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如何降低企业坏账损失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在销售产品时,企业可以采取两种基本方式:现金销售和信用销售,尽管信用销售正在加强企业
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节约库存资金,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与现金销售相比,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计现金流入与实际现金流入不一致,会发生相应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因此,如何管理企业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三角债”被很多经济学家称为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现象。20世纪90年代,企业“三角债”问题一度在中国工业界肆虐,拖垮了一批企业。当时企业“违约”是常事,谁违约多谁受益最大,以至于文艺界出现了“黄世仁求杨白劳还债”的小品,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信用状况。面对存在的问题,国家下大力气整改。在1996中,朱总理提出五大部门、四大类商品(电力、冶金、煤炭、石油等。)应开办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以解决这些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三角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如何呢?
1.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企业缺乏管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00年底企业间“三角债”规模已累计到654.38+0.2万亿元以上,其中拖欠3个月以上的已达0.8万亿元;截至2002年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5%,比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此外,国内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仅限于数量,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数据不进行计算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非常有用。在其他国家可以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在“应收账款”项下,而不是“坏账”项下,因为这样不会影响企业领导的业绩,让他们产生一种“企业做得很好,坏账不算太多”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下一任领导也不会收回,怕损害自己的业绩,所以坏账越来越多,年限也越来越长。所有这些都是“三角债”仍在作祟的直接反映,也表明中国市场还不成熟,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2.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差距较大。中国企业平均坏账率5%~10%,账款平均逾期90天以上。而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平均坏账率为0.25% ~ 0.5%,账款平均逾期7天,相差10倍以上。同时,美国企业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中国只有20%。如此大的差距使得竞争成为可能,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现金在手,货到付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谁不学会赊销,谁就会被淘汰。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学会赊销,学会赊销,才能赢得客户,把应收账款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以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二,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足
无论是高新技术产品还是一般工业产品,目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等某些方面不具备优势,失去了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导致市场份额很小,而生产能力大于生产份额,从而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产品积压的问题,企业不得不在销售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让步,如较长的产品试用期和较长的付款期等。,在数量和时间上增加了产品的应收账款,然后应收账款多、回收不畅、资金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
(二)忽视信贷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上只有一种信用,那就是国家信用。工厂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流动资金怎么结算,都是中央计划安排的。交易双方都是国家所有,企业根本不需要担心大量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以及账款堆积造成的后果。但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基本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这就是“信用导向”。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律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信用缺失,如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骗贷、坏账等。甚至有“经济警察”之称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失信造假,但企业经营者对社会上信用缺失的现象视而不见,在销售上还存在侥幸心理。在没有深入调查客户信用状况的情况下,就急于与对方达成交易。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增加了,但企业并不会赚更多的钱。为什么?因为企业忽略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想想吧。假设一个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是5%。如果其65438+万元贷款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成为坏账,应增加多少销售额弥补损失?答案是200万元。在利润率低的今天,别说坏账的无底洞,就连延期付款带来的资金成本也能吞噬企业几个月的利润。比如去年北京中关村易科慧光公司破产案就很能说明问题。亿科惠光公司的财务状况很糟糕。一直都是负债经营,为了好的周转,不惜高价买货低价卖,窟窿越来越大。从信用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家“高风险”公司,与其做生意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赊销了。而包括联想、方正、紫光在内的数百家公司赊销商品给易科惠光公司,没有一家认真定期评估他的信用状况。结果亿科惠光公司倒闭,拖欠货款3000多万,让这几百家公司损失巨大。
(三)内部控制的缺陷
1.基础工作不完善。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是因为它依据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法律保护。正因为如此,合同的管理应该更加审慎和完善,但每一笔逾期应收账款的背后往往缺乏一个完善有效的合同约定。更有甚者,它居然口头上相信所谓的“君子协定”、“一诺千金”。一旦户口不收,不上法庭,拿不出确凿证据,“哑巴吃黄连”。据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违约案件5338起,涉及金额6543.8+0.63亿元。
