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抽样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什么影响?

官方网站教育部发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样每年进行一次,抽样对象为上一学年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原则上抽样比例应不低于2%。

对涉嫌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笔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经调查核实后,高校将依法撤销已授予的学位,注销学位证书。

除了对个人产生影响,抽检结果还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

对连续两年出现“毕业论文有问题”,且比例较高或论文数量较多的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调减招生计划,进行质量约谈,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连续三年抽检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视为无法保证培养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责令其暂停招生,或者由省级学位委员会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

如何确定「带问题的学位论文」?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介绍,本科毕业论文抽样检查分为初评和复评两部分。初评阶段,每篇论文将送3位同行专家,有2位及以上专家评语为“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将被视为“有问题的毕业论文”。1人判定为“不合格”的,送2名同行专家重新评定。在复评阶段,两位复评专家1及以上被认定为“不合格”,将被视为“有问题的毕业论文”。

“近年来,对毕业论文的整体要求越来越严格。抽检涉及高校招生计划和教学评估,对学生和学校有很强的震慑作用,无疑会进一步提高高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北京某大学老师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不同于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样检查,本科学位论文的抽样检查重点是本科生的基本学术规范和基本学术素养。”

记者了解到,从2014开始,我国开始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样检查。博士学位论文抽样率约为10%,硕士学位论文抽样率约为5%。

近年来,由于学术论文造假行为频发,相关核查工作进一步收紧。2020年8月,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立即行动,对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进行全面审查和核查。在9月份公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学位论文造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5438年6月+2020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严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