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主阅读随笔

中学生自主阅读可以增强学习意识。有哪些关于中学生自主阅读的作文?来看看我精心整理的中学生自主阅读随笔吧。希望你会有所收获。

中学生自主阅读随笔(上)

让孩子独立阅读,这是我们常用的模式。但是,如何更好的在刚开始的小班推广这种方法,确实值得思考。以下是我遇到的问题:有一天又到了看书的时间,孩子在独立阅读。突然,(孩子的昵称)冲过来说,戴老师,拉拉抢了我的书。当时我马上去看拉拉,只见他拿着一本准备看的小书笑着,问他为什么要抢书。你没有小书吗?他一看到我就说:这本书不好,这本好?。于是我补充道:我想让大家都读一本好书,但这本小书本来就是仔仔的,你不能抢。这种行为不好看。还给我,仔仔。他一边说,一边把拉拉手里的小书拿过来,递给了仔仔。就这样结束了,我当时也没在意。直到类似的独立阅读,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孩子来我这里投诉谁抢了我的书。这让我想起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有些孩子经过教育还是有这个问题。我知道它可能是我的。学历?有一个问题。后来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抢玩具的文章,以及其中的原因,想到可能孩子边看书边抢书也是类似的原因:

1,以自我为中心。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1.5到3岁的儿童是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看待世界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也就是不会换位思考。

2、具象思维,他们在抓玩具的时候只关注自己想要的书,也就是直接采取行动,也就是抓。

3.语言能力有限。对于小班的年龄,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限的,不会恰当地表达,而是直接行动。

4.交流策略的缺乏更多的是对小班孩子的模仿,缺乏相应的社交能力。也许他们抢书只是他们结交新朋友的一种方式。对于找到的原因,我来回忆一下那些例子,确实符合他们的行为和想法。

但如何解决这个案件,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讨论点。翻翻指南,可以看出社交领域的目标2是可以和同龄人很好相处的。其中一条教育建议是这样说的: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引导他们尝试通过协商、交流、轮流玩耍、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这给了我一些启发,以后可能更适合用以下方法来教育相关问题。

1,轮流看。在上面的例子中,对于拉拉来说,老师应该首先帮助他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然后教他如何从仔仔得到书。你可以建议拉拉观察仔仔,看他什么时候看完,有不想看的迹象,或者你可以耐心等几分钟拿到书,可能成功率很高。

2、交换,让拉拉学会适当的等价交换,把仔仔更感兴趣的东西换成手里的小本子,成功率也高。

3.协商,让女同可以礼貌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可以看你手里的书吗?或者我们可以一起看?这种方法一般孩子都会接受(试了几次)。或者你可以说,下次我带好玩的玩具给你玩,你今天借我这本书。通过这些方法解决阅读中的矛盾,可能对孩子更好。

总之,老师要学会思考,给了知识和技能之后,还能做什么。平行相关?同时做这件事吗?纵向关联?这种方法更好的给孩子带来好处。

中学生自主阅读随笔之二

首先,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决定命运,读书改变生活,生活因读书而美好,民族因读书而昌盛。读书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往往取决于其整体的阅读水平。研究发现,3~8岁是儿童逐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人的阅读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学会获取阅读能力和学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8岁以前的孩子要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8岁以后可以通过这些基本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形成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即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学习各门学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符号和文字的兴趣,利用书籍、绘画等方式,激发孩子对书籍、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读前和写前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倡导和重视。所以要帮助孩子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题目名称的定义和解释

1.什么是自主阅读?

独立阅读,字面意思是自己看书。站在孩子的角度,并不是说孩子认识一些单词后就可以自己阅读了。儿童阅读多是图文阅读,感性?乐?阅读是儿童借助颜色、图形、成人语言和文字,以图画为基础理解儿童读物的一切活动,是儿童在没有获得全部文字的情况下开始阅读的能力。在从最初的无知到逐渐了解的过程中,成年人需要帮助和引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鼓励孩子独立阅读,并与他人讨论他们在阅读中的发现、经验和想法。?当孩子有了自主阅读的经历,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书籍带来的乐趣时,就会逐渐对阅读内容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关注,扩大阅读的领域。他们虽然没有完全识字,但已经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籍,能够自己与书籍进行对话,从而对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产生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在阅读中跨越时空,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广度和高度的精神修养。?