2.考核体系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大多数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企业在业绩考核中,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顾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的方式强行销售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既没有要求经销商完全负责付款,也没有明确规定监督催收账款的部门,造成了销售额高、经济效益低的局面。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企业财务准则》明确规定,各类应收账款应及时清算归集,定期对账。对已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冲减坏账准备;未计提坏账准备的,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都严格按照指引执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收账款结算不及时,导致表外债权。一些国企的表外债权实际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样的问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不容易被发现。人员调动,容易造成资产流失,为经济犯罪提供便利。(2)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相关人员态度消极,有的企业甚至没有明确的催收部门,使得应收账款长期逾期,降低了收回的可能性。(3)长期不付款。(四)未按规定确定坏账损失的。有些企业为了短期满足漂亮的业绩,把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上,不愿意把无望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尤为突出。如ST重机2000年亏损主要是由于天津造船厂未偿还贷款5022万元,产生坏账损失,导致管理费用高达107903400元。ST重机早就知道天津船厂所欠债务难以收回,却在1999的年报和2000年的中报中没有披露,最终让自己的投资者失望,也对自己企业的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为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笔者认为提高产品竞争力、重视客户资信调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关键。
(一)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加强经营管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产品,改变过去在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即选择客户,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做好信用调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设立独立的信贷管理部门
在我国的一些大企业中,有的成立了清债办公室来追讨欠款,但这是一种被动的、被迫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才是更有效、更主动的措施。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都有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经理。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我国企业也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信用管理人员。因为信贷管理的知识对信贷经理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掌握信息、金融、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综合知识。,同时,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必须过硬。而我国的信用管理人才相当匮乏,企业要想尽快建立自己的信用管理体系和部门,就必须借助外力,借鉴西方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模式。当时西方企业在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时,普遍的做法是聘请专业的信用管理机构对企业进行整体指导或帮助企业做一些实际工作,这样企业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同时节约成本。
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作为信贷管理部门,应该成为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中间管理部门,受总经理或董事长直接领导。这个部门或人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赊销前考察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是否赊销、赊销金额、赊销期限长短;赊销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协助并监督销售人员的催收工作;采用不同的方法区分逾期应收账款,实现销售优化,将坏账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2.未雨绸缪,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赊销的决定。
企业赊销前要调查客户的信用,这是为了解决几个问题;(1)是否可以和这个客户进行商品交易;(2)做多少,每次信贷要控制多少;(3)采用何种交易方式、支付条款和保障措施。
一般来说,一个客户的信用水平通常取决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也就是俗称的“5C”体系。这五个方面的信用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得:
①财务报表。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但要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最好能获得最近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通过计算一些比率,特别是分析资产的流动性与按时支付能力之间的比率,可以对企业的能力、资本和条件进行评估,有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
(2)信用评级报告或与国家有关机构核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客户信用等级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相关报刊上收集,也可以向客户所在银行的工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信贷部门咨询,了解公司的资金注册、生产经营历史、现状和趋势、销售和盈利情况、纳税情况等。,并查看是否有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公司的品德。
③商务沟通信息。企业的每一个客户都会同时拥有多个供应商,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相关的供应商交换信用信息,比如联系期限的长短、提供的信用条件、客户及时支付货款等。
企业对上述信息进行综合信用分析后,可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建立客户档案。除了姓名、电话、地址等客户基本信息外,还需要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金实力、历史记录等,为每个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等级可分为A、B、C等。A级为规模较大、历史记录良好或盈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较好的企业;B级是资产和财务状况一般的企业,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在以前的交易中可以先收款后结算货款;c是信誉差、财务状况差、无资产抵押的企业。但需要注意的是,信用评级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审核,以便与客户的最新变化保持一致。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企业在销售时应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和结算方式。a、B客户可以采取赊销,但赊销的金额和期限有区别。赊销金额可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客户净营运资金的一定比例或客户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在信用期限的确定上,企业可以根据行业惯例确定一个合理的信用期限,也可以采用边际收益法和净现值流量法,但标准必须是增加的收益大于相应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成本。对于C类客户,始终采用现金交易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支付结算,不得单纯为了增加销售额而迁就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一般来说,企业在规定信用期的同时,往往会附加现金折扣条件,即如果客户在规定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无非是希望客户能尽快支付货款,但我们要注意度,即以收益大于现金折扣成本提供折扣为宜。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1.建立赊销申报制度。企业的财务部门或信贷部门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要向销售人员了解情况,还要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如客户要求延期付款,营业部经办人员必须填写《信贷申报表》(一式两份),报信贷部审核。申报表除了对方公司的名称、地址、开户行、账号等基本内容外,还必须重点填写所需授信金额、授信期限、是否有担保等。信贷部门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后,作出授信决定,在授信申报表上签署意见,报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收账款列示后,申报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员成为款项的责任人,在信贷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对款项的收回负全部责任。
