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下属机构

木材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办公室

60年来,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教育思路,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模式。从原来单一的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发展到建设管理、地下工程、工程造价、交通土木工程五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知名学者为主导的钢结构基础理论与应用、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强度理论、黄土地基等重点研究方向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被评为“陕西名牌专业”;2006年,学校率先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2007年,“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建设点;2009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共有四个教学团队。省级名师1名,校级名师3名。校级精品课程有两门:《建筑技术经济》和《工程结构稳定理论》;4门省级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力学、钢结构;王艺红教授的教学成果获2005年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历年举办的校级“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多位教师获奖。

钢结构教研室

钢结构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教师中,博士7人,硕士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31至40岁5人,41至50岁4人,0岁以上565438+1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高级访问学者1人,博士后1人。此外,聘请钢结构领域著名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周教授为团队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初步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教研室负责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大跨度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教学及相关课程设计。主干课程《钢结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结构稳定理论》为长安大学精品课程。近五年出版了三部教材和专著,分别是《钢结构稳定》、《钢结构典型问题及自测题分析》、《钢构件非线性稳定》。

长期以来,教研室注重教学质量建设,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近五年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5项。教研室教师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组织奖1,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

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要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研室定期组织观摩教学,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竞赛,多人获奖。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国家、市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深造,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研讨会,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研室

教研室负责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外语、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楼板与楼梯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主干课程《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课程。教研室所属的“混凝土与抗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8年陕西省教学团队。

教研室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7人。教师队伍中,博士15,硕士10,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2%。教师中,30岁以下5人,31 ~ 40岁以下8人,41 ~ 50岁以下8人,51岁以上5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委员2人,陕西省名师1人。5名教师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长期以来,教研室注重教学质量建设,先后承担了建设部教学改革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第三轮高等教育教学项目等十余项教研项目, 搭建模型竞赛平台加强大学生结构设计创新能力,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发表国家“十一五”规划。

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中青年教师培养中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教研组定期组织讲座观摩、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校级讲座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李红获“长安大学青年教师讲学大赛”一等奖,获“长安大学青年讲师标兵”称号,叶获“长安大学青年教师讲学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