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教育部、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65年8月8日438+08
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整体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整体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本任务,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设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
(2)基本原则
坚持一流特色。扎根中华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体现优势特色,提高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先进办学和学习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力,实现跨越发展和超越。
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学科为根本,更加注重结构布局的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富有活力的竞争体制机制。
坚持以高校为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满足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挖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调,确保各项建设改革任务取得实效。
第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提高基层党建质量行动,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竞赛”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管党治校主体责任。
(四)引导学生成长。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深入研究学生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轮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进以“思政课+课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并进,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巩固体育提升美育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艺术审美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在基层大放异彩,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五)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把德育效果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整合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经费、组织等教育系统,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人才培养全系统。突出特色优势,完善符合办学定位、相互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的教育功能;突出质量层面,建立知识结构完整、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获取,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并重的教材体系,加快教材建设研究基地建设,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选用和质量监控评估机制,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教材;突出服务效率,创新以人为本、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完善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健全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制度。
(6)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实施“六优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拓展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多方整合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互学互鉴,将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建设一流大学之路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预测和系统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对各类教育形式和专项计划的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培养结构,根据需要调整培养规模和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人才,提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科学公平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的资源整合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8)优化学科布局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基于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关联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与先进制造、生态保护等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支撑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位与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增减机制,调整或取消学科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律,避免盲目跟风、简单化。
(9)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选拔考试严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建设一支有理想、有信仰、有道德情操、知识扎实、为人和善的教师队伍,打造师德师风高地。坚持教育与培养并重,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成长机制,精准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单方面抢“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增加教师教学岗位动力。建立强有力的大学级教师发展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大学教师参与国际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既以职称、学历、论文为评价依据,又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10)提高科研水平。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合发展、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人才、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新型R&D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和军民融合技术体系,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建设高水平新型高端智库。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的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进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创新立足自身的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增加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以“一带一路”为导向,加大双语或多语国际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招生、培养、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活动和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推动孔子学院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访问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加大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优秀高校人才到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国际期刊兼职。
(12)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具有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立足传统和现实办学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国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具有中国时代精神和鲜明风格的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美展,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打造全方位教育文化。打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强化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共建中主动作为、发挥带头作用。传播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和社会未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1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法治建设;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确保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发挥有效作用;建立健全学校董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化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第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14)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着力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撑大学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国内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加快培养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影响和引领世界;对走在中国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科,要聚焦主要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创建新学科,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领域和方向,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十六)拓展学科教育功能。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加强科研教育,结合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互促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支撑和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教育,积极构建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部门、跨学科、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十七)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聚集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优秀人才为骨干、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既注重学术造诣,又注重道德品质,既注重把握前沿方向,又注重组织能力建设,确保学科带头人的人力财力控制。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和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的培养;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这支科研生力军。围绕解决重大科研问题和合作机制,对科研团队进行整体评价,形成与贡献相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十八)提升学科创新能力。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重点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力。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简明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研究和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先原创性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并牵头重大国际科学计划和项目,研究解决重大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引领更多前沿领域的科学方向。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的协同和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围绕重大项目、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由主要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共同创新,避免简单的“摆平、摊大饼、迎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联合科研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队伍资源,重点发展以大物理科学和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和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建立交叉学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鼓励组建学术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作用。
五是加强协调,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二十)完善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体系。
明确和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确保“双一流”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完善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制,建立内部监控和评估制度,发布年度建设进度报告,加强监督考核,避免简化层层分解、机械分配任务指标。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意识
改革创新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凸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重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收集配置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突破,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强高校外部机构改革协调和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估机制,完善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享有,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规划力度。
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新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和重大规划,主动明确高校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项目相互支撑、共同推进的格局,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高校建设支持。认真落实“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进区域内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区域内“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二十三)加强指导和监督。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当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的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当提高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对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强化高校建设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统筹自主经费和其他高校按规定可以自主使用的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 * *建设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共同支持的格局。
加强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履行政府部门的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估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估、诊断和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动“双一流”建设监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价建设进度,建设周期结束时对建设效果进行整体评价。根据施工进度和评估,动态调整支架和施工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二十四)完善评价建设协调机制。
坚持多元综合评价。以德育效果为基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以一流本科教育为重要内容,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评价与学校整体建设同步进行, 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建设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建设大学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 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对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效的监测和评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完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创新省部共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协调、分工协调、实施协调、效果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