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一般流程,每个流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的技巧。

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心理咨询的步骤一般分为初始阶段、指导帮助阶段、巩固阶段和结束阶段。

第一,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国咨询心理学家J.W.Worth指出,不好的开始会阻碍有效的互动。的确,如果开始真的不好,就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结束。一个成熟的顾问;始终高度重视心理咨询的初始阶段,机智谨慎地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

初期需要完成三项工作,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者信息、分析评估。

1.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必须建立信任、真诚、可接受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出发点和基础,这种关系有助于心理咨询师真实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准确确定咨询目标并有效实现;对于学生来说,基于这种积极的关系,会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有热情和信心,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此外,这种积极的关系也为来访者提供了人际关系的良好范例,可以在咨询环境之外使用,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否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咨询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初次见面时,咨询师应该向一直寻求指导和帮助的来访者简要介绍自己。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是给来访的来访者一个整理思路的机会,让他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在初次见面时,咨询师可以向对方解释咨询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和特殊关系。说明的内容包括时限、会谈次数、保密、正常预期等。解释这些问题,可以减少对方的困惑,消除由此产生的焦虑,防止对方对咨询产生不当或过度的期待。初次见面,要明确保密事项:说明咨询过程中的必要记录,对内容和隐私的保密和尊重做出积极承诺,消除来访者的警惕性。

对来访者热情礼貌,耐心谨慎,着装整洁得体,举止优雅。在最初的见面过程中,来访者往往会比较紧张和尴尬,所以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一种亲切感,能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尤其是在心理受到困扰的时候。热情友好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可以大大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

辅导员要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咨询关系,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积极尊重五个条件、准确感受、真诚待人等。

2.掌握来访者的信息

收集与来访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谈话、观察、倾听、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

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班级、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自身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近期学习生活、心理咨询经历等。通过对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其过去、现在等方面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掌握来访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把握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

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确定心理咨询目标的基础。这一般比收集基本信息要复杂得多,因为来访者一般都比较担心,往往不愿意直接暴露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或者他们自己也不确定问题的本质,只是觉得困扰,希望改变现状。需要了解的心理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心理咨询师要通过收集相关信息,找出心理问题的性质、持续时间和产生原因。

3.分析和诊断

在收集数据的同时,分析和诊断也随之而来;分析诊断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心理问题的本质、程度和原因,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分析和诊断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性质,确定心理咨询的适应性。辅导员首先要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是属于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其他问题;不管是发育问题,适应性问题,还是障碍问题。心理咨询的实施需要考虑心理咨询的适应性。这是因为有些问题不是一般的心理咨询能解决的。如果是器质性疾病,要及时介绍到医院。如果是精神病,要及时转到精神病院治疗;如果是障碍心理问题,也可以介绍到综合医院开设的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心理治疗。

(2)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区别对待;心理咨询的对象有的有适应性问题,有的有发展性问题。虽然这两类来访者的心理状态都很正常,但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前者在学习生活上有心理适应不良,可以通过个别咨询给予必要的指导;后者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讲座和课程进行引导和训练,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

(3)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找到原因是诊断来访者心理问题的重要一环。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需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处理,即一般原因分析和深层原因分析。一般原因分析是全面寻找引起心理问题的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分析心理问题的主要心理原因。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和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比如,精神分析理论重视从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和童年生活经历中寻找根源;行为主义理论重视对行为的分析,找出原因;认知理论认为,不良情绪和反应是由认知错误引起的,来访者的非理性认知是其心理问题的原因;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意识扭曲,内在潜能得不到发挥。如果能抓住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将为心理问题的解决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指导和帮助阶段

心理咨询经过初始阶段后,已经进入解决问题阶段,即指导和帮助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要完成三项工作:制定辅导目标、选择辅导方案、实施指导帮助。

1.设定咨询目标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心理咨询的结果和目标。辅导目标的确立在辅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使双方顾问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他们不仅可以详细制定实施计划,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目标对实施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其次,有助于咨询双方的积极合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来访者就能看到希望,增强咨询的信心和动力。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来访者成为咨询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使双方能够积极配合和协调。

第三,它使心理咨询的评价成为可能。通过辅导目标,来访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变化,从而实现心理辅导在自我成长中的作用。咨询当事人也可以以此来评估咨询方案的适用性,确定心理咨询的进度。为了保证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在制定咨询目标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目标必须由双方协商确定。咨询目标的制定必须经过咨询者和来访者的协调、沟通并最终达成一致。这样的协商目标更加客观真实,让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 *随着咨询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求双方在把握心理问题和分析原因上达成一致。正因如此,咨询师要鼓励和引导来访者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倾诉和反思,同时咨询师也要把自己的知识、观点和结论反馈给来访者。其次,咨询师要引导和鼓励来访者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坦诚地提出自己对咨询目标的看法。如果双方有分歧,就要认真分析是表达方式还是内容上的分歧,是不是材料不足还是视角不同,是不是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有分歧,在此基础上逐步达成一致。

