业道德、市场和未来的短期“自杀”行为。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强调法治。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加快立法和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一是积极完善合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增强打击合同欺诈的可操作性;二是完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防止企业违反商业道德;第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立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信用经济;第五,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让所有从业人员都有法定的“资格证”,便于执法部门查控,也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3.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改革传统的地方和部门领导“政绩”考核方式,即除了经济总量指标外,还要关注市场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同时,一个地方的市场开放程度和环保水平也能体现出其领导人的水平和能力。为了追求经济增长指标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不惜以牺牲一个地区的环境为代价,这样的“成绩”怎么可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这一信用和道德建设中的最大障碍的关键在于改革地方领导人考核的简单量化指标,这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4.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抑制短期行为。

现在很多企业产权不清,有很多“婆婆”。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国家通过政府官员制度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政府官员要在新一届任期内选任,导致经营者行为短期化,往往不顾商业道德,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对此,需要明晰产权,解除政府的约束,让企业变成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以终身经营为职业,关心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所以能够恪守职业道德。

5.大力推进名优产品推广活动,实施名牌战略,使重质量、守信用的良好商业道德蔚然成风。

通过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知名品牌挤出市场,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扩大市场销售,更难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目前,名牌的形成和发展很难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因此,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应对它们给予必要的支持。

6.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每天做到“3.15”。

对违反金融、外汇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违反市场管理规定,非法从事工商活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必须彻底查处。同时,坚决打击执法不严、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商业道德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