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记理论的学术论文
关键词:标注理论;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适应理论;
摘要:自布拉格学派创立以来,标记理论一直是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的重要理论,并被应用到其他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这一理论的概念和发展,并着重阐述了它在语用学上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标记理论;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适应理论
1.介绍
根据朗曼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2000: 276)的定义,标记理论认为:“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有些语言成分比其他语言成分(无标记成分)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这些其他语言成分称为有标记成分。”标记性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音位、词法、词汇、语法、句法等。我们以音位层面为例。音位是语音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指的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分两个词的最小语音单位。比如一对极小对,比如pin和bin,由于开头的[p]和[b]不同,可以区分成两个不同的字。音位层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并不是在所有音位中都出现,只是成对出现,两个音位的相关特征关系到某个语音特征的出现或不出现。有标记成分是有相关标记的成分,无标记成分是没有相关标记的成分。比如:英语中的【t】和【d】;[k]和[g];[p]和[b];[s]和[z]等。在音素组[t]和[d]中,[t]是无标记成分,因为[t]是清音辅音,而[d]是有标记成分,因为[d]是浊音辅音。换句话说,辅音的浊音特征构成了相关标记。同样,在上面的例子中,前者是无标记的,后者是有标记的。(红色显示的这部分也可以省略吗?标记现象在语用层面也随处可见。这时,语言单位的标记性就表现为语用标记性。例如,在英语交流中,我们应该对别人的称赞说“谢谢”,但如果我们不像中国人那样为了谦虚而承认甚至否认称赞,这是一种语用失误和有标记的表达。同样,一些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交流中也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语用失误。例如,在中国人的交流中,中国人习惯于通过询问或猜测对方正在做什么或准备做什么来问候对方,如“看电视”和“去买菜吗?”,等等。这些表达是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听者根本不必理会。他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随便回答,不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刚到中国的西方人对此感到不解。首先,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作为交流的话题;第二,感觉不舒服,言行被别人看着,因为在西方人眼里,我在做什么或者我要做什么纯属个人隐私,别人无权过问。因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经常会问“是吗?”,还是不客气的“回”了一句“关你什么事?!"这样的反应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非传统的,是一种显著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标记理论在语用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标记理论的语用阐释
自特鲁贝茨科伊提出标记这一概念以来,雅柯布逊、乔姆斯基和里昂等语言学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标记理论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音位、词法、句法到语法。标记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分析语言的特点,正确使用语言。标记理论以其独特的方法论优势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语法、语义、语用、范畴和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中。本文将从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和顺应理论等语用学角度来解释这一理论。
2.1标记理论与语境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语用研究离不开语境。这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许多学者从语境的角度给语用学下了定义,如:“语用学通常被认为是语境主义,研究一种语言的显性内容(意义)和隐性内容(意义)是如何通过语境联系起来的”(熊学良,1999),“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的学科”(彭增安,65438+),由此可见,语境对语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语境的作用时,何自然等人(2002:118-121)认为,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语境会影响说话人对言语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的选择。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语境帮助听话人确定指称分配,消除歧义,丰富语义。总之,语境会影响意义的表达和理解。
美国语言学家吉冯在语用层面对标记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他的代表性观点是,标记性取决于语境,同一结构在这个语境中可能被标记,在另一个语境中可能不被标记(引自张峰,1999)。换句话说,有标记和无标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语境在转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标记倒置,即一个范畴的标记值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倒置。因此,标记性和无标记性会随着语境的动态变化而变化。例如:
a.你介意关上窗户吗?
b.你能关上窗户吗?
c.请你关上窗户好吗?
