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时代背景
早在1923,鲁迅就公开宣称金钱重要。钱这个词很难听,不然会被高贵的绅士嘲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评论不只是昨天今天,还有饭前饭后。
凡是承认食物需要钱买,却把钱看得很卑鄙的人,如果他能压下自己的肚子,那怕里面总有鱼没有消化,还得让他饿一天再听他的评论。.....金钱,——高雅,是经济,是最重要的。自由不能用钱买到,但可以用钱买到。人类的一大缺点就是经常挨饿。为了弥补这个短板,准备不做傀儡,经济权利在当今社会最重要。.....自由在经济方面,它不是一个傀儡吗?还是个木偶。没有什么比被人牵着鼻子走更能减少...鲁迅也指出:“正如搁浅的船绝望于水的上涨一样,必须争取这种更接近的经济权利...与其牺牲一时,不如顽强拼搏。”(《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第一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65438-164。)
鲁迅的这段话已经说了70多年了,鲁迅研究早已是学术领先,官方研究。然而,对《鲁迅与重要货币》、鲁迅争取经济权利的“攻坚战”以及鲁迅的经济生活背景的考证和分析,长期以来被专家们所忽视或回避。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本文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经验的,而不是纯粹的推测。重要的是揭露真相,可耻的是胡说八道。
在以简洁明了著称的鲁迅日记中,实施的主要部分是他的“经济权利”账本。鲁迅本人对金钱的在意,远远超过几代鲁迅研究者。专家们经常引用鲁迅日记中朋友、聚会、书信的记录,却很少关注他的金钱收支账目。本文试图从这些枯燥、琐碎、频繁出现的金钱人物中,从新的角度解读鲁迅。
我认为: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绝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
本文主要依据鲁迅日记(1912—1936)和新发现的鲁迅户口(癸亥年、甲子年、丑年)(即1923.8—1926.2)等民国经济史、货币史、出版史、教育史、民俗史等资料,对其进行考证和简要分析 茶室、餐厅和娱乐场所),试图说明“经济权利”对鲁迅生活的重要性以及鲁迅是如何摆脱“官”的权力和“商”的束缚的
鲁迅的经济来源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小时候家里从小康到陷入困境。1898年,他17岁的时候,他母亲卖首饰筹集8块银元作路费(当时1块银元相当于百年后的70元人民币),让他去南京考上江南水师学堂,免学费,免伙食费,每月还有少量津贴。三个月实习期,有300条的津贴(相当于30日元,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币30元),后来逐渐增加。第一年有白银2两(当时1两= 1000两)。不久转到铁道矿业学校,6月毕业1902。在此期间,值得注意的是,他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拿出500便士(50美分)买了一本严复翻译的《进化论》。
1902 4月去日本留学。据鲁迅回忆,“记得留学时,官费每月36元。”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当时的学费一年400元,一个月只能拿到33元。”(引自鲁迅旧居《鲁迅在东京》)
1905他的二哥周作人也在他20岁的时候去了日本留学。1907年,周氏兄弟联合翻译《西行漫记》,获得稿酬200余元(约今12000元),合同中一千字2元。(据《周作人回忆录》第201页)同时,他还发表了一些著述和译著,后被收入《盗墓》并收藏于文集之外。
周树人在日本学习期间花了很多钱买书。据统计,当时购买的德文书籍有***127种,比如《世界文学史》10元,便宜的德文书籍,比如裴多菲的小说《陌生人的绳子》50美分。买书占据了生活费的首要项,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爱好。
这时,周树人发表了《摩罗诗论》等论文,准备从事新文学运动。但他在1909年夏天从日本回国,主要是因为家里的经济负担。后来鲁迅在自传中说:“最后,因为我母亲和其他几个人确实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才回到中国。”在老家当老师,月薪30银元左右(约合今天的1500元)。
辛亥革命后,周树人于1912年2月抵达南京,在民国第一任教育局长蔡元培先生的号召下,由挚友徐守尚推荐,出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委员。部里提供食宿,另外每月给30块阴阳津贴(按购买力估算,当时一块阴阳=今天人民币50元)。由于政治变动,中华民国定都北京,周树人于四月底北上。8月被任命为教育部四级“推荐官”,社会教育科第一科科长(注:林志豪《鲁迅传》应为“第二科科长”,见《鲁迅研究资料》第22卷第34页),月薪200多元,后增至34元。鲁迅和许广平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漂泊半年后,于1927年6月来到上海,成为中产阶级自由职业者。他们靠卖文学为生,经济收入有保障。他们度过了他们富裕而艰辛的余生。
鲁迅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公务员的收入
民国成立后,鲁迅受聘于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在教育部(1912-1926)任公务员14年,这是鲁迅在北京的仕途。刚开始补贴费用60银元,很快。