2.什么是有效引导?

?有效?意思是有效的,有效的,指导?指向并引导。自主阅读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一个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不也是在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吗?早期识字?教孩子读书,给孩子一本书自己读,也不同于读图和讲故事时老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合理的帮助和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和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儿童自主阅读的关系。教师主导过多,孩子无法形成独立阅读习惯,教师主导过少,孩子感到无助,无法独立阅读。孩子天生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第一阶段: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启动阶段(2065 438+2004年9月)确立计划,填写专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4 10月)

(1)确定研究课题的主要思路,制定小课题的研究计划。

(2)研究项目相关理论文章,充实理论基础,完成项目计划的发展目标、观察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 11-2015 1)。

(1)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关实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做好现场观察记录;

(3)案例分析。

(4)项目中期总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65 438+05年6月)

1.进行研究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2.形成成果:①论文②短文。

第四,项目结果的期望和呈现

1)分析中班孩子阅读习惯现状,培养孩子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

2)在阅读活动中探索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中学生自主阅读随笔之三

一,初中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一年的小班训练,中班的孩子增加了有意注意的时间,观察和理解阅读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对事物认识的有限,儿童阅读的现状如下:

第一,观察的顺序不够,无法观察到每一页的人物和背景,尤其是与故事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无法理解关键的故事。观察过程非常依赖大人,结论也离不开大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中产阶级的孩子虽然已经开始按照事物的表面属性进行分类,但思维过程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表现为前后画面无法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也不连贯;

第三,中班儿童的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呈现出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还不够。有些孩子还没有掌握基本的翻页顺序和方法,经常翻到后面再翻到前面。要通过生动多彩的图书图片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来培养注意力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但无法根据前后画面的变化对比,用想象力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学儿童阅读指导的要点是:引导儿童有条不紊地观察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联系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合理想象书画面中的空白点,比较阅读内容的差异;知道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愿意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的表达阅读信息,安静的听别人说什么;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安静地看书。

中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

(A)选定的教材

根据中学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必须注意合理选择阅读材料,通过生动多彩的图书图片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其注意力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儿童自主阅读的欲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太难或者太简单的内容都不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了一些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对大人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细致地了解孩子的阅读状况和兴趣爱好,精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逐步过渡到孩子独立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中学生阅读材料选择的关键;

《松鼠吹泡泡糖》是我们多年来非常喜爱的一部预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中班孩子的喜爱,是因为:第一,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绘本中生动有趣的角色,他们夸张的表情和行为变化特别感兴趣,他们也愿意围绕这些交流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但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索等,《松鼠吹泡泡糖》就是这样一本非常契合中学生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形象生动,角色动作夸张,情节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也没有多个场景的变化,人物关系也容易理解。因此,中班的孩子不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新的体验,而且不会因为难度大而影响阅读热情。其次,图画故事书里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空,积极救援安全着陆?是儿童生活中熟悉而向往的体验,贴近生活,充满童话色彩。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在现实和幻想之间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便于孩子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记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篇幅单一,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文字相对简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松鼠吹泡泡糖》这本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帮助中学生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书的画面、形象、情节,合适的教材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随着孩子在中班进入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逐渐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开始对一些有这些故事情节的故事产生兴趣。比如第二个蛋糕,猫的生日等等。,但故事中的情节应该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主要人物应该比较少,因为中产阶级的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过多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妙设置问题

提问是大人和孩子阅读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和现状,更不可能促进孩子继续阅读和思考。因此,在各种阅读活动中,问题的设计一直备受关注。什么样的提问对中学生最有效?

1、?循序渐进?提问类型:梳理复杂的情节点,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帮助孩子一步步理解,最终拨云见日,收拾残局。比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可以用这样一组问题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还做蛋糕?这一次,小狐狸拿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笑?猜猜狐狸会怎么样。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对故事理解中的难点进行有效分解,不仅能让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理解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习得有序思维的方式。

2、?发生了什么事?问题:考虑到中班儿童的思维仍以具象为主,教师应在阅读后的交流中优先考虑开放性问题,为儿童提供大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而不会受到过多思维的限制。如:图片故事?帽子床上的问题:?小老鼠看到皮帽会怎么样?

