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公司相关分析文件
核心观点:
1,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2.科创板可以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多“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3.一些新晋车企似乎远未达到科技创新板,但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4.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已经开始在科技创新板“抢滩”。
2007年与港股“新婚”的吉利汽车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回a股!
现在,吉利也难逃“真香定律”,或将成为首家回归科技创新板的车企。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了关于可能发行人民币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的初步议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吉利的股价肯定会被炒。”《亿欧科》主编常亮表示,a股价格一直比港股溢价,科技创新板股票肯定可以卖,而且很贵。
科技创新板于2018165438年10月5日成立,2019年6月3日正式开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业在科技创新板挂牌,其中汽车相关企业20家。
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发布《科技创新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推荐暂行规定》,更新了行业、科技、市值、财务三项上市要求。三者与R&D投资、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市场价值、主要相关发明专利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硬实力的企业很难达标。
科创板上市的20家汽车相关公司均为上游中小企业,平均市值仅为654.38+02.79亿元。截至目前,没有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吉利汽车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汽车厂商。
吉利为什么回归a股?
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改革的顺风车。
按照之前的要求,已在境外上市(境外注册,境内经营)的大型红筹企业要登陆科创板,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截至14年6月23日,吉利总市值仅为1205亿港元(人民币11003亿元),距离上市门槛相去甚远。
不久前的一次调整,给吉利带来了转机。4月30日,证监会将科创板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市值门槛降至200亿元。但申请人必须具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技术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
从2000亿元到200亿元,科技创新板市值门槛直接打折,吉利自然达标。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吉利的技术实力、创新力、竞争力是否达标?
依靠“买中买”,吉利建立了多维度的能力。
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收购100%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吉利从沃尔沃的收购中受益匪浅,此后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莲花汽车、李泰飞行汽车,以及入股戴姆勒。这一系列操作使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在R&D投资超过200亿元,占销售额的6%。在2019年申请并公布的发明专利企业名单中,吉利以633项发明位列汽车企业第四,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吉利在竞争力上也有发言权。
2019年,吉利实现营收974亿元,净利润81.9亿元;年销量达到654.38+0.36.2万辆,连续三年夺得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其体量足以与头部合资品牌“掰手腕”。
经过年初的爆发,吉利迅速回归正轨。其5438年6月至2020年5月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市场份额6.7%,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排名第四。
“吉利不仅是中国领先的本土品牌企业,也是一家完全国际化的企业。”吉利相关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公司回归科技创新板的计划,不仅巩固和凸显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地位,也将更好地嫁接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吉利作为一家积极创新的民营整车企业回归科创板,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更具国际化视野和吸引力,也能为国内具有国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起到资本助推作用。”连凯资本的联合创始人李认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机会在于他们的创新和全球化能力。
为什么科技创新板“闻起来很香”?
科技创新板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了新的机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但时至今日,合资品牌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2020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销量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比仅为37.1%,吉利是累计销量前五的厂商中唯一的中国品牌。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新赛道。但就目前而言,在特斯拉面前,中国车企“无人可战”。2020年前5个月,特斯拉Model?中国累计销量达到36,5438+0,000辆,位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第一,接近第二名和第三名销量之和。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收于每股1025.05美元,以19001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车企,并保持至今。
特斯拉股价飙升是由技术创新推动的。
早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用的是英伟达芯片,但又不甘心被别人控制,最后开发了更强大的芯片。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软件技能与日俱增。在最新版本V10.2中,特斯拉实现了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说:“特斯拉相当于十几家科技初创公司的组合。”
以特斯拉为鉴,中国汽车工业也需要走上“软硬兼施”的实力之路。科技创新板为包括吉利在内的一些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科创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硬性条件,既促进了传统企业的转型,也促使新技术企业加强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有利于对其科技属性和企业实力的认可,有利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科技创新板可以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多“可及”的融资机会。
“为境内a股开辟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互联化、* * *)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说。
谁能接触到科技创新板?
除了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也燃起了登陆科技创新板的小火苗。
“连续亏损16年的特斯拉,仍然可以长期在美股市场融资,中国科技创新板对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常亮说。“造车是一个回报周期非常长的行业。如果不能为造车新势力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中国就不会出现像特斯拉这样强大的车企。”
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得合肥70亿元投资,不仅脱离了资金短缺,还转型为“地方国企”。这70亿不是那么好赚的。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指出,蔚来需要在2025年前第二次在中国上市。
“蔚来中国落地后将开通人民币融资渠道。”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在此前的财报会议上也表示,从蔚来中国的角度来看,当然有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
对于连年亏损的蔚来来说,上市门槛低的科创板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6月22日收盘,蔚来市值为8.7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64亿元),蔚来已达到科技创新板上市门槛。同时蔚来有很多黑科技,其换电技术是技术实力和创新的最好体现。但蔚来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达标还有待商榷。
2018年,蔚来的销量还能和特斯拉中国基本持平。但到了2019,前者的销量只有后者的一半。销量停滞进一步扩大了亏损。蔚来20114100万元净亏损。到2020年一季度,蔚来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142.7%,已经资不抵债。
幸运的是,情况有所改善。2020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3436辆,同比增长215.5%,打破蔚来月度交付纪录。目前蔚来已交付超过4万辆,夺得新势力第一宝座。李斌表示,蔚来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当然,蔚来并不是唯一试图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新生力量。
合众、云翳、奇点、未来等造车新势力此前均表达了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意愿。
分析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造车新势力作为一个不盈利的群体,通过上市融资缓解了量产的资金压力,登陆美股或科技创新板是造车新势力不可回避的选择。”
一些新晋车企似乎远未达到科技创新板,但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除了生物医药,没有亏损企业登陆科创板。”常亮认为,亏损的新势力要想登陆科创板,需要等待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李认为,汽车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企业团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巨大的资本助力。“几百亿人民币只是一个起点”。他认为,二级市场将为整车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撑。
除了OEM,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渴望”科技创新板。
3月13日,盛骏电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拟运营其智能车联业务的主体——宁波盛骏瑞普智能车联有限公司,并?Preh?汽车?连接?GmbH重组后分拆上市。一个月之内,盛骏电子旗下的蒲军智能在3月31日决定IPO板块为科创板。
3月31日,富能科技顺利过会,或将成为科技创新板“动力电池第一股”;6月1日,与丰田合作密切的易华通在科技创新板发布其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注册草案),希望募集12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6月2日,MEMS传感器公司民信微确认将在科创板上市。......
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已经开始在科技创新板“抢滩”。
中国车企准备好了吗?
科技创新板既是美味的萝卜,又是刺耳的棒子。
对于还没有上市的企业来说,在科技创新板上市门槛较低。但上市意味着要定期披露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等信息,时刻接受外部监督,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蔚来有前车之鉴。它在纽交所融资数十亿美元,但由于财报披露的巨额亏损,其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红线。
另外,顾名思义,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创新”。
上市前,如果企业没有达到既定的评价指标,但认为短时间内可以达到,可以提交科技创新板顾问委员会进行评判。最终上市后,如果不能实现当初定下的“旗帜”,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此外,开板初期市场供需不平衡,加上需要适应新的交易机制,不排除出现短线炒作、大起大落的情况。
“登陆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李认为,一个企业是否优秀,更多取决于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正确主动性和更大的格局,企业运营中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机会来临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科技创新板更像火箭推进器,企业发展最终取决于团队的长跑能力。”
科技创新板大门敞开,中国车企真的准备好了吗?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