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调查,思考,探索,音乐兴趣,审美
【导读】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多种学科和背景之上的学科体系。它所体现的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流动的和动态的学科。它以不断的变化适应或影响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愿望,对人们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文】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激烈,世界瞬息万变,人们的综合素质受到重视,音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责任也很重大。但现在流行一句话:“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学生: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其心理特征不同于儿童和成人,这就是“半成人”时期。中学阶段是他们成长的高峰期之一,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心理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前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曾在讨论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时指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末期。他们身上有“幼稚”和“成年”的特征,需要自尊和自主,在生活中表现出相当的独立性,同时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的音乐认知正在从幼稚向成熟发展。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认知功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成年人相比,他们往往表现出肤浅和片面。当他们进入中学时,他们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增加许多新的科目,对音乐有更广泛的接触。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有限,对音乐的理解还很肤浅,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只是认为流行就是美。在流行歌曲和摇滚乐潮流的迅猛冲击下,很多同学都很喜欢。
另外,中学生普遍喜欢唱歌,但初中阶段正进入变声期。很多学生的歌都没有童声好听,尤其是男生。很明显,当他们听到别人甜美的歌声时,必然会感到焦虑和自卑。在课堂上,他们不愿意唱,或者说宁愿一起唱,以免暴露自己的“缺点”。而且随着中学科目的增多和分化,对于音乐来说,中学阶段不仅仅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间。也可能是一段时间的转移。他们已经能把目光对准自己了。一举一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评价自己,都会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虽然有些人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展示自己,但大多数中学生还是会表现出一些“锁定”。当他们在小学向老师提问时,他们总能毫无顾虑地主动举手。在中学,他们不确定的时候从来不举手。原因是怕自己回答错误,有损自己的“形象”。比如我给高二的学生讲五线谱知识,讲解完后我会对他们进行测试,我会在黑板上画出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如果我说:“谁能做到,请举手上台。”那个学生永远不会站出来,哪怕我说“画错了没关系”、“画对了就加分”之类的话。
首先,一些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教师把“双基”作为主导或唯一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自我表达能力。一周只有一节课,学生一时冲动来了,遇到的却是枯燥的乐理和老套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带来真正的音乐美感。其次,有些音乐老师一直都是一个人。由于缺乏相互学习和交流,长期以来成为一种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有的还因为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沾沾自喜。这些都与音乐教育的发展不合拍。有句话叫学生总是新的。如果我们的老师止步不前,就会被历史淘汰。第三,教学内容和形式趋于单调,很多学校只有*《说说唱唱》和。”录音机”等。,上课除了唱歌,就是听歌。有些老师懒得设计教案、制作教具、使用已有的先进课件,所以只用单调的模式来教学。或者说,有些老师喜欢主宰一切,学生只能聚精会神地听,气氛严肃而枯燥。第四,有些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先生架子”。这样的话,两者之间就有了差距和距离。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呢?