月薪定为200银元,后来提高到300银元。但由于政治腐败,军费增加,挪用公款,北洋军阀政府经常拖欠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教育经费,特别是1920以后。比如1921之后拖欠了半年,1923+0923+31之后工资才在今年3月发,36538.6666666666最后,鲁迅离开北京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还欠了他两年半的工资。鲁迅先生曾这样感慨地说:“有人说,文学是穷的时候做的。其实不一定。我穷的时候肯定没有文学作品。我在北京穷的时候,到处借钱,一个字都不写。工资发了,我坐下来大惊小怪。”
2.教学收入
五四运动后,鲁迅在北京的八所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后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综合国际语言学校、中国大学、黎明中学、公学工作了六年(1920-1926)。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被林语堂推荐为厦门大学专职研究教授,月薪400元;1927年2月,鲁迅受聘于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500元(一半银元,一半票券,即纸币),半年。后来因为意见不合,9月底离开广州经香港去了上海1927。此后,除了有时在高校(如劳动大学)讲课外,我从未担任过教学职务。
在鲁迅的一生中,只有从1926的夏季至日开始的一整年(厦门一学期,广州一学期)是全职大学教授的收入。
3.该大学撰稿人的收入。
1927 65438+2月到1931 65438+2月,这四年里一个又一个月,经蔡元培推荐,鲁迅被聘为大学(次年改为教育部、中央研究院)特聘作家,月薪300元(1929)。* * *折合黄金490两,相当于今天的44万元,平均每年约110000元。这笔固定收入主要是由于蔡元培先生对鲁迅(曾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五四时期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秋任大学院长,是鲁迅的老上级、老朋友)的关心,为他初到上海创造了稳定的经济条件。直到1932年初,被国民政府以“无成就”为由废止。
4.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1907《人的历史》等论文在《河南》杂志发表,稿酬每千字2元左右。然而,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作品却分文未得。晚年在上海生活时,除了1927年底到1931年底每月300元的固定收入外,主要靠卖文章,也就是靠版税、稿酬、编辑费生活,生活比北京富裕多了。
1932“教育部编辑费”取消后,版税、稿酬、编辑费成为鲁迅唯一的收入来源。鲁迅后期的月均收入相当于今天的2万多元。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是他坚持“苦战”的经济基础。
北京时段(1912—1926)
周树人于1912年5月初北上,抵京后立即搬进“山会义亭”(当时已改名绍兴县亭)的单身宿舍,在灯下写下了自己新生活的第一篇日记:
“船于五日上午十一点到达天津。火车下午3: 30离开,...大约7点到达北京
第二天,我坐骡车去民国教育部报到,在社会教育署做公务员。当时我365,438+0岁,正好“站”着。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北京14年的文学和水墨生涯。
鲁迅日记就在这个时候推出,至今已经24年一致(只有1922年的日记片段丢失,其他23年完整保存,1959年正式出版)。其中文字因避难或重病而中断数日,但其始末内涵丰富,成为研究民国至抗战前夕中国社会的珍贵史料。这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宝库。
我认为鲁迅日记最有价值、最不可替代的地方在于,它准确地记录了他在这四分之一世纪里每天的经济收入。时至今日,对于解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经济背景,鲁迅的个人记述具有独特的价值。
为方便讨论,我将《鲁迅全日记》中逐日记录的繁琐数字统计、整理、归纳如下——
1912,5月-65438+2月* *收入1100元,均为教育部工资。(刚到北京时没有正式任命,每月临时领60元津贴;他在8月份被任命为社会教育部门后,临时领取了125元的半薪,6月份的月薪定为220元10。)八个月平均月收入137.5韩元。
1913(其中,19年6月至8月7日,我请假回绍兴老家)。* * *今年赚了2586,是教育部的工资。今年2月后工资提高到240韩元,但6月5438+2月只发了90%,即216韩元。月均收入215.5韩元。
1914 * *收入3146元,全部由教育部支付。65438+90% 10月至6月仍会发放,7月全薪恢复到240韩元,8月后月薪提高到280韩元。今年月均收入262.17韩元。
1915 * *的收入是3263438+0元,是教育部的工资和一点国债利息。其中,6月以后扣除四年期债券,平均每月实际收益为271.93韩元。
1916 * *的收入是3276.4元,是教育部的工资和少量国债利息。3月以后,月薪提高到300元。(65438+2月3日到明年,65438+10月7日,去我妈绍兴老家过60大寿。)11工资全部以纸币发放,不发外币(鲁迅特别注明:中国银行券百分之三十,交通银行券百分之七十)。今年教育部拖欠了一个月的工资,纸币对外币贬值,所以虽然名义上月薪增加了,但实际收入减少了,这是拖欠工资的前奏。月均收入273.03韩元。(注:二次革命起因于抗元称帝,各省独立,纸币贬值。当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100元= 75日元的券换银洋,算是最多的了。