(2)保证心理咨询目标的针对性。咨询目标的针对性是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经济困难,考试不及格等。虽然这些问题让来访者感到不安,但心理咨询的目标只能是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和心态而不是直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3)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相统一。中间目标是心理咨询过程中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完善人的人格。中间目标是向最终目标迈出的一步。确定心理咨询的目标,要强调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辩证统一,即咨询双方既要解决来访者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于提高心理健康、充分挖掘潜力、促进人格发展,将最终目标融入中间目标,以最终目标引导中间目标,通过中间目标的实现达到最终目标。在心理咨询实践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的统一,咨询双方不仅要发现具体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还要探究其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足;来访者不仅可以掌握在具体问题上进行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将这些技巧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

(4)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具体可行。来访者的陈述有时具体明确,如考试焦虑、失眠等,但有时又笼统抽象,如希望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等。这样的目标模糊不清,难以操作和实施,也无法评估辅导效果。所以心理咨询很难开展。这就需要双方协商讨论,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把模糊的目标明确化。简而言之,咨询目标必须是可行的。

2.选择咨询方案

选择咨询方案,包括咨询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这些方法的具体方案。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多种咨询方式可供选择,如支持与安慰、自省与理解、训练与学习、说服与宣泄、暗示等。每种心理咨询方法对解决心理问题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都有其相应的实施过程。选择一个辅导方案,首先要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选择相应的辅导方式,然后根据其实施过程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选择咨询方案时应明确以下内容:(1)所采用的咨询方法的目的;(2)该方法的实施要求,即做什么、怎么做、不做什么;(3)该方法能否达到预期目的;(4)告诉来访者,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些方法不能马上产生奇迹,所有的改变都是渐进的。

3.实施指导和帮助

不同的咨询方法在实施指导和帮助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可以灵活运用鼓励、引导和解释,对来访者积极的方面给予真诚的表扬、鼓励和支持,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积极行为的成长;能直接引导来访者做某件事、说某件事、或以某种方式行动;通过讲解,来访者可以以全新的、全面的视角面对自身的问题,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从而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格完善和问题解决。

三。巩固和完成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咨询双方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既定的咨询目标,即心理咨询的巩固和结束阶段。心理咨询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巩固效果和跟踪调查。

1.巩固效应

巩固已获得的咨询效果是咨询完成前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辅导员要向来访者指出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说明自己基本达到了既定的辅导目标。辅导员和来访者应该对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不仅是对他的巨大鼓励,也是一种暗示,预示着心理咨询的过程即将结束,让来访者对此有心理准备。所以咨询师要耐心具体的分析来访者所取得的成绩,引导他们真正实现自己的进步。

(2)心理咨询师要和来访者一起回顾总结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咨询过程。重新审视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咨询过程中的咨询目标、方法、问题和进展,总结前两个阶段。这有助于来访者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了解问题,总结咨询经验,明白努力的方向,得到有益的启示。这个总结本身就具有巩固和优化咨询效果的意义。总结最好由来访者通过咨询师的启发来做。

(3)引导来访者巩固已有的进步,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渐稳定并内化为来访者的观念、行为和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有效地适应环境。需要指出的是,从学习经验到运用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常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来访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习得的经验,但当他们独立面对现实生活环境时,就很难应对了。这既是经验还不扎实的原因,也是其缺乏自信的心理因素。能否顺利完成这一过渡是“结束”磋商的前提。

2.跟踪调查

为了知道来访者能否利用获得的经验适应环境,并最终知道整个咨询过程是否成功,咨询师必须对来访者进行随访。随访调查应在咨询基本结束后的几个月至一年内进行。时间太短,无法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需要的时间太长,也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在心理咨询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追踪调查。

(1)填写信息反馈表。信息反馈表一般由心理咨询机构打印,咨询师要指导来访者定期填写,并反馈给咨询师。

(2)定期邀请来访者面谈。与来访者面谈是直接了解咨询效果的有效方法。这样获得的信息量大,容易深入,也便于咨询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

(3)拜访他人。询问了解来访者学习生活的人,如父母、同学、密友等,了解来访者目前的适应情况。这种做法一般比较客观。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信息能与其他方式反馈的信息结合起来,结论会更全面、更真实。在使用这种方式时,一定要注意维护来访者的利益,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注意保密原则。所以有时候需要间接委婉的去做。

经过后续调查,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咨询效果显著,即来访者的问题已经解决,此时可以结束心理咨询过程;二是协商有成效,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咨询效果不大,问题基本没有解决。在后两种情况下,应继续协商进程。结束咨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束咨询的过程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在整个咨询过程结束之前;要让来访者明白咨询关系即将终止,让他们对结束和结束后的生活有心理准备。因此,需要向来访者说明,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通过咨询获得了经验,增加了能力,能够应对生活环境,维持咨询关系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必要时,心理咨询机构会再次给予关心和帮助。向来访者解释,他们通过尽可能多的交谈来结束咨询是很自然和常见的。

逐渐结束的方法也经常被使用。逐步结束会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拉长两次会议的时间,从一周一次到协商结束时的两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二是减少每次会议的时间,即从原来的一个小时减少到半个小时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