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分数线
河西学院是甘肃省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被教育部指定为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学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省硕士学位项目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战略位置河西学院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区域内唯一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甘肃及周边的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四个少数民族省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禀赋,具有广阔的办学育人空间。办学历史河西学院起源于甘肃省张掖师范学校,创建于1941。张掖师范学院成立于1958;1959转制为张掖师范学院;1962调剂到张掖师范学校;1978,张掖师范学院恢复;1992更名为张掖师范学院;2000年并入原张掖农业学校和张掖职业中专学校;2001,升格为河西学院;2014原张掖医学院、张掖市人民医院并入学校,组建新的河西学院;70年来,培养了65438+万毕业生。办学定位学校坚持“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的办学定位,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以“写河西文章、办出特色、打造丝路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河西走廊优质应用型学校。办学条件学校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面积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543.8+0.8亿元,实验仪器设备总额2654.38+0.4万元,纸质图书6543.8+0.44万册,电子图书6543.8+0.53万册。学校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学术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及钱学森纪念馆、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艺术创意中心、河西历史文化中心等场馆。学校是全国大学博物馆教育联盟成员;被誉为甘肃最美大学校园之一。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首批国家临床教学与培训示范中心,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甘肃省首批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床位1.400余张,年诊疗人次60余万。专业学校坚持师、农、医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20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11个医学专业,涵盖12个学科,形成了教师教育、生态农业、医疗卫生、应用文理、工程技术五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1,省级一级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初等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音乐表演、工商管理、土木工程)11。有13个省级特色专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护理学、应用化学、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园艺学、医学影像技术)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历史、数学、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西医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学校坚持提高适应性、满足多样性、突出特色的目标,深入推进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成果奖获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精品资源5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大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和国际比赛中获奖。学校面向全国2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8697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教工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祁连学者”人才工程,创造性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教学相长的教师队伍。教职工2018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教授(含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398人,高职比例53.5%。博士277人,占25.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0.5%;拥有兼职院士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省级优秀专家14人,省级名师1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园林奖获得者9人,甘肃省飞行学者3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就奖获得者14人。聘请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杰出校友、院士李灿任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是祁连山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机构有54个研究所(所、中心),4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博士后工作站(微藻工程)。建成了甘肃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微藻工程技术中心、河西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20多个省级科研服务平台。与西路军纪念馆共建西路军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共建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与新农创集团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科研成果学院始终坚持撰写河西文章,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在河西种业、沙产业、河西简牍、敦煌文献、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先后有、杨、李瑜等30多位院士和、、白、毕飞宇等120多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先后在我校召开。近年来,学校举办了省内高校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讲学的院士和著名学者最多。五年来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国家部委项目30余项,省市科研项目200余项。出版图书教材220余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有近百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发明专利50余项。校园文化学校成为展现河西精神的文化学术高地,坚持经典文化,以优秀活动培育文艺精神,以核心价值观树立正气,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特色品牌。省院品牌《敦煌之梦》、《丝路上的雨》、《月亮上的贺兰》等大型歌舞剧陆续来校演出,自创舞剧《玉古风华》被教育厅列入全省高雅艺术校园活动,并在兰州高校和河西四所职业院校巡回演出。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曾获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学校,开放学校。与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布莱恩特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台湾首都大学、环球科技大学等多所港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聘请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140多名文教专家来校工作,其中3人获得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2016,开展留学生教育;有一所面向中亚和西亚年轻人的国际学院;学校被授予“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八年来,两校精诚合作,不断丰富配套内容,在教师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合作、干部岗位互换、教学资源享受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其中,300多名教师赴复旦大学深造,6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45名干部挂职锻炼,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高水平”的援疆支教格局。援疆学校多年来坚持援疆支教,先后派出22批9000多名师范生到新疆实习,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基础教育事业。学校教学工作两次受到新疆自治区教育厅表彰;学校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新疆工作,实施“顶岗实习带就业工程”和“千人进疆计划”,在新疆14个市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就业创业基地。每年有1000多人在新疆各企事业单位工作。面向未来的发展愿景,学校将以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不断推进“转型、提升、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河西学院升级版,努力早日建成河西学院。
其他信息:
河西学院占地近4000亩,学校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54.38+0.3亿元,实验仪器设备总额654.38+0.6亿元,纸质图书654.38+0.2万册,电子图书654.38+0.65万册。二级学院18,本科专业59个,医学专业11;教职工1959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24人,教授145人(含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