低至60日元。)
1917 * *的收入是3650韩元(其中1150韩元是10月份发给银洋的,兑换凭证是200元,显示兑换凭证贬值到100元=银洋75韩元)。月均收入304.2韩元。
1918 * * *收入3600元,月均收入300元。都是教育部的工资,没有拖欠。今年的日记收入有两点值得注意:
(1)鲁迅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和杂文,但没有稿费的记载。据考证,当时的《新青年》范决定自愿写作,不计稿酬。
(2)阴阳与纸币的关系,鲁迅日记,二月1日记:“一月,收全峰银三百,银六十。”26日“本月收春祭300”,28日“托起寿山换春,* * *券收600银354元”。这说明当月中国银行的纸币兑换证贬值幅度更大,100元兑换证=银洋59元。这一记录可供民国货币史研究者参考。
1919 * *收入3600元。月薪300元。《鲁迅日记》载“二月十四日晚,我到德城(钱庄)用312两白银换500日金券”,说明当时国际汇率为1银洋= 1.6日元。今年平均月收入300元。
1920 * * *收入2640元(由于拖欠教育部三个多月工资,收入明显减少。虽然名义月薪还是300元,但平均月收入实际只有220元)。这年夏天,鲁迅接受了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大学(后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聘书,担任讲师。因为鲁迅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一般只在上午上班,公务很少,中午以后可以自由支配,所以每周可以安排两次去北大和高等师范学校上一小时的中国小说史课。讲座一开始,鲁迅是没有报酬的。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详见下文。
1921年* * *收入2578元(其中刚开始讲课88元,教育部工资2490元。虽然据报道鲁迅自6月1921 1起每年领取“年功加工资”360元,即月平均收入应提高到320元,但教育部已拖欠半年多,所以实际收入更低),月平均收入只有214.83元。
1922的日记不见了,只剩下碎片。根据徐守尚摘录的手稿,收于1月14日,去年6月在全峰为7210%。27日,它收到了去年7月的300全峰。.....12月6日,我们收到了全峰寄来的140元钱。.....(注:根据上下文估算,鲁迅6月1921应得教育部工资70% 210元至1922 9月上半月,为4560元。然而,教育部拖欠工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除了去年下半年发的工资,今年还拖欠了三个半月。今年实际收入未知。)
在1923中,* * *赚了2304元(其中稿酬69元,3%,讲课费141元,6.1%;加起来占9.1%,教育部工资2094韩元,拖欠9个月,收入大减。平均月收入只有192韩元。这一年,鲁迅讲学活动增多。他不仅继续在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大学担任讲师,还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和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
1924(期间7月7日去Xi安讲课,先领了100的暑期学校工资,8月3日收了讲课费,捐了200元。)今年,* * *收入2611.78韩元,其中讲课826.5韩元,版税703.28韩元,教育部收入3600韩元,为1.095韩元。由于教育部累积拖欠一年零六个月的工资,收入大大减少。
1924期间,鲁迅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在他的收入构成中,公职收入(教育部的工资)首次少于自由职业收入(演讲费、稿酬和版税)。业余讲课和写作的收入占56%,过半;公职收入只占44%,也就是不到一半。在经济收入上,鲁迅开始从公务员向自由职业者转型。
1925年,* * *收入2832.5元,其中教育部工资1652元,占比58%,讲课费705.5元,占比25%,稿酬475元,占比17%,月均收入236.04元。这一年,鲁迅不仅继续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兼职讲师,还于9月成为中国大学的兼职讲师,并在黎明中学和大中学院担任兼职文科教师。这些兼职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经济收入。
1926 * * *收入4257.12元,其中教育部工资578元,占比13.6%,写作稿酬1177.3元,占比27.7%,在北京各机构部分讲课费4065438元+。
通过好友林语堂的介绍,鲁迅于7月被厦门大学聘为研究教授,1926。在收到厦门大学提供的100元的路费和每月400元的工资后,他于8月26日和许广平一起离开了北京。这是他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由此,鲁迅彻底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正式成为一个愿意在经济上冒险的自由职业者。
作为一个转折点,有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鲁迅起诉他的顶头上司和教育局长张,以维护他的人权。其次,鲁迅为了捍卫自己的经济权利,多次向教育部讨要欠薪,并将内幕公之于众。
1926年8月,鲁迅决定离开北京南下,除了一些原因(如军阀统治的黑暗,婚姻爱情的矛盾),还有经济生活上的认真考虑。而且经济因素很重要,只要你仔细看。
鲁迅的《娜拉是怎么走的》、《端午》、《天伦之乐》、《在饭馆里》、《伤逝》、《孤独的人》以及他与许广平的书信往来,都可以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