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人们感情的论文

中国是理性的巨人,所以我们历史悠久,前途光明;中国是一个略显极端的学者,所以总能在中国历史的角落里找到一些被人们有意无意遗忘的东西,让后人反复评论。

有人说这是一种悲哀,没错,一定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他热情凶狠,有些无能的感觉。有人说这是一种魅力。正因为如此,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无愧于“兼容并蓄”这个成语。说这话的人应该也是个学者。他聪明而机警,他对自己的酒有些得意。

在中国做一名学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他们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们永远不会高尚。他们是任何时代的主流,但不是任何时代的主导。真正高尚的领导者常常轻蔑地称他们为“家伙”。“中国社会永远不会缺少泼冷水或者唱高调的家伙”。既然都叫“家伙”,可见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角色。这无疑是中国社会的特点,也有点鲁迅所说的“民族劣根性”。

中国人喜欢歌颂,喜欢唱歌跳舞。中国的文人得意时自诩为“国粹”,失意时逃避也伪装成“寄情山河”。他们是中国最幸运、最委屈的人,这也应该是余笔下的文人“自辩自慰”的原因。

中国的文坛从来不孤独。即使文人被统治者痛恨,也能留下一些故事让后人传诵。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就有乾隆皇帝的文字狱。那些坑里的骨灰是冰冷的,拖出来的尸体已经变成了黄土,人们只能在回忆中思考...当然,中国文人也有美好的回忆。宋代士大夫都是杰出的文人,他们的文章不仅有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当他们在一朵花前低语时,他们也照顾到一颗哲学的心。这是文人最幸福的时候,也是中国文坛最多彩的时候。那时,中国的文化达到了顶峰。

但当我们仔细回顾那段历史时,是否有一股悲哀的凉意从脚底升起――如果宋代文人不是出身良好的官僚家庭,如果宋代文人不是为了仕途而献身文学,那个时代是否还会让后世文人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华丽的辞藻是为了衬托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诗词是为了思考事业的疑惑。当后人留下“唐诗重情,宋诗重理”的感叹时,我们是该为前人创作的逐渐成熟而骄傲,还是该为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而悲哀。

中国的文人似乎永远摆脱不了政治的束缚,这一部分是社会现实,一部分是自愿的。没有人会放弃名利。连出身粗陋的楚之地的暴君都知道“富贵不归故乡,如同夜行”的道理,更何况是一个读了很多圣贤书籍的书生。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入世,“达目的则兼济天下”。学者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没有权利去批判。

有人说,在中国的文坛上,也有只关心山河的人,也有只羡慕闲云野鹤的文人。一个孤独的林和靖充满了孤独。聪明的文人听到这里一定会会心一笑,且不管余先生已经反驳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光是看人们都知道这位林先生,就知道他还是没有逃过“名利”二字,只是几年之后。有时候真想知道林老师对自己未来功名的想法,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没有二心的拨弄琵琶。

坦率地说,中国大多数文人都不够诚实,张爱玲是个例外。“出名太早了。”这是张说的。她的坦率一般都能看出来,作为学者就更难得了。但就是这个女人,敢于承认她从小就认为自己是“天才”,但她的写作才华却从未得到“文人”的认可,以至于她在后人眼中只是一个资深的“琼瑶”。这是文人的错还是文人的嫉妒?没有像张那样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的文人;能让自己的作品被人称道的文人很多,但能让自己变得如此传奇的文人,似乎也难逃被张的光芒掩盖的结局——只要他想和张比。自古文人相轻,这是文人的可爱之处,也是其可笑之处的来源。

学者,尤其是中国的学者,如果为了生存而写作,是最不幸的,但无疑是最有才华的。国外有克洛泽博,国内有古龙。但古龙似乎更不幸,因为克罗格博是公认的伟大小说家,而古龙只是一个通俗作家。他不是波普大师,但金庸是,因为古龙农写作是为了生存,而金庸不需要。科隆球迷会难过吗?没关系,古龙已经为自己的悲伤苦笑了。斯人已逝,只留下楚留香、谢晓峰、西门吹雪等名字延续文人的辉煌。"中国的文坛现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是中国文人的希望,还是更深的泥潭?韩寒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那个自称天才,被世人公认为天才的男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只剩下不停“尝试”的郭敬明和喜欢无痛苦呻吟的张悦然。找到了自己风格的慕容是不是只看到了生活中的黑暗?余退役了,王朔也很久没有“挨骂”了。现在的文坛不知道是热闹还是冷清。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文人吗?我们是快乐还是悲伤?

中国的学者笑过,哭过;坚定,犹豫...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