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包括哪些内容?

数学建模论文包括哪些内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本科团队从问题A和B中选择一个问题,专科团队从问题C和D中选择一个问题..

?纸张打印在白色A4纸上的一面;上下左右各留至少2.5厘米的余量;从左侧捆绑。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试卷第二页为编号专页,用于分科和全国评审前后试卷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论文的标题和摘要写在论文的第三页,论文正文从第四页开始。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间,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辩人身份的标志。

?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居中;二级、三级标题为小字号四加粗,左端对齐(不居中)。文中其他汉字全部使用小四字字体,行距为单倍行距。印刷时,应尽量避免彩色印刷。

?注意:摘要应该是简明详细的摘要(包括关键词),对整篇论文的评价有重要作用。请认真写(注意长度不能超过一页,不需要翻译成英文)。全国复习时,会根据论文的摘要和整体结构、概况,初步筛选论文的优劣。

?引用他人成果或其他公开信息(包括网上查到的信息),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表述方式,在文字引用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参考文献的数量在正文的引用中用方括号表示,如[1][3]等。引用书籍时还必须注明页码。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顺序列出,图书表述如下: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参考文献中期刊论文的表述如下:

【编号】作者、论文名称、杂志名称、期号:页码、出版年份。

参考文献中在线资源的表述是:

【编号】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在不违反本规范的前提下,各分部可以对纸张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规范要求的首页前增加其他页面等信息,或在纸张末尾增加空白页等。);从承诺书开始到论文结束,各赛区不得有本规范之外的其他要求(否则无效)。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注意]

记下论文的第一页,在部门评审前保存好。同时在第一页和第二页建立事业部评审编号(编号方式由各事业部规定),事业部评审可使用《事业部评审记录表》(各事业部在评审时决定是否使用此表)。评审结束后,该司将在第二页为送交国家评审的论文建立“全国统一编号”(编号方式由全国组委会规定,格式与去年相同),然后送交国家评审。试卷第二页(编号页)由全国组委会在评卷前取下保存,并在第二页建立“全国评卷编号”。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修订于2009年3月16日

数学建模论文的一般结构

1摘要(另页)

主要理解、主要方法、主要结果、主要特点(无图、无表)

作用:了解档案的重要性,对档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佳页面对:2/3页。

2.问题的重述和分析

3.问题假设

假设是建模的基础,具有导向性,容易被忽略。常见的错误是缺乏假设或不切实际的假设。关键的或对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条件或论点应在假设中明确规定。

做出假设的两个原则:

(1)简化原则:抓住主要矛盾,舍弃次要因素,便于数学处理。

②贴近实际原则。

以上两个原则是相互制约的,要掌握好“度”。通常是先建模再假设。

4、符号描述(可结合3.4)

5.模型建立和求解(重要性:60%以上)

6、模型检验(误差一般指均方差)

7、结果分析(6.7可合并)

8.模型的进一步讨论或推广。

9.该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10,参考文件

11,附件(结果一定不能放在附件里)

论文最佳页数:15-21页。

?纸张结构1

科目

摘要

1.问题的重述

2.合理的假设

3.象征性惯例

4.问题分析

5.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6.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1,错误分析

2.模型的改进和推广。

对XXXX的实际建议和意见:

1.……

2.……

……

7.参考

8.附录

?数学建模论文的一般格式

?摘要

(主要认识、主要方法、主要成果、主要特点)

Or(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建议)

?问题的重述和分析

?问题假设

?符号描述

?模型建立和求解

?模型检验

?结果分析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优秀论文要点:

1.语言简洁,逻辑性强,文笔好。

2.文字和图形的结合使内容直观、清晰、明了、易懂。

3.不要只用文字来解释,多使用图形或表格,对图形或表格进行简洁的分析。毕竟文字太枯燥乏味,没人有耐心看这么冗长的文章。

4.论文中引用或使用的知识和软件要解释清楚。

5.附录中附上一些必要的数据(图或表),并附上论文中编写的程序。

每个步骤的解释

主要认识、主要方法、主要成果和主要特点(无图、无表)。

作用:了解档案的重要性,对档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佳页面对:2/3页

问题的重述和分析:指南,对问题含义的理解,

?造型创意

创意是灵魂,文章要有亮点。

好的想法和好的创意应该是既出人意料又符合人性的。

不被期待。

新颖性(独特性)和合理性都有。

误区之一:运用数学越深,越有创造力。

解决问题是第一原则,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误区二:创意主要体现在建模和求解上。

创意可以体现在造型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误区三:好的想法来自灵感,但不能满足。

