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自清的资料
朱自清(1898 165438+10月22日—65438+8月0948 12)
原名朱姿桦,号秋实,字沛贤。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和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后随父母定居扬州。朱自清的母亲朱泽宇,本名于,因继承朱家而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担任审判官10余年。我爸爸的名字叫洪钧,他的字是小坡。他娶了周,是个秀才。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从海州到邵伯镇,属扬州府。两年后,全家迁居扬州城,定居扬州。朱自清的妻子名叫陈竹隐。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12进入小学高一。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扬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对这种古城生活的感受是微妙而复杂的。大概是生活太单调了,所以他后来说,童年的记忆里只剩下一个“单薄的影子”,“就像被洪水冲走了一样,孤独得令人震撼!”然而,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童年毕竟是第一个“驿站”。扬州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湖光山色,景色宜人。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都曾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求隐居和成功,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扬州也是一座英雄的历史名城。在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古城优美的风景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氛围,无形中培养了青年朱自清的气质,培养了他平和正直的性格和对自然美的兴趣。而扬州的秀美山水,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他的心灵,滋养着他的情怀,丰富着他的想象,让他的情怀永远充满诗情画意。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对他的影响潜移默化而深远。
1916高中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院。睡吧,小人儿,1919二月写的,是他的第一首诗。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在五四浪潮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道路。毛泽东曾称赞朱自清的骨气,说他“身患重病,宁愿饿死也不愿领美国的‘救济粮’”。
65438-0920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浙一带任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诗刊》由俞平伯等人于1922年创办,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歌刊物。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长诗《沉沦》发表于1923,此时他还写出了《桨影灯影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在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27写的《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家喻户晓的佳作。1931年,他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他写了一些关于欧洲的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1937,随学校南迁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讲授宋诗、文学研究等课程。在此期间,我写了散文语义阴影。
1946从昆明回到北京,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7,朱自清签署十三教授宣言。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朱自清晚年患了严重的胃病。他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三袋面粉,不够他一家12口人吃,也没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实行援日政策。有一天,吴晗让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援日政策,拒绝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他毅然签了名,说:“我宁愿贫病交加而死,也不愿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一年(1948),12年8月,朱自清一贫如洗,死于北京。临终前,他告诉妻子:“我签署了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我们家以后再也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了。”朱自清身患重病,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的“救济粮”,显示了中国人的骨气。朱自清病逝后,葬于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刻有“清华大学朱自清教授之墓”字样。1990年,他的妻子陈竹隐死了,和丈夫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学之路,最初是以诗出名的。发表长诗《毁灭》及部分短诗,收录于《雪朝》、《痕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和我》、《伦敦杂记》以及散文集《标准与度量》、《雅俗赏析》。他的散文包括风景写作、游记、抒情诗和散文。首先,他以细致优美的《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写出了优美的风景,显示了白话文学的成就;继《背影》、《儿女》、《为亡妻》等感伤作品之后,他树立了一个具有浓郁文学性和自然性的“谈话式”散文的典范。最后,诗人、学者和斗士被混合的感情用微妙的语言和有趣的原因统一起来。他为现代散文简约、抒情、自然的风格的构建做出了贡献。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新诗杂论》、《诗言志辩》、《经典常谈》、《语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中国新文学研究讲义提纲》等。他的著作被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朱自清一生努力。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二十六种,两百多万字。他的遗作被编入《朱自清选集》、《朱自清诗集》等。
朱自清的《匆匆》、《春天》等文章,都被收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
编辑此段落
工作
1922,雪朝(诗集)
1924,商业痕迹(诗歌和散文)
1928,亚东图书馆后面(散文集)
1934,明凯欧洲之旅杂记(散文集)
1936,启迪你我(散文集)
1943,伦敦商业杂志(散文集)
1945,启蒙语文教学(随笔)
1946,明凯经典谈话(随笔)
1947,文光《诗、言、意》(诗学)
1947,明凯杂诗(诗学)
1948,作家书店的标准与尺度(随笔)
1948,文光语文文集(散文)
1948,名山书屋《雅俗共赏》(随笔)
1953,《朱自清文集》(卷1-4)。
1981年,开明的朱自清古典文学集(第一卷)
1983,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随笔)。