d.关上窗户。
以上四个句子都表达了同一个命题——要求接受者关上窗户,但它们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以A句为例,如果对好朋友说这句话明显不合适,不合常规,此时就是有标记的表达;但如果你对上级、长辈或陌生人说这句话,是非常恰当和自然的,此时就是无标记的表达。可见,在语用层面,语言单位的标记性和语境一样,是一个完全动态的概念。
2.2标记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
塞尔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将间接言语行为定义为“通过实施另一行为而间接实施的行为”。他认为最简单的表达意思的方式是当说话人说一个词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他字面上说的意思。然而,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和句子意义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间接言语行为同时体现了两种言外行为,即初级言外行为和次级言外行为。此外,他认为话语的言外行为不仅取决于意图,还取决于规约。因此,基于主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之间的联系,他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常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常规间接言语行为。在常规的间接言语行为中,主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密切相关,具有约定性、习惯性和风格化的特征(王德春等人,1995: 74)。所以这是一个常规表达,是一个无标记项。例如,在“你能把盐递给我吗?”总之,听话人不需要注意“询问”(次要言外行为)的字面意思,直接理解为“请求”(主要言外行为)的间接意图。这种对常规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不需要太多的语用推理,只需对字面意思进行一般的推断,就能知道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这似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
你想喝咖啡吗?
咖啡会让我清醒。
b用“陈述”的字面意思表达“拒绝”的间接意图。主言外行为(“拒绝”)与次言外行为(“陈述”)关系不密切,具有非常规性、非习惯性和非程式化的特点,因此属于非常规间接言语行为。根据塞尔(1975)的观点,理解非常规间接言语行为大致需要十个逻辑推理步骤,主要依赖于说话双方已知的语言信息和说话时的语境因素,因此更为复杂和不稳定,是一种非常规的、不自然的、有标记的表达方式。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语用层面,标记项的判断和确立往往是相对的。例如,常规间接言语行为相对于非常规间接言语行为是无标记的,但相对于一般言语行为(如显性施为句)是有标记的。奥斯汀根据是否含有施为动词将施为句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显性施为句是含有施为动词的句子。何自然等人(2002: 61)认为,动作动词就像是言语行为或动作句中所表达的动作意图的名称或标签,即什么样的动作动词就有什么样的言语行为。也就是说,明确施为句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属于直接言语行为。比如“我命令你把盐递给我”这句话,就通过施为动词“命令”清楚直接地表达了“指令”这一言语行为。“你能把盐递给我吗?”由于缺少具体的动词,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或意图确实变得更加隐蔽和模糊,听者在理解时需要努力思考。首先,他必须做出判断:说话人是在“请求”还是“请求”?因此,我们认为,与显性施为句相比,常规间接言语行为是有标记的。
2.3标记理论和会话分析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会话是最原始的语言使用形式,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话语形式。因此,会话分析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下文中,我们将讨论会话中的相邻对和偏好组织,并讨论标记理论在会话分析中的情况。
2.3.1标记理论与相邻对
Harvey Sacks等人在研究会话结构时指出,会话的特点是话轮转换,一个会话至少由两个话轮或话轮组成,而且会话是成对的。他说,“问题之后往往是答案”(引自库特哈德,1985: 69)。也就是说,提问和回答往往形成话轮转换或交换。同样,一般来说,在一个回合中,问候之后往往是问候,建议之后往往是采纳,道歉之后往往是安慰,建议之后往往是警告-承认,抱怨之后往往是道歉。这种句子叫做“邻接对”。“相邻对”是会话结构的基本单位,对揭示会话结构起着重要作用。Shcheglov和Sachs认为相邻对具有以下特征:相邻对是两个话语的序列:
㈠毗邻;
㈡由不同的人说;
(iii)按照第I部和第ii部的顺序;
(四)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第一部分需要不同的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系列),如建议与采纳或拒绝的匹配,问候与问候的匹配等。
(引自莱文森,1983: 303-304)
