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水宝地的帝陵阻止不了王朝的灭亡?

起初,这种“风水理论”仅用于房屋、寺庙等人类活动的选址。但在传统的“阴阳”理论下,人死了就去了阴间,活在另一个世界。所以墓葬的选址自然不能马虎。至今,人们在为去世的亲人选择墓地时,还是要讲风水的。帝陵的选址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尤为看重,因为被皇帝误杀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但为什么有这样一个遗址的帝陵却不能阻止帝国的灭亡和朝代的更替?说起帝王陵墓的风水,明清皇帝在陵墓选址上表现最为明显。据说清朝的陵墓据说是顺治皇帝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据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专家分析,此地确实是风水绝佳之地。其依据是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北称“后龙”,是龙脉的源头;陵区背靠昌瑞山,东侧鹰飞山为青龙;西边的黄花山是白虎;在南方,形似钟的金星山是潮汕;远处的影壁山就是凯斯山;马兰河和西大河蜿蜒环绕,众生环绕。应该说清东陵是“山环水抱,负阴抱阳”的水格局。环绕青山,形成了一股守护、拥抱、鞠躬之势,真是风水宝地。根据当年留下的建陵资料,结合传统的“分相”风水理论,确定陵墓建筑的中轴线。东陵的主陵孝陵和南面的金星山构成了整个陵墓的建筑轴线。整个陵区的方圆山川都受金星山和昌瑞山相连的山势控制。这条轴线在陵区众多陵墓的有机配置下不断丰富和强化。在空间序列的层面上,山川处处处于有序的衬托和对比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宇宙图景。清代帝王后妃墓的选址和建造都是这样的,龙、沙、洞、水、堂、近例、远朝的关系都考虑到了。预计身后将重置龙山,打开屏风,陵寝阴晴圆缺,避开冬天的寒风。左右护沙,围拱,分流,藏风,聚景。近案似有数,远朝似臣,使楼与楼遥遥相对,遥相呼应。在自然山川条件不完善时,人工修、补、填、挖,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打造理想的“人造”风水之地。清代帝王陵寝选址和规划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从明朝继承下来的,其始作俑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中国的首都,南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如果你去过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长的都城城墙,你会发现城墙依山而建,风景优美。如果传统的“中轴线”理论是方的,就不会有《镜花缘》那样的“金陵48美景”。朱元璋在为自己选择陵址时,也追求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循礼之规,合山川之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历代皇帝一样,重男轻女,尊重祖先。不同的是,朱元璋更迷信,对陵墓选址的讲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求风水环境好,保佑朱氏子孙。有专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帝王陵寝制度是明朝才完成的,这不无道理。明朝皇帝的陵墓分布在四个地方,分别是朱元璋祖父母埋葬的盱眙“祖陵”、朱元璋父母埋葬的凤阳“皇陵”、朱元璋埋葬的南京“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这些坟墓都是“风水宝地”。许多专家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风水”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也很多。明陵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时,一份名为《明陵世界文化遗产解读》的报告对孝陵的“风水”进行了解读。现在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中山风景区,几乎是当年明陵的全部面积。在陵墓的这一巨大区域内,设计者将整个中山山和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景观,并将其纳入孝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从而实现了中国陵墓“山为陵”、“天人合一”的建筑传统和文化理念。中山古称“龙山”。早在江东末年,就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奉为“龙蟠”。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不会放过这块宝地,自然会选择金陵“龙脉”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