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女性文化的论文

古代女子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等,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内容。

古代妇女道德教育的内容一般是为父母公婆服务,服从丈夫,以一个培养目标教育子女。“不同于男子之学与志向,女子之学是“洁身自好,志在四德(女子之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重点是德育。与之相比,智育似乎微乎其微。但也值得我们今天一起探讨。

智育包括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素。而中国古代女性的智育基本处于日常文化素养的水平。但是,对于古代女性是否有必要接受识字教育,是否需要开发智力,社会上也有很大的争议。

反对女子读书识字的一派理由是“女子识字是不道德的”,“女子无才是德”。然而,正统女子教育的主导意见仍然主张对妇女进行基本的文化和数学教育。

首先,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照顾丈夫和教育孩子、管理家庭和理财的能力。所谓“只愿女儿能大略识字,酒谱与茶经相通”比陆诗怡说的更直接“只教女人读书,却不教她们懂得书的意义。涵盖识字可以管理家务,管理财货,替丈夫做该做的工作。如果这本书有意义,那它就没用了。

其次,妇女应该接受阅读和识字的基本教育,这有利于修德的礼貌。李万芳指出“读书时,能看清楚礼仪,知道伦理道德的日常之事。”

女性是否开发智力的争论,与对德才关系的认识密切相关。古代对“才”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看重诗词歌赋的天赋,或者琴棋书画的天赋;另一个是普通智力。天赋大多被古代女子教育所排斥。明清时期流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俗语,集中反映了这种心态。

虽然孔子很早就把女子教育列为“治民之本”,但早期的女书从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开发女子智力还是比较宽容的。春秋时期,女子教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女子的才能也得到了老师的发挥和社会的称赞。例如,吉炜,齐侯的女儿,齐桓公的妻子,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魏之女夫人和宫之妻在政治、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班超的《女诫》包含了对女性才能的轻视,但也突出了女性的道德,反对女性成功。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人才”的地位随着伦理道德的日益严格而下降。明末清初的《智》中,“公安之路定在夫,智女胜于男”,“才子为德,言尚可;女子无才则德,此言不实。”

一般来说,传统的女子教育并不强调女性“才华横溢,独一无二”,但女性有利于男性家庭和统治国家的才能和行为还是被肯定的。刘向的《女传》是各类才女的典范,也是后世女子教育所推崇的。即使到了清代,也不否认“古之贤女也有才。”但他也强调,女人的智力一旦超过三从四德,就会立刻被压制。

虽然古代有很多才女,但总的来说,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智育包括在内,能力还是很少的。文化数理教育在古代女子教育知识的灌输中起着从属作用,但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却不可忽视。严格来说,这也是一种知识教育。知识在流血打基础的层面。知识教育比较浅,比较系统深刻,只为家境优越的女性预留了一条深造的路。

唐代《女孝经》曾提出“以智辅佐君子”的思想,并强调女性也有聪明、苔莎的天性,认为之无弊,而采、心有所依。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统的女性教育从来没有提高过对女性的培养,对古代女性的研究也没有系统深刻的知识基础,而是从社会实践中磨砺培养出来的;如何增加自己的智力?女子教育读物多是赞美早期能大显身手的女性,而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女性才能的措施和步骤。随着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重视女性智力教育的氛围在后期并没有再现。所以,按照正统的女子教育蓝图,唯一能创造的,就是利用家庭和宗教的智慧,或者培养无数听话、听话的家奴。

总之,在古代女子教育中,智育基本处于识字、识字的初级阶段,知识被视为应付日常家务和进一步学习礼仪进行女子道德教育的从属手段。系统的知识和培养人才有很大的差距和缺陷,确实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