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展望

四、海洋科技在实施科教兴国方针中的作用。

1996-2005年是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快速发展的十年。1995年5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着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

在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方面,中国“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基本完成,为掌握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域划界和管理的需要,中国首次组织实施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调查专项,对相关海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综合数据库,使中国多波束应用技术和海底调查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0年,中国组织实施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研究专项,增进了对该地区海洋环境的认识。200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旨在进一步摸清中国海底数,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自1999以来,我国已对北极进行了两次科学考察,并于2004年建立了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评估北极变化对中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研究这种影响的可预测性。65438+2005年10月18日,中国21南极科考期间,内陆冰盖科考队登上南纬77° 21° 165438的南极内陆冰穹A-80° 22′00″最高点。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面到达这一地区。到目前为止,南极的四个点都被人类征服了:极点-美洲,冰点-俄罗斯,磁点-法国,高点-中国。随后,中国科研人员收集了5000多块陨石,包括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使中国的南极陨石近万块,居世界第三。

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5438+10月,我国首次开展全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跨越三大洋,航程43230海里,历时297天。初步划定了富钴结壳矿区,在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了环境基线和多金属结核调查,获得了大量硫化物、微生物、大型生物、沉积物和热液样品。这次全球海洋综合考察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海洋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9个海洋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支持。相继开展了近海环流、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养殖病害、边缘海的形成与演变、赤潮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开创了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1999年,为研究“南海东亚季风历史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增进对季风气候变化的认识,在南海开展了184号大洋钻探(ODP184),进一步缩短了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海洋科学国际合作方面,中美、中日、中加、中德、中法合作进一步加强,同时,中韩、中印、中国加强了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洋科技双边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沿海陆海相互作用、有害赤潮的全球生态与海洋学、大洋钻探、国际ARGO等海洋科学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在海洋高技术研究方面,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使中国海洋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突破了一批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和卫星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关键海洋仪器设备,建立了长江口、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和渤海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示范系统,实施了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整体提高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

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开展了海洋养殖种质改良、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实现了一批优良海洋养殖种质的产业化,十余种海洋新药进入临床研究,获得了一批海洋生物功能基因技术,奠定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建立了一批成果转化、中试和产业化基地,促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海洋生物高技术的发展。

在海洋勘探和资源开发技术方面,开展了深水油气水合物资源勘探、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三维探测成像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为中国油气资源评价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整体提高了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和海洋资源勘探能力。

深海研究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首台6000m自主水下机器人“CR-01”诞生于1997年6月,在太平洋海试中达到了5176m的下潜深度。7000米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中。自主研发了深海沉积物捕集器。

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中国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渤海辽东湾绥中3.6-6.5亿吨油田、刘桦南海珠江口盆地1-6.5亿吨油田和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莱19-3综合油田。2004年,在南海北坡首次发现面积达430平方公里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这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证据。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万吨级海水和亚海水淡化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并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在海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实施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专项,实现了对中国近海、近海和邻近海洋区域海洋环境的有效监测。2002年5月15日,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发射升空,这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实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梦想。未来,我国将陆续发射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监测卫星。中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在风暴潮、海浪、海冰、海温、海啸、洋流、厄尔尼诺、赤潮等数值预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信息系统,与6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数据交换关系。海洋标准计量已成为国家标准计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事业和能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海洋科技能力,经过50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创新和腾飞的基础。中国海洋科技工作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格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具备了从太空、高空、海面、海水层、海底到地壳的多学科综合海洋调查观测能力,基本实现了“摸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陆南极”的宏伟夙愿。显著缩短了与国际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对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目前,涉海科研机构和院校130余个,科技人员65438+3000余人,拥有一批以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技团队;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海洋微生物和极地资源保存中心;配备一批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船和专业调查船。这些科技能力将为中国海洋科技未来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奠定重要基础。

五、未来中国海洋科技将聚焦创新。

中国的海洋科技已经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艰苦持久的奋斗,我们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海洋科技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海洋科技改造了传统海洋产业,引领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海洋强国建设。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海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科技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海洋仪器依赖进口;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中国虽然是海洋强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弱。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5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将海洋科技发展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海洋成为国家超前部署的五大战略领域之一。海水淡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等应用技术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优先主题;海洋技术被列为尖端技术,海洋科学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未来,我国海洋科技人员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方针指引下,深化近海研究,参与深海竞争,拓展海洋和极地研究,发展战略前沿技术,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对海洋规律的认识,努力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为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