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为传说的故事(完整故事)

1.科学家成为人才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波尔斯克。1855从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中学化学老师;1856获得博士学位;1857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去德国深造,专攻物理化学;1861回国,成为彼得堡大学教授。

小时候,门捷列夫家很穷。全家有17个孩子,门捷列夫排第14。任中学总统出生后仅仅几个月,他的父亲就因突然失明而失去了总统职位,退休回家。微薄的养老金无法养活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全家只好搬到托波尔斯克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他的叔叔在那里经营一家小型玻璃厂,他的母亲在那里帮助管理工厂,还在工厂的院子里做一些副业,所以生活开始好转。当时,门捷列夫还很年轻,经常潜入工厂看工人们如何熔化和加工玻璃,这对他以后处理烧杯和烧瓶的化学研究有很大影响。

1841年秋,门捷列夫在不到7岁时随哥哥考入托波尔斯克中学,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但不幸总是伴随着门捷列夫一家。13岁时,父亲去世,三个月后妹妹也去世了。一年后,工厂被烧成灰烬,母亲不得不带领全家从农村搬回波尔斯克。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母亲变卖家产,带着孩子去了莫斯科。她真的很想让这个小儿子上大学,因为老师们一致认为他有出色的智慧和才华。我妈在莫斯科的大学里跑来跑去,无济于事,最后决定去彼得堡碰碰运气。她丈夫的朋友当时身居要职。在他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考上了他父亲就读的彼得堡师范学院,因为那里的学生完全免费。

门捷列夫研究物理。对于来自小地方的穷学生来说,彼得堡师范学院的门槛太高了。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他就成了优等生。除了紧张的学习,门捷列夫开始撰写科学成就的简要综述,并获得少量稿费,这是他唯一的收入。因为,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失去了任何经济支持。我叔叔去世了;不久,我的小妹也死于肺病;最后连慈母也离开了这个世界。1854年门捷列夫大学毕业,他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晋升正教授。

门捷列夫能从一个西伯利亚小城市的穷孩子成长为彼得堡大学的正教授,离不开他一贯的努力。正是他的有机化学使门捷列夫获得了最初的名声。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整整两个月没有离开过办公桌。他经常没日没夜地工作,中午休息不到几个小时。70岁后,门捷列夫因过度劳累而半盲。不过他还是从凌晨工作到下午五点半,然后吃午饭。吃完饭继续写。他死的时候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笔。

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之一。1869之前发现的元素有63个。为了探索元素之间的规律,许多化学家研究了元素的分类。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了各种分类、对比分析和综合归纳,最终发现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性变化。1869年,他正式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根据这个规律预言了一些未被发现的元素。元素周期律作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恩格斯称赞它是“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

门捷列夫提出了溶液水合理论,奠定了现代溶液理论的基础。他研究了气体和液体的体积与湿度和压强的关系,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在1860。

门捷列夫首次提出煤炭地下气化的观点,为煤炭气化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广阔的前景。他还在石油工业、农业化学和无烟火药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他也是一名气象探险家。为了研究高层大气,观测日食,他在1887年8月冒着生命危险,操纵一只气球升上天空进行探测。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门捷列夫的话说,“对我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工作。如果我停止工作,我会无聊死的。”

他真的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07 65438+10月20日上午,门捷列夫逝世。这位伟大科学家去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俄罗斯社会。葬礼很隆重,通往沃尔克公墓的道路两旁人山人海,络绎不绝。送葬队伍中,有一面写着“元素周期表”的大横幅。旗帜在北风中飘扬,向四面八方传播着这位伟大科学家不朽的名字。

杰出的航天学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完了高中。中学时,钱学森就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学习。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那时候中学生的课程很多。高中课程里,有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化学等等。由于他的天才和超人的记忆力,他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他还选了无机化学,工业化学,英语,德语。回忆起自己的中学生活,他感慨道,“在我一生接受的所有教育中,附中的教育是我至今怀念的非常好的一个。”

由于他在中学的课程很高,成绩也很好,所以进入大学后学习比较轻松,但还是很努力。他决心每次考试都得90分以上。结果每学期平均分90多分,学费全免。

1935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考入美国公费留学。第二年,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后赴加州理工学院深造,成为美国空间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得意门生,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继续当老师。

