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总想侵略中国,征服世界?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但基本未能实现其侵略企图。根本原因是当时日本国力不足以支撑其对外扩张,可以说是余力不足。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对外扩张几乎是成功的,主要是因为维新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以武器装备为例。到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已经能够批量生产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作战飞机、战列舰、巡洋舰、航母、军用通信设备等当时所有先进的重型武器,性能与英美武器相当。当时中国只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重型武器基本依赖进口。

所以明治维新对日本是福,对中国是祸。邻国的一次成功改革,给自己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很多中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这个血淋淋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密切关注国际事务。

其次,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一些特点,增强了日本的国力和侵略中国的能力。在所有推动和有利于日本侵华的因素中,除了武士道、天皇、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发展之外,还有一些体现日本国民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东西,如团结、奉献、创造性模仿和危机意识等。日本有可能因为强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日本的强大离不开这些民族特点。

1.日本人不搞内斗不是没有内部矛盾,但他们不搞内斗。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同胞。谁敢碰日本人一根毫毛,哪怕是伪军的高级将领误伤了日本兵,那都是很可怕的事情。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很容易反抗伪军,但没有一个能从整体上反抗日军。日军从未有过内战,但中国军队内部摩擦不断。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团结外界!”但是正义一方的中国人没有完全做到,非正义一方的日本人基本做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战略著作。经过抗日战争实践的检验,基本预言都实现了,只有一点没有实现,那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靠自己的努力以外,还要靠国际援助和日本的变化。”所谓“日本的变化”,指的是日本反战势力的壮大。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的反战力量仍然极其有限,几乎不构成一支力量。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更团结呢?原因有三:一是效忠天皇,二是民族优越感论,三是外来批判。我来说说日本国民对天皇的忠诚。在以等级制度为基本结构的日本社会,天皇站在最顶端,这和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是一样的。然而,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皇位的姓氏是频繁变更的,总共有36个。自神武天皇开创天皇制以来,日本天皇从未改姓,可谓一代接一代。在日本,天皇不是实际的统治者,只是一个象征。皇帝与世隔绝,一方面不妨碍重要官员掌握实权,掌控国家大事,另一方面没有实权也不会犯什么大错误,不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有利于维护皇权制度的永久化和人民对皇帝的精神信仰。结果帝制延续,皇帝恩情无穷。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皇成为日本统一和永恒的非凡象征。效忠天皇就是效忠日本,效忠天皇已经成为每个日本国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就使得日本有了团结国民的核心,有了集中统一的精神信仰。二是民族优越感论。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以“天神”的后裔自居,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强化了日本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对同胞的尊重,同时也强化了日本人对其他民族的轻视和蔑视。三是矛头。日本是岛国,面积小,资源贫乏。很多需求不能从日本解决,必须通过贸易或战争从国外解决,所以它的矛头是对外的,贸易是对外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无论是解决资源和市场的问题,还是扩张领土,日本总是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针对外部世界可以缓和内部矛盾,所以日本人整体上更团结。

2.认真敬业日本人的认真和真实在世界上堪比德国人。这两个国家正好是世界级强国,产品质量口碑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日本学者研究郑和下西洋用了多少铆钉。一个专门研究李大钊的日本女学者,能讲清楚李大钊在日本住在哪里,在那家餐馆吃过饭,去哪里散过步等等。,令国内研究李大钊的专家瞠目结舌;有日本学者专门研究唐朝皇帝死后太子守灵的礼仪。如果让中国学者来解释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说清楚。日本学者的论文和中国学者的论文有很大的反差。我们注重章节的编排,观点的提炼,整体的结论性评价。而日本人则注重细节和材料,写得非常详细。中国人看日本的报纸觉得太大惊小怪,而日本人看中国的报纸觉得又大又空。日本人之所以认真,大概和它的小有关,工业小,土地资源少,凡事都要精打细算;也可能和日本的对外扩张有关。你这个小国,一定要做好打大国的精心准备。也可能和日本的私有制有关。一切都是自己的,不认真对待就会吃亏。严肃风格关系到生活的所有内容。一个严肃的民族必须是一个敬业的民族。认真的好处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办事的准确性,还有助于在民众中树立科学精神。日本人能学习西方科技,然后后来居上,肯定跟认真有关。因为科学是一个微妙的东西,一定不能马虎。

3.创造性的模仿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不模仿是不可能进步的,但是模仿的水平和结果却大相径庭。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一直是世界级的先进国家,中国人也一直习惯于以老大自居。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才发现自己一切都落后了。于是,清廷有识之士发动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宗旨的洋务运动,企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但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的想象力、主动性、创造性被禁锢了,从制度方面养成了惰性,所以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往往只有模仿没有创新,落后了再引进。日本的模仿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跟随英国人学习造船技术,最终达到甚至超过他们的老师,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联合舰队”;他们向德国人学习相机制造技术,最终成为世界第一相机强国;他们跟随西方学习汽车制造技术,最终导致日系车大规模占领西方市场;他们向中国人学习陶瓷、造纸、染料、豆腐、景泰蓝等传统产品的制造技术,最终把我们留在了身后。可见日本人的模仿与我们不同,可以称之为创造性模仿,也可以称之为超验性模仿。为什么日本人能达到模仿的超越效果?首要原因是日本人认真、严肃,对引进和学到的东西都仔细揣摩,这样才有超越和创新的基础;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人对待强者的态度。我钦佩你的技巧。我学习,我介绍,但最后我会超过你。这显示了日本人对强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4.危机意识可以算是日本岛国心态的一部分。日本人因为国家太小,资源匮乏,形成了特别强烈的危机感。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的迹象,他们就会大喊大叫,就像面对一个敌人。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就是神经质,小题大做。但其实危机感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使日本人始终处于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的状态,这样才容易把事情做好而不犯大错误。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盲目乐观和不敏感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对外扩张的方向是由其地理位置和远东国际形势决定的。中国、朝鲜、日本隔海相望,距离很近。同时,由于远离欧美,也没有被欧美列强完全控制。所有这些因素都对日本有利。日本可以把全部军事力量集中在远东,对亚洲大陆,尤其是中国,展开全面的斗争。这是中国遭受日本侵略的客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