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

新疆棉花生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东经73° 40′—96° 23′,北纬34° 25′—49° 10′,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领土的六分之一以上。横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半。习惯上说天山以南是南疆,天山以北是北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疆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年平均日照时间2600-3400小时,积温3000-4000℃。棉花是一种喜热喜光的作物,生育期在120天和145天之间。新疆日照长、积温充足、无霜期长,为棉花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棉花种植之乡。

但从1949新疆和平解放到改革开放初期,棉花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状态。29年,棉花年产量从565,438+000吨增加到55,000吨,增长速度缓慢。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实施优势资源转化,确立“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后,各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棉花生产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棉花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226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36万亩,增长了6.7倍,产量已达185万吨,增长了32.6倍。

表1 1955新疆棉花产量

年份(年份)

1955

1978

1990

2000

2003

2004

2005

产量(万吨)

2.51

5.50

46.88

150.0

160.00

175.25

185

新疆有些地块已经连续种了20年棉花,现在还在种棉花。病虫害得到很好的控制,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仍在提高。通过高密度栽培、宽幅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亩产从80年代的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6公斤以上。目前,棉花已成为新疆第一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产量已占全国三分之一。新疆棉花质量、商品量、调出量、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年调出商品棉1.25万吨以上。至此,新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新疆棉花害虫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与内地有很大不同。棉蚜是80年代中后期棉田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随着棉蚜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消除越冬蚜虫来源、减少发生基数、隐蔽施药、涂抹茎秆、保护利用天敌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棉铃虫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在南疆,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了保护桑蚕,减少污染,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来控制棉铃虫,如用杨树枝引诱蛾子、人工捕虫、挖蛹等,但这些技术措施并不能完全控制其暴发。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oisduval),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iguarov et nikol ski),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oisduval)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猖獗。也是新疆棉田的重要害虫之一。然而,在新疆,许多天敌,如食螨瓢虫、捕食螨、捕食蓟马、小花蝽等。,数量丰富,对防治棉叶螨有一定的作用[3]。

转Bt基因抗虫棉

由于棉铃虫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棉花减产10%-15%。自1990年以来,我国棉铃虫连年爆发,仅1992年就发生面积4.33×106hm,造成我国棉花总产量损失30%以上,严重地区损失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近年来,剧毒化学农药的世代使用,不仅增加了棉花种植成本,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棉铃虫的抗药性也明显增强,增加了害虫防治的难度,严重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将生物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研究。1988年底,孟山都获得了Bt转基因棉花。1995年底,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相继批准Bt转基因棉花在国内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利用。65438-0997,中国农业部批准河北、河南、江苏、新疆、辽宁5省(自治区)转基因抗虫棉放行,山东、山西、安徽、湖北4省商业化生产。2002年全球棉花面积为3400万hm,其中20%即680万hm种植了转基因棉花,其中240万hm种植了单价Bt基因。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大豆(3650万hm)和玉米(1240万hm)。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20万hm (4%),比2001年增长40%。基本都是Bt转基因棉,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10万hm。自1997以来,新疆每年种植转Bt基因棉面积约70万亩,主要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哈密地区。

1.新疆转Bt基因棉和非转基因棉调查

据报道,转基因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纯收入[5-9]。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占世界的8%。为了摸清当地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情况,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笔者于2006年4月在哈密市进行了调查。

1.1的调查

1.1.1哈密市

哈密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门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1° 06′33″—北纬96° 23′00″北纬40° 52′47″,平均海拔45° 05′33″哈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南热北凉”的气候特征。总面积654.38+0.5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9%。总人口51万。地区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伊吾县,38个乡(镇)。全区有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新疆哈密煤业集团公司、兵团农十三师、哈密铁路分局、新钢集团雅满苏铁矿等21个中央和自治区单位,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9%。全区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可耕地500万亩,已耕地165438+1亿亩。哈密绿洲热量丰富,日平均积温4450-4650℃ > 0℃。≥10℃积温4073-4300℃,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3358小时,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但不足之处是热量全年分布不均匀,棉花生长期有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播种-出苗期气温低,有倒春寒现象,吐絮期气温下降快,有霜冻现象。哈密盆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6℃左右,无霜期182天,有利于瓜、葡萄、枣等干旱地区糖分积累,是重要的甜瓜产区。

表2海拔和光热资源

接触面积

平均高度

(米)

地理坐标

年平均温度(℃)

年积温大于0 (℃)

年积温(℃)大于10。

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

哈密市

2692.1

东经91° 06′33″-96° 23′00″之间

北纬40° 52′47″-45° 05′33″之间

10.48

4550

4186

3358

1.1.2哈密市棉花种植情况

哈密气温比新疆石河子等地高,降雨不多,特别适合害虫尤其是棉铃虫的繁殖和生长,所以害虫的发生比较严重。为了防治病虫害,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哈密红星二号基地放弃种植优质长绒棉品种,选择高抗棉铃虫的Bt转基因棉花品种。红星二号基地棉花种植面积* * * 2.5万亩,2005年主栽品种为33B、99B、抗8。33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和代子棉公司在代子棉品种中导入Bt基因育成的抗虫棉品种。该品种出苗好,幼苗整齐健壮,生长稳定,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茎秆坚硬,抗倒伏。33B产量高,单铃重5.1g,衣分36.6%,次指9.9g..早熟性好,生育期约125天,高抗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自1997-1998成功引进33B原种,开始大面积推广。2005年种植面积654.38+0.2万亩,占整个棉花种植面积的48%。99B是继33B之后,美国孟山都公司和戴子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又一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抗虫、高产、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生长期为130天。经过多年多点试验,高产表现良好,产量稳定。一般亩产皮棉90公斤以上,比33B增产8-10%。抗8号购自新疆康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中早熟陆地抗虫棉品种,生育期130~140天。这个地区的主要害虫是蚜虫、棉叶螨和棉铃虫。病虫害防治以生物和生态防治为主,严重时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蚜虫主要使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三氯杀螨醇等农药主要用于棉叶螨的防治。哈密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病害有黄萎病和枯萎病,但发病率不高。使用的控制剂是黄伟力克。