1986,三联《朱自清散文选》
1988,百花朱自清全集(卷1-3)
编辑此段落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朱自清一生勤勤恳恳,诗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二十六种,二百多万字。大部分收入是明凯书店1953出版的朱自清文集四卷。从65438年到0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收集、整理并出版了六册朱自清全集。虽然朱自清在五四以后才开始写新诗,但1923发表的《桨影灯影下的秦淮河》显示了他在散文创作上的才华。从此,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28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著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他的作品主题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书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代价——七毛钱》、《白人——上帝的最爱》、《执行政府大屠杀》。二是以背影、儿女、丧女为代表的一批杂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人情关系,人情味浓厚。第三,一组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抒情小品,如《绿》、《春》、《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后两种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好的,其中《背影》和《荷塘月色》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他的散文朴实细致,明朗阴郁,以语言精炼、文笔优美著称,充满真情实感。
他的山水散文在现代文学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他用白话文描写山水的手法最具魅力。如《绿》中,梅雨潭瀑布的质与色,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而深刻地刻画出来,文笔刻意苛求,显示出驾驭语言和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作者在描写荷花在月光下的美时,把它比作一颗珍珠,蓝天上的一颗星,浴出的一个美人;描写荷花的幽香时,用“似远楼飘来淡淡的歌”这句话,把幽香比作歌声,把幽香比作淡淡。这种通感手法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种散文的语言风格,即在简单的叙述中,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类作品往往能表现出作者的正直、热情和上进之心,比如《生命的代价——七毛钱》、《白人——上帝的最爱》!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影响最大的又回来了。这篇短文洗去了他的旧铅,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世和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后面的行数不到50行,字数只有1500字...因为这篇短文被选入了中学生语文课本,在中学生眼里,‘朱自清’二字已经和后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择《背影》的人就少了,而《荷塘月色》一文因文笔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被大中学生背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受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实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的是非与广大人民群众是一致的。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及的是,它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像小溪一样清澈流畅,像橄榄一样香甜有嚼劲。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如何追求真善美的?从内容来看,朱自清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大事有理有据,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他的散文中有任何不真实的东西。有这么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此时最热闹的,莫过于树上的蝉,水中的蛙。”后来有读者来信告诉他,知了晚上不叫。朱自清觉得那天晚上他确实听到了蝉鸣,但为了保险起见,他问了几个人,并写信给一位昆虫学家征求意见。结果大家都觉得蝉晚上不叫,只是偶尔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看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把蝉叫的那句删掉。但是后来他亲眼听到了两次月夜的蝉鸣,他不相信自己写错了,大多数人都不准确的知道月夜的蝉鸣。为此,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说,观察事物是不容易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待写作内容真实性的态度是如此的认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背影》和《为死去的女人》被称为“天地间一流的爱情文学”。淡淡的笔墨中,有一种深情,没有丝毫做作,却有着动人的力量。他在《论写实与如画》、《论口号与口号》、《钟鸣〈恶心与辛酸录〉序言》等文章中,强调“真实”与“自然”,强调“辞藻是真诚的”,并强调“宣传与写作不可缺”...真诚的态度”。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让他在字里行间倾吐真情。而这种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情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歌唱。
编辑此段落
收集
雪王朝(诗集)1922商务
痕迹(诗词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后面(散文收藏)1928开明
欧洲游杂记(散文集)1934悟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教语文(随笔)1945,开明。
经典谈话(随笔)1946,文光
区分诗歌表达与意图(诗学)1947,悟。
新诗杂言(诗学)1947,作家书店。
标准与尺度(论文)1948,文光
中国集(散文)1948,名山书店。
论风雅风俗鉴赏(随笔)1948,天文台。
朱自清文集(卷1-4) 1953,悟。
朱自清古典文学集(第一卷)1981年,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随笔)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卷1-3) 1988江苏教育(不全)—
朱自清散文集:
1“赶时间”
2《宋》
3《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
4《温州的痕迹》
5“回”
6“船舶文明”
7《荷塘月色》
8《我爱的女人》
9 “& lt;梅花>后记
10“白人——上帝的最爱”
11“淮卫捧峻青”
12“一条河”
13儿童
14《悼念魏杰三》
15旅行杂记
16《飘》
17《谈梦》
18“蔡白”
19“色情”
20《一封信》
21前言
22“春天”
23“绿色”
24《田文》
编辑此段落
穿细绳的趣闻
裴宣·伊势
朱自清姓名和人物的由来
据说朱自清出生后,因为父亲朱鸿钧很喜欢苏东坡,就从东坡的诗《他满身诗书》中给儿子取名“华子”。朱自清的外号“石秋”,不仅仅是因为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火,还有“春暖花开,秋收硕果”的意思。朱自清这个名字是他上大学之前自己改的。要得到“清”“清”“明”的意思,他要用“清”字来鼓励自己。而这个名字也确实体现了朱自清一生不屈的气节。
