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利弊”这篇论文求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即“重德载物”、“大象无形”的胸怀和气质,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非理性作为一种价值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封闭性、保守性和落后性,以及儒家伦理发展中的非主体性。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发展史,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越悠久,其传统文化就越强大。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核心体系是思想,即吸收各种思潮和外来思想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自古以来独特而优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质。这种精神气质的集中表现,用古人的话来说,在于其“贤而载物”、“无形如象”的胸怀和精神。“贤能载物”这句话出自《周易》?《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这句话前面是“天道强,君子自强不息”。《周易》主张中国君子要学习天地之势,掌握阴阳学说。天属阳,寓意蓬勃、有为、进取,所以君子要学《天行健》,自强不息;土属阴,代表诚实、包容、圆滑。所以,君子要以“地势坤”为榜样,要有和大地一样的胸怀,以“慈”来承载事物,可以包容和负载多种多样的事物、生命和事物,使之和谐成长。显然,在社会生活中,有了广阔的声势,创造一个“尊德载物”的环境和条件,是创造生机和万千气象的前提。“大象无形”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慷慨无角,大器晚成,声大而大象无形”,意思是“宏大的创始人(形象)一般看不到棱角,宏大的(人)材(物)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旋律往往听起来单薄,但宏大的气势场面似乎并不存在。”“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丽风格和境界,往往不是拘泥于某些事物和模式,而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和景象。”《大德爱物》和《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同样的道理和用意。以“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所以整体上似乎没有“形”;因为它是固体,是无定形的,所以能容纳很多形状,时不时吸收外来的东西,自己成长充实自己。因此,它可以看起来像“无形”之上的“大象”。用“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国文化的特点,概括其博大、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生命力无穷的伟大精神气质,是非常恰当的。可以说,“敬德”和“大象无形”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所特有的景象和风貌,是一个有志于担负起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所需要、所应得、所能维系的文化风貌和总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