好的创造力来源于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对问题的透彻理解。

?表达清晰

好文章=好内容+好表达。

?为读者着想。该说明的要说明,比如对题目的理解,关键指标或论点的引入,建模的思路,结果的分析等。

?写一个总结,包括:建模的主要方法,主要结果,模型的主要优点。

?有人负责写作,并尽快开始工作。写作的思考过程也是构思框架、理清思路的过程,有利于整体把握造型的思维,反过来促进造型。

?适当使用图表以增加可读性。

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包括什么: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点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简化,用准确的语言提出一些适当的假设。

建模:在假设的基础上,使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描述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尽量使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模型求解:利用得到的数据计算(估计)模型的所有自变量。

模型分析:用数学方法分析结果。

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应给出并说明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如果模型与实际情况不太吻合,就要修改假设,重新重复建模过程。

模型应用:应用方法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

这个网站有你想要的答案。迪西奥。也可以给你写。

作为一名高等数学教师,尤其是一名常年辅导并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老师,我能深刻体会到数学建模竞赛试卷不同于一般数学试卷,主要在于它的综合性。数学建模竞赛试卷紧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特点。有一个分析、整理、综合的过程,包括解读问题的含义,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恰当的计算方法,严密的论证和推导,明确的结论,对结果的实际检验,恰当的评价和总结,通俗简洁的语言。一篇好的文章应具备以下特征:实事求是的分析、合理而有说服力的假设、选取恰当的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合理运用计算方法和软件得到正确答案,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事求是的评价,既简洁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总结。一、实际分析理解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是客观实际问题。内容包罗万象。准确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我们对题目涉及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要分析哪些因素对我们讨论的问题有影响,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哪些是决定性因素,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以及因素之间的主从关系。要全面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即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曲解题目的意思,否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都是徒劳的。要分析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题目是否给足了,如果没有,就自己去收集。要分析哪些数学工具适合解决问题,哪些数学知识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或者不适合解决这个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最好制定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需要的工具(这里主要指数学知识、计算方法和软件)。这样才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解决和写作。第二,建立令人信服的合理的假设数学模型是以假设为基础的。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要收集相关资料。这些信息必须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威的。合理性是指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违背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定理和规律。假设是数学建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关系到建模的成败和模型的质量。假设也是数学建模的难点。数学建模的假设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恰当合理的意见。如果这一步成功了,你的整个建模过程就成功了一半。这个问题的合理性是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你的模式针对的是什么区域,什么样的学校,什么专业?这些材料的所有来源都应该是可靠和权威的。模型的动机要充分,要有说服力。第三,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在数学建模中,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所以往往可以用到很多不同的数学知识。在各种可用的数学方法中,当然使用的数学知识越简单越好。因为我们的模型是给人看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建立的。只有越简单的模型(包括计算)才能被人们理解和应用,模型的应用价值才会更高。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使问题复杂化,有时甚至会导致荒谬的结果。这是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和认真解决的问题。第四,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要说明数据的来源,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靠自己的感觉去估计,要让人信服。第五,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和简洁的数学建模。和其他科技论文一样,语言是第一印象。就像人的衣服一样,要得体、简单、整洁、漂亮,不能太华丽,也不能太花哨,让人看着不舒服。这就需要我们多练习,多看好文章。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有时候可以模仿别人的做法。模仿不是抄袭。在前人已有基础上,借鉴他人的思维方法,根据自身问题的客观实际加以改进,结合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发明。第六,好的总结是第一道门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参赛队伍越来越多,评卷专家数量有限。批改试卷时,你应该先看摘要。如果你读了摘要,给人的感觉是这篇文章不值得一读,你可能在第一步就被淘汰了。连门都进不去,就没有中奖的机会了。摘要至少应包括思维方法、主要结论、优缺点。建议多看写得好的摘要,多做工作。更多的训练。最好能达到以下效果:阅读你的文章摘要会让人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看文章内容。第七,谈谈文章的新意和创新之处。1.创新的想法应该和普通人不一样。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1)体现在模型的假设条件上;(2)体现在造型上;(3)体现在论证和演绎中;(4)反映在求解和计算中;(5)体现在数据收集上。

数学建模论文的附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附录

这里可以列出详细的结果和详细的数据表。

但是不要错,错的宁愿不列。

主要成果要列在正文里,不怕重复。

检查答题卡的主要三点,并把三个水平:

N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n个字表达清楚,分析精辟,抽象精彩。

小学数学建模论文的内容是什么?踢足球的数学。

初中数学建模卷和物理建模卷有哪些好的素材摘要:座位分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为企业、公司、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席位可以是代表大会、股东大会、企业员工大会等的特定席位。假设有一个学校要召开代表会议,只有20个席位,三个部门总人数***200人,即A部门100人,B部门60人,c部门40人,如果你是会议的策划人,你要合理分配会议厅的20个席位,既要保证每个部门的人都参加,又要对每个人都公平。那么这个问题就要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了。

关键词:Q值法公平席位

问题重述:三个系有***200个学生,(A系100,B系60,C系40)代表***20个席位,三个系按比例分别分配到10,6,4个席位。旧的情况变成了以下几种情况。怎么分配才是最公平的。现在转三本的人数是103.63.34。

(1)问20个座位怎么分配?