2.重视合同管理。除现金收入外,企业必须签订供货合同。销售部门收到经信贷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字的《赊销申报表》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一致,签订销售合同。买卖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延期付款的付款形式、账期、具体违约责任等要明确准确,最好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此外,销售部还会复印几份合同,经相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后,分别提交给信贷管理部和财务部,以帮助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和检查进行监督和警示。
3.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企业应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债权责任,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主要内容应包括:(1)明确责任范围,将公司欠所有客户的债务尽可能落实到个人;(2)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全部收回前,不得将责任人调离企业;(3)明确规定每个人的权限范围,对超限额赊销或未经批准赊销者进行处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4)明确规定隐瞒或变更应收账款的各种责任;(五)明确规定信贷部门人员徇私舞弊和虚假调查造成的坏账责任;(6)明确责任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当然,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责、权、利是密不可分的。应收账款的催收要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目标明确,奖惩有力。应制定严格的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金额作为对赊销申请人的考核目标,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
4.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加强催收。首先,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赊销客户的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赊销的金额、账龄及变动情况。信贷部门也要经常计算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和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和信贷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了解赊销的大致情况。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发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供销双方及双方财务人员确认签字,作为对账的有效依据,如有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要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加紧催收,因为不能及时收回账款是最忌讳的。根据美国收藏家协会的统计,半年以上的账户追讨成功率为57.8%,1年以上为26.6%,2年以上仅为13.6%。最后,在账龄分析表的基础上,信贷管理部进一步将逾期应收账款按照风险程度分为A、B、C三类。把那些有还款能力,但恶意违约的客户归为A类;因决策失误、经营不善等暂时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前景,不能及时偿还的,列为B类;因天灾人祸、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经营极其困难,扭亏无望,列为c类,对不同类型的应收账款,应采取不同的催收策略。对于A类欠款,应及时采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内的策略,如权威第三方调解、仲裁机构仲裁等。对于B类欠款,可以采取以物易物、以物抵债、债转股或要求客户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等措施。比如重新签协议,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但加一些逾期补偿,帮助客户渡过难关。对于C类欠款,无论是延期还是让利给对方,还是少收钱,尽快回笼资金为好。要结清这笔债务,有关部门或主管领导在处理之前必须权衡。在催收账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催收技巧,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而失去一批好客户。
5.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算和对账,并在岗位设置上注意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比如记录主营业务收入账簿、应收账款账簿的,不得开具发票或办理现金,形成内部牵制,达到控制的目的。对于发票,也要定期与销售部门的销售清单和相关科目的金额进行核对,防止出现表外索赔。当然,无论企业采取多么严格的信贷政策,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四、关于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些设想。
有人说“三角债”是一些企业间形成的一种“多米诺骨牌”。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在交易中恪守信用,这种现象还会发生吗?+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要素,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规范和监督企业的行为。
所谓信用,是买卖双方在没有即时支付或财产担保的情况下进行经济价值交换的制度,有人进一步将其解释为基于信任而获得资金、物资和服务而不需要即时支付的能力;征信是指对他人的信用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进程来看,征信体系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政府和央行主导的模式,以欧洲为代表,其征信服务机构设立为央行的一个部门,并非由民间发起,商业银行需要依法向征信局提供相关征信信息,央行承担主要监管职能;二是以美国为代表,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运行机制,由行业自我管理形成具体的运行规则。政府只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督信贷管理系统的运作。在这种运作模式中,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所有的信用中介都归私人所有。我认为,在我国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主要依靠政府和央行的力量,辅以民间组织的力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商业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信息,逐步收集和处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质监等不同部门的企业经营活动记录,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数据库。因为很多信息相对封闭,分散在各个机构,信用信息缺乏透明度,而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只有基于政府的力量,只有政府出面,才能进行跨部门的协调和征收工作。目前央行和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联网管理企业开户,每个开户企业都设置了唯一的企业识别码,申请编码时还需要税务登记证等其他证件。我觉得可以以此为基础,再由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整合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达到各部门资源共享的目的。对于这个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任何企业都可以付费在线查询,让企业在进行客户信用调查时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企业一旦有任何不诚信行为,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投诉,相关部门调查后会予以公布,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判刑”,即企业名称和不良行为记录将被锁定在“黑名单”中,同时限制投资、股权变更等企业,直至过了一定年限, 但曾经的失信行为将被永久保存,让这些失信企业在商圈里寸步难行。 同时,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也要给予表扬,比如给予其优先发行股票、债券的权利或者更优惠的贷款利率。然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相关部门、银行、工商的行为,对故意造成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真实性和严肃性,逐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