这期间,钱学森如饥似渴地学习数学,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等。三年后,他站在了现代数学和力学的前沿。后来研究航空结构只用了1年,有了突破。冯·卡门教授不仅指导了钱学森的研究,还多次推荐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科学家参与美国许多重要甚至高度机密的工程技术工作。钱学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冯·卡门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授对钱学森的工作很满意,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从65438到0943,美国军方经过精挑细选,委托钱学森研究利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要课题。同年6月165438+10月与玛丽娜合作提出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成功研制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基础,成为美国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导弹的先驱。65438-0949年,他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课程和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开始研究核发动机,写了第一篇关于核火箭技术的优秀论文。二战结束时,美国军方高度赞扬钱学森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贡献”。钱学森被认为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是“长期规划从螺旋桨到喷气式,最后到太空飞行的无人飞船转变的关键人物”。此时,钱学森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力学、应用数学和火箭技术的权威,流体力学的开创者之一,杰出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和航天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站的创始人。

1949中秋之夜,月圆人静夜。钱学森和他周围的十几个中国学生一起度过了中秋节。仰望明月,又沉回原处,我突然想起了家。他们思念祖国,传达新中国诞生的喜讯,一个个归心似箭。那天晚上,他们悄悄地讨论了回国的计划。

没想到,为了回到自己解放后的祖国,钱学森历尽艰辛,忍受了五年多的折磨和监禁。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体重下降了30斤。

1954年,钱学森写了30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他说,“这是为美国当局写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改变了研究方向,这样可以让他们尽快回国。8月2日,1955,中国大使王炳南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在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揭露了美国当局违背中国公民钱学森的意愿监禁他,阻止他回国的卑劣行径。美国被迫于8月4日允许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新中国。

65438年至0956年,钱学森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所导弹研究所所长。那一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是钱学森带领我们自己的专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然后攻克了中型导弹技术和火箭技术。钱学森坚信:“如果外国人能做到,为什么中国人做不到?”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然后进行“两弹组合”飞行试验,用中程导弹携带原子弹。导弹正常飞行,原子弹在预定距离和高度爆炸,标志着中国开始拥有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和其他科学家一起,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为173kg。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放的音乐《东方红》,预示着新中国航天时代的新曙光。

航天事业的每一项成就都倾注了钱学森的心血和智慧,他为国家航天事业奉献了全部的聪明和智慧。他总结了我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发展经验,将工程控制论提炼为系统工程理论,并推广到军事后勤、社会经济、社会法制、农业生态、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美学等领域,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钱学森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喜欢音乐、艺术和书法。他在学生时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铜管音乐家。他与他的妻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蒋英合作,撰写关于音乐发展的文章。

钱学森热爱祖国,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很明显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碍,投入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热爱人民。他说,“作为中国的科学家,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终对我这辈子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那将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杰出的数学家华·

在中国现代数学的蛮荒之地,有一位先驱者坚持认为“一个士兵死在战场上是幸运的”。他就是华。华是中国在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自守函数论、复变函数论等方面研究的奠基人和奠基人,也是中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的最杰出代表。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家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嘎当-华定理”、“华-王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和65,438+00部专著,其中8部在国外翻译出版,部分已被收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他创造性地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以改进技术问题数学方法为内容的“最优化方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被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被法国南希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了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伟大数学家之一。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他热泪盈眶。为了重建我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留下了丰厚的薪水、汽车和房子。满怀热情的他和家人登上了一艘轮船,在1950的春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家后,他在户口本的文化程度一栏填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于华来说是一句刻骨铭心的话,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看看他的成功之路。

1910 10 10 12、华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勉强维持生计。华15岁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为家里穷,付不起饭钱。他们只学了1年就离校了。

华从小聪明好学。初中的时候,他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天赋。有一天,王维可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数学题,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题目:“目前有未知之事,三三数剩二,五五数剩三,七七数剩二。事物的几何是什么?”王先生在读这个问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看完题目,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视野里是一张张紧张而困惑的脸。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23项。”这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把学生从思考和疑惑中唤醒。每个人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第一个说出答案的学生是年轻的华。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华是这样想的:从“七加七的数得二”开始,也就是说,七得二,那么七加二的倍数就是这个数,就不必假定这个数是7 × 3+2 = 23了。再考23:23除以3,剩下2;23除以5,所以23符合题目要求。正是因为华从小勤奋好学,王维科老师才更加看重他的聪明才智。华上学时给王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华18岁那年,王维科先生出任金坛县中学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邀请华做会计,在学校做日常工作。从那以后,华变得更忙了。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经历,他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我早晚还要帮妈妈管理小店的事务。我每天晚上都要到8点左右才能回家。把小店的账清完,就可以钻研数学了,经常是深夜。”也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业务之后,华也从未忘记学习数学,所以他的数学水平在不断提高。

