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勇笔下的人物生活

张卓勇教授1982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后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光谱学家黄院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分别在1985和1988获得。1992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5回国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2000年,他在俄亥俄大学做了三个月的客座教授。2001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教。

张卓勇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的光谱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专利2项。张卓勇教授还是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实验室》等杂志编委,科技部“十五”计划专家组成员。

学习和工作简历:

2009.07--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2002.01-2009.07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1.11-2002.01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01-2001.10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

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2000.09-2000.438+02美国俄亥俄大学客座教授

1999.07-2000.1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1998.12-1999.07化学系,教授,系副主任。

1995.06-1998.1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副主任。

1992.12-1995.05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88.07-1992.1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5.02-1988.07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

1982.02-1985.05438+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

1978.02-1982.05438+0,吉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教学工作:

讲授本科生化学信息学、研究生化学计量学、原子光谱分析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1.化学计量学和化学信息学

2.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

3.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与发展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875065)妇科肿瘤组织特征变量提取及近红外光谱原位诊断研究

代表性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

1、3D-QSAR和3-芳基喹唑啉硫酮衍生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对接研究,分子模拟杂志,肖,张卓勇,,向玉红,2008,14:149~159

2、用CoMFA方法进行致幻性苯烷基胺的三维QSAR研究,张卓勇,,胡文祥,向玉红,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学报,2007,21(4):145 ~ 153

3.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用于大黄样品鉴别的比较研究,张,,,Peter de B. Harrington,植物化学分析,2007,18:109 ~ 114

4.用近红外光谱和温度约束级联相关网络鉴别大黄,,卓,崔秀军,彼得·德·b·哈灵顿,塔兰塔,2006,70:1170 ~ 1176

5.高木-苏格no模糊系统在基于血清样本元素含量的癌症患者分类中的应用,卓,周华兰,,刘,彼得·德·b·哈灵顿,化学计量学与智能实验室系统,2006,82:294~299

奖项:

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