(2)如何分配额外的21个席位。

问题分析:

首先,分配结果的公平性通常以每个代表席位所代表的人数相等或接近来衡量。目前,习惯的分配方法是比例分配法,即:

某单位分配的席位数=某单位总人数的比例‘总席位’

若部分参与分配的单位按上述公式分配的席位数为小数,则先按分配席位数的整数分配席位,其余席位按所有参与单位的小数大小依次分配。所以最初的学生人数和学生代表席位如下

部门名称A、B和C的总数

学生人数100 60 40 200

学生比例为100/200 60/200 40/200。

座位分配10 6 4 20

学生换系的情况,每个系的学生人数和学生代表席位成为

部门名称A、B和C的总数

学生人数103 63 34 200

学生比例为103/200 63/200 34/200。

席位比例分配10.3 6.3 3.4 20

按照通常的座位分配10 6 4 20

(1)这样20席应该是A系列10席,B系列6席,C系列4席。

第二,学院决定再增加一个代表席位,总代表席位变为21。像往常一样重新分配座位,有

部门名称A、B和C的总数

学生人数103 63 34 200

学生比例为103/200 63/200 34/200。

席位比例分配10.815 6.615 3.57 438+0

按照通常的座位分配,11 7 3 21。

这样分配的结果是C部比以前少了一个席位,让人觉得席位分配明显不公平。如何才能做到公平?这时候就要用数学建模来解决了。

模型的建立:

假设席位由两个单元公平分配,设置

单位席位数每个席位的代表人数

单元A p1 n1

bpp2n2单元

平心而论,应该有=,但这个一般不成立。注意,这个等式并不存在。

如果>,说明单位A吃亏(也就是对单位A不公平)

如果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公式来衡量分配不公的程度,但这个公式有一些缺点(绝对数的特点),如:

某两个单元的人数和座位数是n1 =n2 =10,p1 =120,p2=100,所以p=2。

另外两个单元的人数和座位数分别是n1 =n2 =10,p1 =1020,p2=1000,所以p=2。

虽然两种情况都有p=2,但是很明显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更公平。

下面使用相对标准来改进公式,并定义席位分配的相对不公平标准公式:

如果被称为对A相对不公平的价值,则记录为

如果称之为对B的相对不公平价值,则记录为

根据定义,对某一方的不公平值越小,对某一方分配席位越有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不公平值尽可能小来减少分配中的不公平。

确定分配方案:

利用不公平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分配方案,我们不妨设定>;也就是说,这对单位a是不公平的。当分配另一个座位时,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1.& gt说明这个座位让给A后对A不公平;

2.& lt,说明这个座位给了A后对B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3.& gt,表示这个座位让给B后对A不公平,不公平值为

4.& lt,不可能。

上述分配方法可以确定案例1和案例3的新增席位分配,但不容易确定案例2的新增席位分配。不公平价值公式用于确定席位分配。对于新的席位分配,如果有的话,

那么额外的席位应该给A,反之亦然。关于不等式Rb (n1+1,N2)

介绍公式

所以我们知道增加的席位分配可以由Qk的最大值决定,并且可以推广到多组的一般情况。用Qk的最大值确定席位分配的方法称为Q值法。

多组(M组)座位分配的Q值方法可描述为:

1.首先计算每组的q值:

Qk,k=1,2,…,m

2.求最大Q值Qi(如果有多个最大值,就选其中一个)。

3.将座位分配给对应于最大Q值Qi的I组。

模型的解:

按照应该先分配的整数部分进行分配,其余部分按照Q值进行分配。本期问题整数名额* * *分配19个席位,具体为:

a 10.815n 1 = 10。

B 6.615 n2 =6

C 3.570 n3 =3

对于第20个座位的分配,计算Q值。

q 1 = 1032/(10’11)= 96.45;Q2 = 632/(6′7)= 94.5;Q3 = 342/(3′4)= 96.33

因为Q1最大,所以第20个座位要给第一个部门;对于21个席位的分配,计算Q值。

q 1 = 1032/(11 ' 12)= 80.37;Q2 = 632/(6′7)= 94.5;Q3 = 342/(3′4)= 96.33

因为Q3最大,所以应该把21的位子让给C系。

(2)最终席位分配为:A 11席B 6席C 4席。

结论:20席应该这样分配:A部10席,B部6席,c部4席。

如果有21个席位,那么A部应该有11个席位,B部有6个席位,c部有4个席位。

求优秀数学建模论文。已发送,请检查。

我急需发一篇数学建模的论文到邮箱,晚上发给你。我有一篇论文(草稿,草稿很好理解)是我们当时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当时得了全国二等奖。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