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学习论文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置_数学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题的设置是为了唤醒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尝试、猜测、实验、类比、推理并合作交流,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了探究性学习问题。

首先,用探究性学习把课本上的例题、定理、习题改编成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仅要以对教材的感知为出发点,还要将教材中的例题、公式、定理、习题等知识加工转化为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学习“分母有理数”,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可以先写出3 ÷ 2,然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就变成了,也就是完成了除法运算。最后指出,如果改变分母中的根号,分母就是有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设置问题,情况就会大不一样。能不能得出一个3 ÷ 2的近似值?学生查表可以得到1.2249。这时候学生就觉得多位数除法很麻烦。老师们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能避免这种麻烦吗?学生们的探索欲望被这个开放性问题唤醒,纷纷尝试。学生思考讨论后,不难发现,为了避免麻烦,分母一定不能含有根号。分母怎么去掉根号?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平方,也可能会想到分子的分母乘以2,这样分母中的根号就可以移到分子中,从而查表得到相同的答案。

二、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探究性学习问题。

数学就是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又指导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学习列代数(3)》中设置了电话计费进行教学。你经常打电话吗?你知道如何用电话充电吗?当你在3分钟内得到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0.11元,你能完成下表吗?

学生讲完后,老师问怎么表示玩X分钟(X ≥ 3)收费。同学们一讨论,各种答案就出来了,0.11 x?0.22x?0.22+?X-3× 0.11等。这时候不急着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学生可以代入数字计算,让他们自己判断对错。经检验,为0.22+0.11 (x-3)。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给同学打电话讨论数学题超过5分钟,你知道怎么省电话费吗?

第三,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生产生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问题?这是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多提问。

比如在学习“同类物品合并”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问:如何按照X降序排列4x2y+x3y2-x2y+x-1?4x2y与-x2y中的x索引相同。应该安排系数大的还是系数小的?这个问题说明学生有新旧知识的冲突。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4x2y和-x2y之类的东西进行探究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发现这几组问题都有相同的字母和相同的字母索引,但系数不同。然后让学生写几组具有这一特点的项目。如果我们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自然会产生相似项,而相似项又可以进一步导致相似项的合并。原来合并一项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就解决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矛盾,学生的眼界豁然开朗。学生自己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决,学生的快乐可想而知。

第四,以古代算术题为基础,设置探究性学习题。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背景,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算术题。利用它们设置探究性学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又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比如学会“列出一个线性方程”。我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女人在河边摇杯子。金石问:“为什么有这么多杯子?”女人说:“家里有客人。”“客串几何?”女人说:“两个人有饭,三个人有汤,四个人有肉。一杯65怎么样?”明确了写作的问题后,学生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随便编了一道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