前提:我爱学生,从心底喜欢他们!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待打开的宝库。虽然他们有时候会惹你生气,但我总是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音乐是一门艺术课,我们的老师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对于学生这个“对象”,本着始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教师既要当演员,又要当导演。在《中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中学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独立的视唱能力、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创造音乐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方面比较枯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导入来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我在讲授“乐句”的知识时,先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各种节拍、升调结尾的短旋律,如图:1=C 3/4。
(上一句):∣ 5-65 ∣ 3-36 ∣ 5 ∣ 6 ∣ 5-∣(下一句):(其他省略)
他们会写出很多好句子,然后我会启发“这像不像古代诗人写诗?”通过作曲,让学生自己总结词组的概念和要求。同时我要求他们哼出好听的旋律,或者他们可以加一些变化,把自己的小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们非常热情。
再比如:在视唱练耳中,我采用了“比赛,竞赛”的模式,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争取高分。视唱练耳、听力、听力、辩论、记笔记等教学内容编成游戏、竞赛、抢答。他们在争夺中会很认真。2.深情歌唱:
中学的歌唱教学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歌曲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师应该为不同情感的歌曲设计适当的导语。比如教学生唱《大海,故乡》(初中第二册音乐教材)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故乡湖州。他们吵吵嚷嚷地谈论着湖州的地理和物产。湖州有名胜古迹;有人说湖州名士;有赞美湖州的歌;以及一些与湖州有关的诗词等。我最后总结道:“这说明你了解并热爱你的家乡。今天,有一个人非常爱他的家乡,但他用歌声来表达。带着几个问题来听听吧。”(问题:歌中“我”的故乡在哪里?这个“我”现在是如何表达他对家乡的爱?)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想表达什么。让他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情感去学习歌唱。在演唱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情绪。强弱运用得当。终于,他们学会了,我拿出一首诗,“胡是”
东南美洲,一望千里”!让学生为这首诗谱曲。写过的同学可以自己哼,也可以请“歌手”来唱。优秀的作品可以贴在作品一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再比如:我在教《河边调》(初中音乐第三册)的时候,用多媒体课件,放了一个战争的短片。让他们说说战争时期普通人的生活。学生可以描述他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他们从看电影中获得的信息。然后,我会用脚本模式给他们看歌词,给他们几分钟准备时间。让学生扮演演员,表演这个片段。他们会非常想去尝试,如果他们想成功地表演,他们一定会理解这首歌的所有情感。然后,我会像“导演”一样给他们指导。终于,说唱出来了。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革命歌曲,还让他们觉得这样的作品同样有魅力,有深刻的意义,不像一些流行歌曲,都是“情”“爱”。3.聚精会神地欣赏它们:
音乐欣赏课的重点是从“听”中感受作品,但如果我们改进和加强音乐课的意境设计,会使每节课都精彩、有趣、生动、活泼,同时对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兴趣也有很大的作用。但学生目前更喜欢流行音乐,那么我该如何让他们听戏曲之类的作品,比如:欣赏越剧《祥林嫂》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情感上讲述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激起了学生的情绪。还听祥林嫂唱了《听他的苦话》配合角色的表演。再比如,我在欣赏木管五重奏《窗舞》(初中第四册教材)的时候,利用自己在舞蹈方面的特长,编了一段简单的舞蹈片段,配合合适的歌舞节奏。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我让学生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样的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兴致勃勃地玩着:
现在很多学生都懂一点器乐。这方面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巩固基础乐理知识,增强音乐表现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在一次器乐课上,我讲了打击乐器(初中第二册教材),我找到了:鼓、钹、钹、铃、木鱼,等等。先让他们“玩”(理解),然后给他们一个短节奏,试着敲,其他没有乐器的同学会用拍手或者拍腿的方式配合。轮番上阵,经过训练,学生们就能掌握了,于是我就把多媒体屏幕上的音乐旋律和电影场景播放给学生听,在感受和理解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乐器赋予音乐和场景简单的节奏。虽然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训练变得越来越好。虽然有点乱,但是每个同学都用心听,用心感受,积极参与,生怕错过机会。效果很好!5、魅力创造: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是最宝贵的。在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我用个人电脑中最流行的midi音乐制作软件,通过学习可以做出自己的美妙音乐。当我打开Cakewalk时,我可以看到跟踪窗口,这是主窗口。它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每个轨道的参数,右边是整个轨道的参数。两边一一对应。我也带他们回去。很容易分辨。第二个主窗口是钢琴卷帘窗。从查看菜单中点击它,进入这个“神秘地带”。比如我会把自己“课间休息”的音乐给学生看:1=C 2/4。
5│11 21│0 5.6│65 0│06 62│22 02│22 1.6│5 3 0│ 6.5 6.5│3 5.3│6 6 0│12 22│02 03│5 ì│ì -‖
通过讨论我的“课间休息”,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于是我展示了一系列场景,比如:在餐厅里;在宴会上;在湖上划船;在运动会上;猫和老鼠,等等。让学生从乐句到乐句再到音乐段落逐步创作,让他们从音阶、旋律、节奏去体验、思考、表达,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耳朵和高尚的兴趣。
【概要】综上所述,是我对吸引中学生上好音乐课的思考和探索。实践证明,我的五点方法是有效的,受到学生的喜爱。也符合音乐教育的规律。我会在这条音乐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