1.2.3采访种植户

在哈密棉花种植基地,随机采访了20位棉农。采访前,我们已经向基地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些农民种植的棉花品种,避免农民因记不住之前种植的品种而造成的失误。访谈内容涉及棉农的棉花品种和来源、种植模式、播前土壤和种子处理方法、棉花各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方法、农药使用、收益和收益分配方式等。

表3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农药使用情况(略)

2结果和分析

2.1面试结果

采访中发现,基地里的棉农已经全部成为基地的员工,基地给他们买了各种保险,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去基地领取养老金。他们每天按时在地里干活。该灌溉的时候,基地通知他们灌溉,该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他们去基地指定的地方买农药,但从来不需要付现金。棉花收购的时候,会和所有的生产资料费用、植保费用、灌溉费用、种子费用一起扣除。在农场,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下达指令,种植户负责具体实施,工作人员亲自指导执行。农场上形成了统一植棉、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

2.2结果和分析

2.2.1两地病虫害发生情况

哈密的棉花种植基地主要种植Bt转基因棉花,虫害不严重。零星发生的棉花病害有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上的常见病害,但发病率不高。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用黄伟立克防治,据技术人员介绍有一定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棉蚜和棉叶螨,但危害并不严重。

2.2.2农药使用和种植成本

由于气候原因,加上种植的棉花是转基因棉花,棉花的病虫害并不严重。哈密市每亩棉田平均农药投入占总投入的0.68%。

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种植抗棉铃虫品种。第一代和第二代棉铃虫不用控制,第三代只用。但此时棉花已进入生长后期,危害并不严重,所以农药成本相对较小。哈密棉花种植基地20户种植户购买农药的平均成本仅为1.03元/亩。在杀菌剂的使用和支出方面,主要指用于防治苗期病害的拌种剂,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为3.31元/亩。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空气湿度低,不易发生病害,节约防治成本。除草剂方面,哈密市棉花种植基地平均支出3.85元/亩。

2.2.3哈密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产出和收入。

哈密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生产投入高。这与棉花品种的价格差异有关。转基因Bt棉花种子价格高也与当地水资源缺乏和管理成本有关。转Bt基因棉亩产414.70公斤,哈密棉花种植基地平均每亩棉花纯收入583.38+0元。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哈密棉花种植基地气温高,同时哈密棉花种植基地光照充足,棉花是一种喜热喜光的作物。如果生长季节温度足够高,光照充足,产量自然会增加。在棉花收购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收入越高。因此,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种植户收入高,自然气候条件好是重要原因。其次,转基因抗虫棉的产量通常更高。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种植的主栽品种33B、99B、抗8为抗虫棉,因此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籽棉产量高,棉花品种的遗传因素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转Bt基因棉花产量高,能给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转Bt基因棉种植者的农药用量和投入较少。但这只是一年的调查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3.1时间问题

从时间上来说,只有一年的调查数据。不同年份同一地点的气候条件会发生变化,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情况会有所不同,农药的使用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一年的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要想得到真实的情况,必须要有多年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到真实的规律。

3.2勘察场地单一

转Bt基因棉种植户的农药消费只在哈密棉花种植基地进行。当地气候条件好,光热资料丰富,病虫害发生不严重,种植的品种都是高产抗虫品种,农药用量自然会有差异。为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需要进行多点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3.3种植模式和管理水平

种植模式和管理水平与大多数种植户不同。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综合管理水平均高于自治区。采用统一机械化播种,双膜覆盖,膜下滴灌,灌溉施肥均由膜下滴灌完成。其他地方仍采用其他秋播方式,灌溉采用漫灌。由于种植方式不同,农田小气候不同,导致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不同,农业用途也不同。在管理上,哈密棉花种植基地有专职的农技人员和植保工人,实时监测棉花病虫害、土壤、肥料、水分,一旦发现就进行适当处理,让有害生物没有时间滋生。而很多普通的种植基地不具备这样的管理能力,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做不到。因此,从哈密棉花种植基地获得的Bt转基因棉花农药的使用情况不能代表全国情况。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差异,应该多选择与哈密棉花种植基地不同的地方调查。

4项建议

转Bt基因棉花产量高,能给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这次调查,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对同一调查地点进行多年的数据采集,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只有反复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有真实因素的数据;

第二,选择若干地点,至少三个地点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只有把所有可能改变结果的气象条件都考虑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再次,如果在类似哈密棉花种植基地的地方进行调查,首先要选择对自治区内的棉花种植户进行调查,这样结果才具有代表性。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不可能有哈密棉花种植基地这么丰富的物质和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