华19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名为《学艺》的杂志,在这本杂志的第七卷上发表了苏家驹教授写的《代数五次方程的解法》一文,引起了华的浓厚兴趣。经过阅读和思考,华发现文章中有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你能不能写一篇文章,批评一下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华的问题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圣人也有错,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院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翻译。他的话给了华很大的鼓舞。于是,华写了一篇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文章,经王院长审阅修改后,送给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发布于1930。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关注。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熊清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金坛县一个初中的小伙子,只有初中文凭,我更加震惊。他看到了华的才华,立即写信给金坛中学,邀请华到清华大学工作。收到信后,华思忖再三: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王校长曾让他在金坛县初级中学教一个补习班,又因为有人投诉王校长任用了一个不合格的老师(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可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只好辞去校长职务,他也不再教书了;另一方面,由于家境贫寒,他连去北京旅游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收到华的回信后,口渴的“伯乐”写信催促。信上说:如果你不来,我就亲自去金坛看你。华又一次收到了熊教授的来信,从中他了解到了自己邀请的真诚和诚意。他觉得自己实在辜负了熊教授的好意,只好向父亲借钱,被请到了清华。

在清华大学,华成了一名助教。主要职责是管理数学系的书籍,收发公文,收集文具,绘制图表。这样他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听课了。在熊教授的安排和指导下,华学习进步很快,刻苦钻研,经常自学到深夜。他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学课程,又花了四个月自学英语,可以达到阅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此外,他还自学了德语,尤其是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他的三篇论文发表在外国数学杂志上,清华大学的老师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教授会议上,决定让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去清华当老师。可见,华的成功主要是由于他自己的努力。华在谈到学习中学生数学时说:“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是我学好数学的主要经验。”他还说:“我不鄙视容易的问题。如果我今天练习容易的,明天就很容易遇到困难的。我不怕困难的问题,必要时我随时准备解决问题。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也没有攻不破的堡垒。”这就是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之前如何努力学习的。

1936,熊庆来教授推荐华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在日军铁蹄下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并被熊清来教授推荐为西南联大教授,时年仅28岁。华在西南联大期间,生活十分艰苦。他们一家住在昆明郊区一个小村庄的两个小房间里。房间下面有猪圈和牛棚,卫生环境可想而知。华在回忆这一生时说:“一等如一夜豆。所谓的灯,就是一个破烟罐。放一盏油灯,挑些碎棉花当灯芯。为了省植物油,把芯稍微拧一下。”夜晚,牛挠痒痒,地动山摇,危楼即将倒塌!“华虽然住在这样的箱型楼里,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努力工作,不断努力,用三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学手稿,叫做《堆砌中的素数论》。华写完《堆垒中的素数论》后,自然打算出书。于是他把中文手稿翻译成英文,寄给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中央研究院不仅没有出版,还把手稿弄丢了。这对华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三年的努力白费了。为什么不让他难受?后来,华给当时苏联的维克托夫院士寄去了《叠素数论》的英文稿,最后英文稿被苏联翻译成俄文出版。这本书出版后,在数学界引起了震动。新中国成立后,《叠基素数论》(俄文版)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比如《叠基上的素数论》最早是在其他国家出版,然后在中国出版,这也是世界出版史上罕见的现象。

华上了九年学,只有初中文凭,但他却成了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华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座右铭“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揭示了这种成功的秘密。他的“老树易空,老人易松,科学之道,守空守松”的格言值得后人铭记。这位开创中国近代数学研究的巨人生前遗愿是“真希望尸体能对革命有用。一旦墙可以当梯子,过沟可以当桥。”

南北朝时期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一位德国数学家说得好:在数学发展史上,许多国家的数学家都在寻求更精确的圆周率,所以圆周率的精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认识到祖冲之辉煌成就的重大意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度。

祖冲之(公元429 ~ 500),字,范阳祁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他生活在南朝宋齐之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熠熠生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南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也对科技进步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这为祖冲之的科学成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祖家世代统治历法。祖冲之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然科学、文学、哲学都很感兴趣。他特别喜欢数学、天文、机械制造,学习很努力。当时,宋政府有一所学术研究机构,名为华林大学,祖冲之青年时代就在这里潜心研究。祖冲之在研究家学传承的同时,研究从古代中国和外国传入的科学成果。他博览群书,学了几百本书,为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祖冲之小时候热爱数学和天文,学习非常刻苦。他“专精数学,搜罗古今”,收集了从古代到6世纪保存下来的几乎所有观测记录和相关文献作为参考。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后来到了痴迷的地步。相传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每周计算书》上说圆的长度是直径的三倍。这是正确的吗?天亮前,他叫醒母亲,要了一根绳子,跑到马路上等马车。突然,一辆马车来了。祖冲之喜出望外,要求测量马车的车轮。经过反复测量,他总觉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以上。它有多大?这个问题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解开了谜团。

祖冲之最杰出的成就是圆周率的精确计算。现在我们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这是一个常数,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已经证明π不仅是一个无理数,而且是一个超越数,也就是说,它既不能用有限数精确表示,也不能用有限代数表达式精确表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收录在与其子祖衡的著作中。这是什么书?

