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438+为什么20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的发展?
现状和特点
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发展空间的最大化。但也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国际竞争,同时对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迅速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博士看来,中央强调要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要求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
从国内来看,首先,是继续保持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需要。265,438+20世纪前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现在,20年已经过去了将近1/4,时间不等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其次,明年将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正进入改革的关键阶段。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外开放和外经贸作为推动中国发展的车轮之一,必将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崛起势头凶猛,引起国际舆论聚焦中国。CNN对中国的关注度前所未有,花了一周时间报道中国的方方面面。美国《新闻周刊》以“中国世纪”为题出版《中国画册》;财富全球论坛三次访华;国际问题权威人士频频发表言论,称中国的发展正在导致国际权力的重新转移...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庞中英教授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全面崛起的势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欧美对华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的调整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欧美各种势力全方位抵制全球化,成为欧美国家新的国内政治特征,导致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发展。这种保护主义的特征与西方传统的自由贸易精神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印度等快速发展的国家正在成为欧美新保护主义攻击的主要目标,以及西方国家复杂的国内贸易形势和政治斗争的替罪羊。
专家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经贸领域的摩擦日益增多,这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就中国而言,中国已经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开始面临难以想象的、越来越大的国际经济竞争压力。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不合理限制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三年后,中国正面临真正的挑战。
此外,在非经济领域,为应对中国的强势发展,西方大国也调整了对外战略,对华政策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其中以美日同盟的全面深化最为突出。美国和日本互相依赖,互相利用来牵制中国。美国的对外战略正从反恐转向反恐防扩散和防止大国崛起。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追赶深感焦虑,最近与中国的麻烦频频可见一斑。
面对困难,保持冷静的头脑,选择采取什么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国内发展,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WTO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
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要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探究胡锦涛强调全球战略眼光和全球战略意识的深刻含义,庞中英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也在全球化。全球化使利益和机遇有可能存在于世界任何地方,竞争、威胁和挑战也将来自四面八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是基于全球经济发展起来的。如果中国想在世界上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它必须具有全球思维。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树立全球战略意识,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思维转变,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
“在这次集体学习中,胡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全球战略眼光和全球战略意识两个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陈向阳认为,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中国的视角看待世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第二,用全球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即站在全球的高度,准确把握中国的位置,以中国的发展推动世界的进步。
在他看来,在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与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体。原本意义上的国内事务的影响和意义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整体变化的一部分。因此,迫切需要从内外结合的角度,包括全球和全世界的角度来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而且,中国全球战略的及时制定,是实现中国真正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中国勇于担当、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需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正在从人口和地理大国走向政治和经济大国,从地区内有重大影响的大国走向世界大国。中国大步走向世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接受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应该有自己的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全球战略。
放眼世界,规划未来,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必要之举。庞中英认为,从近期中美与欧盟的贸易争端来看,世界经济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经济政治联系非常紧密,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冲击世界贸易秩序;第二,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正面临历史性的重大结构性转折,竞争、矛盾、争端、冲突与合作错综交织。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只有充分认识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性质,把握全球经济的根本走向,才能占据主动。目前应该做的是:第一,经济决策者和公司领导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市场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中国企业不仅要加强在世界其他市场的竞争力,还要加强在中国的竞争力。因此,探索新的增长模式,改善管理,重视质量,寻求法律保护,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市场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在全球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习惯于贸易战。贸易战是正常的,但没有贸易战是不正常的。中国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欧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和表现,并面对来自欧美的政治压力。一方面要从维护我国市场、企业和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出发,理性有力地反击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与欧美打贸易战的能力(借鉴处理欧美、日美贸易争端的经验)。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拿起国际法律武器保护中国的利益。
第三,进一步促进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有助于改善与欧美的经贸关系。
庞中英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最根本的是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四个努力”的深刻背景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胡锦涛把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紧迫任务概括为“四个着力”,即在当前形势下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必须解决的四个难题。长期跟踪世界和中国外经贸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中国中央党校研究员刘力对中央高层认为应特别关注的这四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
