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学习困难与家庭辅导

关键词:语文综合学习实践

一.背景

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异化为应试训练。这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学脱离实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主要是针对试卷的题目,背诵单词的解释,主要内容,课后的标准答案。观察、制作、社会调查、阅读课外书等实践作业少,很少让学生参加戏剧、讨论、专题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很多试题产生了负面影响,故意刁难学生。为了得分,老师很不情愿地让学生们违心地说一些谎,写一些假文章。考试的魔力迫使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想放手也不敢放手。他们除了完成教职员工的任务,设计教案,完成规定的练习之外,太注重老师的“教”,不太注重学生的“学”。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大胆探索的机会,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语文实践活动和融入,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

追溯语文教育的发展史,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根植于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孔子推行的教育是全面的。孔子创立了一套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思想,德智体美、内外相通、知行合一,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的统一,实现了德智体美、知识、实践、文化技能的完全融合。然而,传统语文教育因其僵化、僵化、模糊等弊端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因此,五四前后,吸收了现代科学分析方法,开始了语文教育改革和实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但在纠正传统语文教育比分析更全面的倾向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主要是割裂整体的有机联系,机械地割裂教学目标,割裂教学内容,分解教学步骤,导致语文教育本身的迷失。“综合学习”的设置,应该是对过分强调语文分析的一种矫正。

语文包罗万象,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又与其他学科交叉。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要回归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实践挂钩,必然是全面的。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是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正在适应社会的进步,全面发展。表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对象、时空、手段等方面的整合。

新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综合性语文学习,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

通过结合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主题性语文实践活动和日常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1,能提出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收集信息,* * *有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用文字和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尝试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研究方法、对象和时间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和观察。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观察、记录、反思、调整。

2.被试在三四年级。

研究时间为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

四、运营策略

“综合学习”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实践中的课堂、教室、校园、家庭、社会等空间,创设以下内容进行实践:

(1)结合课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语文实践是对课文内容的实践性实地操作、模拟操作和延伸操作,是以课文为中心,围绕课文展开的,以课文的间接知识为直接经验的语文实践活动。“曹冲重如大象”的课文,可以结合常识和相关知识做相关实验,从中可以得出方法的合理性和巧妙性;学完课文《我们的教室》后,可以利用现场实物观察模仿。特别是在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蝌蚪是怎么长大的?”“青蛙妈妈和她的孩子”和“我们要保护青蛙”写公开信。

(2)举办主题性语文实践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的广泛而全面的语文实践。可以结合节日、学校活动、影视播放热点、社会热点问题、校园内部需求等。,开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比如结合最近的一个新闻:蔬菜水果看起来不错,但是农药喷洒严重超标,进行讨论和研究。以“绿色食品”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环保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收集“绿色食品”相关信息,设计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绿色食品知识。一项活动可以由四个步骤组成:

①“什么是绿色食品”?调查报告。

②了解绿色食品标志。

③寻找“绿色食品”展览。

④如何安全吃蔬菜水果?学生可以去查书报期刊,上网,或者去超市、农贸市场自己找。收藏后交流。在“绿色食品”展览中,围绕“你发现了哪些绿色食品?”"数一数你的小组找到了多少种?"这样的活动,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营造生动直观的活动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提倡日常的语文实践活动。即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日常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摘抄、剪贴、读笔记、积累成语、介绍好书等。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期刊、报纸浩如烟海。为了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有必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标准》要求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54.38+0万字,并尝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开展探究性阅读。所以平时要求学生“一天一句格言”、“一周两篇读书笔记”,每天都进行读报,所以班里读书氛围浓厚。“每日格言”由每个学生收集,轮流写在黑板上,解释其含义,并牢记在心。举办“小格言挑战赛”、“介绍我最喜欢的格言”、“我的格言”、“名人故事”等系列活动。对于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生,大力表扬,积极提倡。

(4)引导学生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场景中寻找综合学习的主题。生活是一本教科书,里面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和阅读。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兢兢业业,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周围人讨论的话题等。,都可以算是“综合学习”的科目。比如凌晨,大雪纷飞的路上,交警还在指挥交通。同学们议论纷纷,对学生好奇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创造机会邀请交警叔叔做交通安全报告。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交警”活动。通过走访、访谈、在岗值班、调查等形式,撰写岗位经历、安全建议、人物素描等。

(5)对学生综合学习的评价和鼓励。鼓励和评价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实际工作要体现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结果可以是一幅画、一本日记、一个故事、一张黑板报、一张手抄报等。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合作态度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化探索。

动词 (verb的缩写)实现进程

(一)筹备阶段

了解学生对汉语各种存在方式的兴趣,宣传汉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发现语文问题,探索讨论,尝试综合接触。

(2)实施阶段

1.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语文问题,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并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活动。

“综合学习”要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总体目标,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三大系统融入其中。这个话题着重于中国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信息。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期刊、报纸浩如烟海。为了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有必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波波摩福

1.能使用汉语拼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识字和写作

2.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约2000人能写出并理解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我可以用两种方式查字典,比如汉语拼音。

4.钢笔书写正确、无误、工整,交款符合要求;用画笔涂红,复制阴影,粘贴,可以正确书写和运笔,书写正确,纸张干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阅读

5.能够在上下文或字典中理解单词的意思。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6.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默读是有一定速度的。每学年背诵30首左右的优秀诗歌。

7.能够借助词典或相关资料独立阅读合适的阅读材料,理解主要内容。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后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三年级不低于654.38+0.5万字,四年级不低于30万字。

做作文练习

8.关注身边的事,养成勤于观察思考,乐于写作的习惯。我可以自由地写出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可以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会写日记和写信。课内练习每学年约16次。

9.学会修改作业。

口头交流

10.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理解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可以说清楚一件事。

11.你可以在讨论中表达清楚。不懂就问别人,有不同意见就和别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