朱自清,原名朱姿桦,1917改名。1916,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院。根据他的正常教育,他需要在预科学院学习两年,在升到本科后学习四年。由于家庭的逐渐窘迫,他无力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漫长的六年,于是在预科第二年跳级并被录取。这时,他为了激励自己,就从《楚辞补聚》中的“宁廉洁自洁”中取了“自洁”二字,改名为“自洁”,表示甘于清贫。这就是朱自清成名的由来。他的话有附带条件,也有典故。什么都做错了?关兴:“西门豹性急,所以裴頠慢;东安天性迟钝,故穿弦以急。”弦,紧张,和性刚性。朱自清的选词选弦有明显的鼓励意义。
寄封信去帮助我的父亲
卢沟桥事变后,朱自清先生转战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帮助住在附近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他的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为什么有如此信任他人的底气呢?原来两人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暑假后,朱自清先生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李健吾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第一节课,朱自清老师点名,问李健吾,“李健吾,这个名字好奇怪,是不是那个经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李健吾?”李健吾答:“不敢瞒老师,是我。”诚然,李健吾和简在师大附中读书时,组织了一个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那我已经认识你了!”朱先生高兴地说。课后,朱自清老师劝李建武:“你要学创意写作。学中文不合适,还是转外语系吧。”当时中文系只看古籍,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调到外语系。虽然师生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作品先给朱老师,一直以朱自清老师为导师。朱自清老师每次也帮李建武认真定稿。多年的交往,让他们真挚的师生关系牢固终生。
不要接受美国的救济食品
朱自清先生因为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他的病情也加重了。但他并不在乎休养,而是更加无私地投入到斗争中。此时,朱自清先生身患重病,无钱就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上面写着:“为了显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正直,我们断然拒绝美国的一切施舍,无论是购买的还是给予的……”,并立即要求孩子们归还面粉配给卡。8月初,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医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去世,享年50岁。朱自清先生临终前,用微弱的声音催促家人:“有一件事要记住:我签署了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我们家今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向我们展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面粉援助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一切萧条,物价飞涨,人民水深火热。即使是高院的教授也很难维持生计。清贫多病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靠稀粥生活,家里吃不饱。为了减轻教授们的不满,当局发给他们“面粉配给证”,允许他们用美元援助购买廉价面粉。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和驻沪总领事卡德博发表狂言,攻击中国人民不知善恶,恩将仇报。在此基础上,、吴等著名学者于1948年6月17日起草了《百师严正声明》,以反击美国政府的诬蔑和侮辱。在声明的最后,它说,“为了显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正直,我们断然拒绝美国的任何施舍,无论是购买的还是给予的。特此声明,以下同事一致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廉价面粉,并退还配给卡。」
6月18日,吴拿着这份声明到朱自清家签字。朱自清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吴对朱自清说:“朱先生一家老少九口人,生活特别困难。如果他签了声明,经济损失会比其他教授更大。但我还是来了,尊重你的意见,总之不强求。」
“吴先生知道我的本性。春秋时期,正直的人钱敖坚持不吃自己吃过的食物,饿死了。他的骄傲值得称赞,他可以成为一名教师。所以,我宁愿饿死,也不要美国援助的带着侮辱性施舍的面粉。”朱自清说着,直挺挺地坐了起来。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在声明上写下了“朱自清”几个字。
当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记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签署拒绝美国援助和美国面粉的宣言,意味着每月生活费将减少600万法国法郎。下午的时候,我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坚信我的签名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想采取直接行动,就不应该逃避个人责任。
6月21日,朱自清要求他的妻子陈竹隐归还面粉配给卡。第二天,他瞥见书架上有几张那个月的面粉票,马上对妻子说:“快去还回来,拿走半袋面粉。干净彻底。」
8月12日,朱自清因药石无效去世。在弥留之际,他张开嘴,好像有话要说。他的妻子陈竹隐俯下身来,他吃力而断断续续地说:“有一件事必须记住。我签了拒绝美援的文件,以后再难也不能再要美援面粉了。」
其他的
朱自清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时,他热情鼓励学生,但不轻易表扬。他经常和学生争论一个问题。他曾幽默地对学生说:“你要说服我不容易,我要说服你也不容易。连我老婆都不服,虽然民主精神在于说服。”
朱自清对教学很认真,他对学生作业的格式有具体规定:作业第一页要留白,一个学期的作文题目要依次写下来,起止页要做好标记,便于查阅。
朱自清做学问认真,从不填空。1934在郑振铎的邀请下,一夜之间写了一篇关于现实主义和画面感的文章。材料以《裴赋》为蓝本,文章后面注明“抄自裴赋”,因为已经来不及查原著了。
朱自清写字喜欢用笔尖沾纸,速度不快。他写下来之前往往要深思熟虑,写下来之后就不需要再做任何删减,也就是成为一部好作品。他在清华的时候,一天只能写500字;一天,李长治写了一篇15000字的论文,外加两篇短文。
朱自清和蒲江青每周三下午2点到5点在清华校区中文系会议室开会,把历代诗词和历代诗词的续篇剪贴在一起,设置了总论和杂类,全部按照罗马字母排列。半年后,他们完成了《大串联诗集》手稿的剪贴。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有人说知了晚上不叫。他咨询了一位昆虫学家,说:“我们经常从共同的经验中做出推论。比如有的蝉是午夜。
晚上不叫,推断所有的蝉晚上都不叫。"
1921除夕夜,叶圣陶和朱自清长谈,点了两支白蜡烛。朱自清写的《除夕》,只有三行字:“我在除了黑夜的两支摇曳的白镴蜡烛里,用自己的眼睛看着,1921年轻轻地过去了。”
1923年8月,俞平伯写了《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同年6月10,朱自清也写了同名文章。原来两个人结伴而行,各写所见,却给后人留下了两篇散文和游记,可以对比其中的异同。
晚年,朱自清在书柜的玻璃板下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但如果你能看到太阳,尽管它辉煌灿烂,你为什么要在黄昏时忧郁呢?”
朱自清去世后,许德珩写了一副挽联:“从教三十年,一边教,一边学,向时代学习,向青年学习,这样生活,诚实健康;如果我一待就是51年,我越努力,我越挣扎,我斗的丑,我斗的暴,我死的死,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