原来,唐朝为了传播中国历代数学和物理的精华,精选了10本有代表性的算术书作为教科书,称为十大计算经,即《周篇计算经》、《九章算术》、《海岛计算经》、《孙子计算经》、《张秋俭计算经》、《曹计算经》和《夏侯》在这10巨著中,《九章算术》最为丰富。直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做了笔记,人们才能够理解它的内容。后来,祖冲之觉得刘徽的注释还未完成,就写了几十本专著,称之为“作曲”。作为刘徽注的补充。《篆书》是一部有价值的科学巨著,内容之深刻,连当时的“学者”都无法理解。在唐代,它被列为全国学校的必修教材,学习时间长达四年,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次。日本和韩国在12世纪也使用竹书作为教科书。后来在北中失传,这是数学界的巨大损失。“篆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唐代魏徵等人编纂的《隋书律志》中有记载:“宋末,南徐人从事世祖崇之秘法。以一亿圆直径为十尺,圆周丰数为三尺、一尺、四寸、一分、五分、九分、二秒、七秒;(ù,不足)数三尺、一尺、四寸、一分、五分、九分、两秒、六秒,正数在利润极限和利润极限之间。密度:圆直径113,周长355。合同费率:圆直径7,周二12。”

这里的“开”是开拓性的,“以一亿的圆直径为10尺”,把10尺的圆直径分成一亿等份:“丰数”是圆的剩余近似,“数”是不足近似;“正数”就是正确值,也就是真值。

上面的记录包含三层意思:

1.3.1415926<π<3.1415927;这个辉煌的数据让中国成为数学世界第一,在圆周率计算领域遥遥领先世界1000年。65,438+0,000年后,另一位法国数学家吠陀相继得出上述结论1,而德国数学家瓦尔特重新得到结论2,阿西娅·阿尔和卡西打破了祖冲之创造的结论1的世界纪录。

日本数学家三石和夫把祖冲之的“秘率”称为“祖率”。莫斯科大学礼堂前的画廊墙上,镶嵌着两幅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一幅是祖冲之。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探索太空奥秘时,月球后面的一座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耀,世界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科学巨人。

青年科学家陈

在1986和1987,中国最年轻的教授陈发表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新进展。大会打破了参会者即席发言15分钟的惯例,他的发言延长至半小时。他发现具有特殊功能的DNA,被国际专家称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里程碑”。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1991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个被世人称为“年轻人的诺贝尔奖”的奖项,一次只颁给一个人,而陈获得一致通过。陈以他杰出的研究成就,登上了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的领奖台,这完全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陈于1961年出生于一个渔民家庭。父母都是文盲。6岁的时候,他要帮妈妈照顾弟弟,喂猪,捡猪粪,逛街。上小学后,他经常凌晨4点起床,帮妈妈做家务,然后赶去学校上课。贫穷的农场生活和艰苦的劳动训练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

陈是小学、中学、大学或留学期间最优秀的学生。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中学时,他经常主动留下来打扫实验室,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做实验。平时做一些习题时,他总是不符合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开动脑筋提出其他几种解题方法,和老师一起研究。他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他第一个走进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他比其他学生早一年半获得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留学后,陈的导师恳求他留在美国,美国几所著名大学和大公司愿意为他提供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高薪聘请他,委以重任。然而,这位充满报国热情的年轻科学家,婉言谢绝了同事们的盛情款待,毅然回到祖国,开始了他新的艰苦创业之旅。

陈抱着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想法,在北大未名湖畔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外国专家参观了这个世界级的实验室后表示,这里的条件足以完成世界上最新的植物基因工作。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遭受多种病毒的侵害,影响其品质和产量。这个国家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烟草。在陈的指导下,该实验室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了抗病毒的优质烟草品种,并迅速在烟区推广,进而出口国外。外国专家对这种研究和普及的速度感到非常惊讶。在这个实验室里,陈和他的伙伴们还利用基因工程消灭了黄瓜X-Y病毒,而这个新品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田间。

陈努力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教书、讲课、指导博士生,他还要自己做实验,留给自己打理生活的空闲时间很少。有人问他:“你这么努力工作累吗?你后悔吗?”他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陈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谱写了一曲科学家热爱事业、热爱国家的壮丽颂歌。像一颗耀眼的新星,他超越了生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