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会计论文。题目是关于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
管理会计自诞生以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分析管理会计的现状,展望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国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经历了宣传引进、吸收消化、改革创新三个阶段。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我国的管理会计都与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说,中国的管理会计近年来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危机,也有极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本文拟就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一初步探讨。
一、管理会计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管理会计。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中国会计理论界对西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管理会计在中国逐渐受到冷落。其表现如下:
(一)学术研究兴趣不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论文与前者相比所占比例较小。根据中国会计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杂志《会计研究》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在《会计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与财务会计领域相关的论文约有465篇,而与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相关的论文约有71篇,后者仅占前者的约15%。另一方面,从过去65,438+00年在中国大陆举行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来看,专门讨论管理会计的学术会议很少。如果看会计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选题,管理会计领域作为毕业论文的问题也很少。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受到了明显的忽视,这无疑是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学科体系不规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学科体系不规范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停滞的原因。首先,管理会计理论的体系存在重大缺陷:一是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从而形成了现金流量理论、价值差异理论、总资本运动理论等不同观点。其次,由于研究对象模糊,管理会计的功能不明确。第三,目标不明确,是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还是提高经济效益,还是实现增值最大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说法。其次,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支离破碎,没有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在实践中,甚至有管理会计的案例。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遗憾的是,近年来国内外及港台地区会计学者的各种调查结果显示,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并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核算和报销工作,不重视管理核算;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懂管理会计,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总的来说,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是有限的。根据对部分大中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情况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有总会计师认为,目前的管理会计教材知识点很多,但企业实际应用有限。他们极力主张,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应该包括一些我国部分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以方便会计人员借鉴和操作。
(四)现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需要总结和完善。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现在已经成为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从实践来看,我国一些企业已经有了发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50年代初的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60年代的厂内计划价格和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的大庆油田内部结算,80年代的吉林省工厂银行和首钢的外包、保险、审计,90年代的邯钢实施的“模拟市场核算和成本剔除”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领域对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迄今为止只有少数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模型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从已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些企业过去主要由实务人员介绍管理会计的经验。没有学术界的参与,很难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他们的经验,也就很难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他们的经验。学术界虽然有理论研究的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企业了解管理会计应用的实践,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管理会计研究难免空洞、脱离实际。因此,在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有学术界和实务界参与的典型案例研究。这样既能有效解决学术界与实务界分离开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问题,又能从理论上总结和完善典型案例经验,从而形成系统的案例研究报告。这不仅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助于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对中国会计学术界今后管理会计的研究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中国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目前国外会计界开展的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明显转向了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近年来,案例研究被广泛应用,并成为实证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能从普通案例中得出一般性结论,有助于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然而,如果没有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良好合作与协调,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是很难开展的。中国会计学术界将与实务界紧密合作,通过对中国不同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系统总结中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经验,并提升为理论,最终目标是通过此次活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期规划,追求全球发展,以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分权管理模式,这就给战略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战略管理会计”逐渐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相关。它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处理和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帮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和评价管理绩效。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编制战略预算;研究竞争地位的变化等。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题、行业、理论、方法等的综合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研究的局面;二是多学科、多行业部门的综合研究,会使其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第三,多学科的渗透,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结合,使研究成果更具适应性。
(四)拓展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挑战了传统经济模式,也挑战了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下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即对一个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对象从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变为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表现为投资导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人员构成以高智力员工为主,资产构成以人才和知识物化的无形资产为主。由此看来,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得到了延伸——计量知识资源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要求管理会计方法有相应的发展,即要努力做到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并重,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并重,定量计算和综合判断相结合,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这依赖于企业组织结构或制度以及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这样,企业自身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知识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性的竞争。管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决策和管理而存在的,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会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