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主体性的丧失是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时代精神危机的产物。他的个人文本写作是基于个人的感官刺激和生活反应,通过个人的自我过滤,直接反映个人对各个时代的感受或对历史的当下感受,同时去除任何对生活的意识形态遮蔽,直接向读者传递生活的状态或体验。可见,这种个体经验的凸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寻求人的主体性的努力。但是,一旦人的主体性被片面地表现为个性,人的一切活动都被归结为其纯粹的欲望和冲动,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无法获得,事实上也就无法体现人的主体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真正的个体主体性是找不到的,更不用说像西方国家那样被一一消解。西方后现代主义讲的是消除主体性,这是建立在现代主义时期人的主体性充分确立的基础上的。它的资本主义发展了几百年,它的独立和个性解放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分。当后现代主义成为现代主义的反动时,消除主体性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目前如果还把消除主体性照搬到中国,用蒋腊生的话说,只能是“削足适履”。
综上所述,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文艺界的特点。只有这样,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大厦才能坚如磐石,美不胜收。从我国的文学现实来看,一方面当代文学多元化,另一方面文学意识和主体精神普遍弱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倡导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精神来克服过度追求审美自由所带来的失重。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并承认他人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间性体现了一种辩证的立场,更符合当代文学既要求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又不排斥与他人对话交流的现代精神。这正是时代所需要的文学主体性。同时,主体精神的追求和建构最终需要指向影响和介入生活实践,从而推动现实的变革和进步,争取人的现实解放和自由发展,否则只会弱化文学生命,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导致文学主体性的丧失。
参考
张婷婷杜书瀛。文学主体性的超越与局限[J]。文学研究,2001,(1)。
[2]刘再复。文学的主体性[J]。文献综述,1985,(6);1986,(1).
[3]蒋腊生。失落还是希望——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主体性的反思[J].当代文坛,2005,(1)。
[4]张颐武。新国家的崛起——中国小说的新可能[J]。中山,1994,(5)。
[5]周·。论新时期文学主体性的回归——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张力[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