图片故事《鳄鱼》中的问题:?小猴子知道鳄鱼的把戏后会怎么做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但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大胆想象和猜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点。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孩子在故事发展中运用想象力补充空间。

3、?旁敲侧击?问题:当孩子在理解图片的故事时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沿着上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老师不妨换个角度提问,让孩子找到另一种思维方式,引起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比如阅读活动《克利夫兰的微笑》中,如果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长相没变,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变了,这一定会让孩子们大吃一惊,无所适从。让孩子对比前后动物的表情变化,再对比两次动物的语言变化,最后了解前后动物的心理变化。前面的比较看似不重要,但实际上为后面的理解打下了基础,也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前后的画面进行比较。

4、?顺水推舟?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孩子在阅读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充满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为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可能会在孩子进入中班时尝试让孩子学会提问。比如,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孩子讲故事。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跟着孩子提问,鼓励其他孩子回答,可以有效激发师生互动,融洽孩子之间的关系,引发孩子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当然也要指出,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每一个孩子,教师要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幻灯片、投影、电教设备、语言实验室等。与其他基于计算机的现代媒体相比。媒体与教学的整合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归?以老师为中心?情境,孩子的学习靠教材,靠老师灌输知识,孩子缺乏主动状态,师生关系达不到互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孩子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理解和感受,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了教学领域。

我们在中班开展阅读活动时,经常使用以下媒体辅助教学:

1.视听教学: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方式增强幼儿的视听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法。如:大书阅读活动?萝卜船?用* * * *读完故事的第一部分后,老师用音响设备播放雷电,让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有了之前的情节转折预警,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中产阶级的阅读活动,因为中产阶级的孩子喜欢移动的物体,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想法。例如,在组织儿童阅读“如果你给一只老鼠饼干”的故事之前,计算机被用来制作整个故事的卡通。活动到了后半段,可以打开宽屏,播放动画片,让孩子连续看几个故事场景,孩子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能及时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独特性。与常规的教师讲述相比,动态视频教学的效果可以帮助儿童观察人物动作、表情和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此外,视频教学还可以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的静态活动向有趣的动态活动转变。比如读《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个故事,当孩子想出各种拯救小动物的方法时,老师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帮助孩子验证想象的合理性,从而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为小松鼠也运用了他们深思熟虑的想法而感到高兴。同时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在他们想出主意和办法的时候也要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投影仪技术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比较两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中班孩子的观察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因此,利用投影辅助教学是方便有效的。例如,在阅读《大鳄》故事时,为了帮助孩子观察大鳄三次假装欺骗孩子时的表情和动作,可将这一页画面通过投影放大,展示在孩子面前,从而帮助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引导中学生掌握观察和阅读书籍的方法。

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不仅仅指绘本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值得提供给孩子阅读的材料随处可见。

1,生活中的读书

如果说在小班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和兴趣,我们会选择更多的绘本作为阅读材料,那么在中班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不同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经验,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例如,为了帮助中学生积累符号翻译的经验,我们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符号,并将其制作成书籍,供孩子阅读和破译符号的含义;再比如,为了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学习阅读,将书面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方法,我们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折纸书阅读,或者制作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让孩子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绘本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可以根据需要整理一些大家熟悉的广告图片、公益海报、路牌,提供给中班的孩子阅读。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孩子的阅读渠道。

当然,教师要注意: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孩子当前的需求为条件,根据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2.家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阅读渠道,就是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对孩子来说,家长参与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孩子阅读的情绪和兴趣,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得到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和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邀请家长到课堂开展各种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给家长做阅读简报,给家长提供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比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介里就有四项。在《听我说》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用阴影突出了一些优美的词语。第二项“请告诉我”设计了与故事紧密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评判”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家长根据题目提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吗?还是?失误?评判后还可以打字写吗?还是打架?。最后一项是“给父母的提示”,父母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学习孩子在其他阅读能力上应该掌握的重点。老师精心制作的?看简报了吗?成为了家与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阅读信息,增进家与家合作的感情。

亲子阅读指导使家长能够真正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阅读能力,倾听孩子的阅读愿望,欣赏孩子的阅读表现,成为孩子亲密的阅读伙伴。家庭合作促进儿童在阅读活动中的活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