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语系的新发现

2013年5月,由英国和新西兰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欧亚语系存在的线索。他们的论文发表在新出版的《PNAS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小组发现,至少在654.38+0.5万年前,一种语言开始分裂。它分裂成七种不同的语言,并在接下来的5000年里继续分裂成数千种语言。这些语言后来成为欧洲和亚洲数十亿人使用的语言。他们推测,从英语和葡萄牙语到日语和乌尔都语,这些语言很可能“同源”。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计算机模型在这一地区的不同语言中找到一些因为历史变化较少而发音相近的单词,然后在语言学家重建的原始语言词库中搜索这些单词,发现有很高的重合率。他们还发现,在欧亚语系中,一些常用的代词、数词和副词几万年来基本保持不变。比如“我”“我们”“二”“三”是最古老的词,这些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

此外,他们还确定了23个“最长寿”的单词,这些单词的含义在过去的654.38+50万年中几乎没有变化。其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4000年,每年大约有一半的单词会被完全不同的单词所取代;在欧亚语系中,至少有四个语系有五个同源词(不同语言中读音和意义相同的词)。

论文第一作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雷丁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马克·佩格尔教授表示,这一发现为证实欧亚语系的存在提供了新线索,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形成机制和进化过程。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语言学家威廉·克罗夫特教授评价说,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研究人员可以将语言学资料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相结合,推测人类的史前事件,如人类迁徙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欧亚大陆的语言真的同源吗?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而论证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得起相关学科的检验。由于种种原因,语言同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

语言同源与语言进化密切相关,后者也很难解决。正如中国语言学家、数学家周海中教授所说,解决语言进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解决物种进化之谜。语言的演变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类心理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因为语言进化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影响,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截至2013年5月,欧亚语系理论还是一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