●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领域最大的变化是中国作为出口国重返世界市场。从1979到2004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了约43倍,年均增长17.4%。巨大的货物出口量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然而,就外贸增长方式而言,中国要成长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表现在: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虽然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低。根据世贸组织?据世贸组织统计,早在2000年,全球十大出口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科技含量就达到了40%,而中国在2004年仅为28%左右。
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仍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以高科技产品为例。2002年,中国通过加工贸易出口高新技术产品606.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这与世界贸易大国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情况大相径庭,表明我国在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体系中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按照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继续扩大出口,可能导致以下不利结果:一方面,中国低附加值产品独特性低,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难以在关键时刻稳定出口。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基础上的,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本低,容易进入市场。所以容易造成过度投资,进而导致过度生产。生产过剩最终导致供应过剩,必然导致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反倾销起诉或保障措施。同时,不断压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会导致外贸出口“高产但无丰收”,即出口量增加会导致出口效益下降。
因此,只有像胡锦涛强调的那样,在充分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化水平,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中国才能逐步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自1992年全国人大作出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速度越来越快,金额越来越大。2003年,利用外资已达535亿美元,2004年将超过60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在2000年达到6543.8+0.388亿美元的峰值后,2003年已降至5596亿美元,中国吸收了近654.38+00%。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贡献超过40%,1/4的税收来自外资。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增长,其中2/3来自国际直接投资。此外,外资企业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产生的相关效应,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外国直接投资也给中国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对利润的追求是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根本动力。因此,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挑肥拣瘦”现象,他们对投资高利润行业非常感兴趣。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与我国产业政策不一致,引进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难以结合。
其次,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和开发情况不尽如人意。商务部对外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今年在《2005年跨国公司在华报告》中指出:“大量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结果就是核心技术的缺失,这真的很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面对。”我们“放弃了市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升级,这与我们‘市场换技术’的初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再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在与中国国有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不断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而国有企业则节节败退。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力认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吸引外资的重点是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利用外资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相结合;
第二,鼓励外资的政策应该从普遍优惠制转变为差别优惠制。在农业、高科技领域、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西部开发等重点领域采取优惠政策,允许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取消一般项目的优惠政策;
3.鼓励外商设立服务外包企业、R&D中心、地区总部等。将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到中国;
第四,促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合作,引导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
五、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协调,避免对外资的不合理竞争。
●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要“走出去”。这不仅是扩大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这不仅是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企业缺乏缜密的思考,战略上盲目失误,导致经营失败。然而,由于一些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落后,海外投资成为一种政令决策,在选择项目、地点、合作伙伴、制定经营战略、人员安排、执行和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投资失败。而且海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成为我国国有财产流失的巨大漏洞。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走出去”战略协调,管理“走出去”的部门过多,政策不配套,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与政府管理有时会发生冲突。外汇、投资、审批、金融等相关政策也需要完善。等一下。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海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刘力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避免“一哄而起”,必须有一个重点。一是海外资源开发,主要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二是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缓解贸易摩擦;第三,通过在发达国家投资,达到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目的。
●着力改革涉外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涉外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甚至影响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
从我国外贸体制来看,虽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现行进出口体制在市场开放、政策透明、贸易管理等方面仍落后于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入世议定书的要求,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一段时间加快了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集中清理、废止和调整了一批政策法规,相继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等新的政策法规。然而,要实现对外贸易的集约化和均衡化发展,对现行的进出口体系进行局部或临时性的修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全面调整我国进出口体制,构建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外贸新体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和发展的新形势。
从外商投资政策来看,目前我国仍然依靠各种优惠政策安排来吸引外资。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不仅加剧了市场扭曲,扩大了地区差距,也构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障碍。因此,对外商投资企业普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应是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使外商投资企业最终享有与国内企业同等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为国内外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长远来看,建立一个竞争和高度法制的市场体系是吸引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因素,也是优化中国投资环境的关键一步。为适应入世后外商投资的新形势,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目的应逐步从市场准入转向鼓励竞争、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和规范内外资企业的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