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就业怎么样?

东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占地30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2万元,全日制学生1.2万余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学院设有文法、经济、教育、艺术体育、计算机、工业工程、农业工程等七个系,一所中专和一所农业研究所,教职工799人。学院拥有机械、电子、电工、数控机床加工、金工、生物化学、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绘图室、语音室、多媒体等120专业实验室,校内有12实训基地。由2200多台高性能微机组成的校园局域网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图书馆藏书58万册,报刊1000多种,还有功能齐全的电子阅览室。学院体育设施齐全,办学条件居全省高职院校系统前列。在人事厅组织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达到优秀水平。2005年,东营职业学院在全省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在全省17优秀院校中排名第三。2006年底,东营职业学院以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

第二,区域优势

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东营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二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人均消费在山东省名列前茅。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东营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为山东省加工制造基地。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已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东营城市建设硕果累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模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等荣誉接踵而至。特别是东营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每年黄河三角洲地区都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东营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大众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创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建院之初,就确立了“充实、调整、提高、完善”与“外引、内修”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方针,坚持“吸引职业、凝聚感情、留住待遇、管理制度”的人本原则,全面实施了以“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269人才工程”,制定了《人才工程实施细则》。目前,799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43人,专业教师450人,“双师型”教师320人,占比71%以上,其中博士11人,硕士465438人,高级职称21人。邀请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逯高清博士和马青博士、世界知名环境专家和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担任客座教授。从省内外生产、科研一线聘请了8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年轻化强、结构合理、专职化、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成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坚强支柱。

五、实验训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学院逐年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了1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12个校内实习基地,包括数控加工车间、单片机实验室、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室、绘图室、语音室、仿真实验室、专业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实验室,配备教学仪器设备5000多万元,基础实验率达98%以上。此外,学院还建设了130多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校内外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平台,设立了32个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和6个专业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2003年至2005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通过率均在95%以上,2006年达到100%。学院还与13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将实习项目放在工厂的车间、工地,既增强了实践的时效性,又拉近了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不及物动词教学管理与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基础。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运行和监控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体系完善,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有法可依。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并实行复试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加强现场教学和岗位能力培养,实施“123”培养模式:1主线——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两个转变——从专业教育到综合素质教育,从理论知识教学到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逐步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师生互动,积极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在学籍管理上,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教学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学分制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弹性学制的弹性管理模式,实行主辅修制、复读制和跨专业选修课制,逐步提高选修课比重,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七。产学研的融合、交流与合作

学院始终坚持“科研为先导,质量为基础”的原则,以科研促进提高和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高校教师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960篇,SCI、EI收录论文17篇,主编或合著论文43篇。学院还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29项科研项目。农科院作为全市农业科研重点单位,共组织实施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为东营市农业先进科技大规模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在计算机、酒店管理、市场营销、造纸、会计、环保等专业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学院建成了中法友谊葡萄园;邀请了日本土壤环境专家蒋英博士、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环境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承担了中国、匈牙利、捷克科技合作项目,派出科技考察12人次,引进种质40余种,接待对方科研人员10人次。中印、中德、中澳政府间科技合作应用项目正在积极争取立项。2006年6月,165438+10月,学院与德国恩德能源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学院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和中国尤氏大学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八、专业建设

东营职业学院有43个招生专业,覆盖12大类,26个大类。学院建设了应用化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省级示范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7个院级重点专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重点发展工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等专业,适度发展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努力促进专业交叉和文理渗透,通过调整转型、培育扶持,逐步实现“5818”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先进水平。

学院设有由社会名人和企业家参与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努力开设贴近明天就业市场的每一个专业。学院还不断加大校企联合力度,与科盈集团、蓝海股份等50余家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