蒋(2003: 221)认为相邻对是日常会话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一问一答”和“你有话要说,我有话要说”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律。作者认为相邻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会话现象,是基本的、自然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因此属于无标记表达方式。例如:
A:明天天气会怎么样?(问)
乙:天气晴朗。(一)
早上好,王先生!(问候)
早上好,周先生!(问候)
我们今晚去看电影好吗?(建议)
好主意。(采用)
它伤了你的脚。真的很抱歉。(道歉)
乙:没关系。(安抚)
以上四个对话中,A到B的话轮转换很自然,两者联系紧密,几乎没有间隙。b的回应结构简单,符合A的要求,符合人们在交际中普遍遵循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但是,如果B对A的发言没有那样的回应或回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A:明天天气会怎么样?(问)
b:你要出差吗?(反问句)
早上好,王先生!(问候)
b:现在还早?我差点吃了它。(反问+陈述)
我们今晚去看电影好吗?(建议)
b ':你还有时间看电影。真的很悠闲。(声明)
它伤了你的脚。真的很抱歉。(道歉)
b ':哎哟!疼死了。(声明,不明确声明)
我们认为,这样的回应在日常会话中也是有的,但与上面提到的相邻对相比,显然没有那么自然和常规,所以属于有标记表达。
2.3.2标记理论与会话中的偏好组织
在相邻对的研究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二部分的级数或范围。在讨论偏好组织时,莱文森认为相邻语言对的第一部分会与偏好程度不同的第二部分系列相匹配。例如,在下面的对话中,对第一部分中的“问题”有各种反应,包括“回答”,它们一起构成了第二部分系列:
汤姆是做什么工作的?
他经营一家工厂。
你需要知道吗?
我不知道。你可以问大卫。
(d)这有什么关系?
(e)他没有。
在上面的对话中,B的五种不同反应构成了话轮转换的第二部分。胡壮麟等人(1988: 280)认为,在这个系列中,各种回应并不具有相同的地位,有些是“优选的”或“优选的”,有些是“非优选的”或“不优选的”。此外,相比较而言,“非优选第二部分”更为常规和正常,因为听话人符合说话人的预期,而“非优选第二部分”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达,因为它不是说话人预期的部分。例如,在以下两个进程中:
你能为我的房间开灯吗?
乙:是的。(索振宇,2000:196)
A:如果你愿意今天早上来看我一会儿,我会给你一杯咖啡。
嗯,你真好,我想我今天早上来不了了。嗯,我在报纸上做广告,嗯,我必须呆在电话旁边。(蒋,,2003: 232-238)。
例(1)的第二部分称为“偏好的第二部分”,例(2)的第二部分称为“非偏好的第二部分”。莱文森认为偏好和非偏好与标记性密切相关。偏好的第二部分是无标记的,非偏好的第二部分是有标记的,这两部分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第二部分偏好”的结构很简单,有时一句“是”就够了,这符合人类传播行为的“省力原则”或“经济原则”,即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少的传播投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在示例(1)中,B毫无延迟地同意了A的请求,说话者与回应者之间结构紧凑,沟通效果双方都满意。相比之下,“非优选的第二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例(2)中既有“呵呵”等故意拖延,也有“嗯”“你真好”等感谢,拒绝的形式也不是最简单的,不直接使用。相反,我使用委婉的说法“我想我今天早上来不了了”,最后是一长串解释,比如“我正在报纸上做广告,嗯,我必须呆在电话旁边”。根据Grice的合作原则,这种复杂的“非优选第二部分”也违反了量的准则,即受话者提供的信息多于实际的交际需要。这给听者的接受和理解增加了负担,给听者一个意外。这种非常规的用法因此产生了标记。
2.4标记理论和顺应理论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场合灵活选择不同的语篇类型。作者认为,话语双方使用有标记表达还是无标记表达,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选择。根据Verschueren(1999:58-61)的观点,这种语言的选择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特征,即:语言具有选择的可能性——可变性;这种选择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建立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基础上的——协商性;语言使用者为了尽可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而做出一定的选择——顺应。例如,当有人试图给一个自吹自擂、口若悬河、不计后果的朋友提建议时,他实际上面临着选择如下一些表达方式:
由于语言本身的多变性,在选择上给予了他一定的自由,但他的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语用策略(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必须避免语言的显性表达,采用间接委婉语)。说话人和他的朋友之间有了这样的互动和协商,他们会选择最符合语境要求的第四句话,从而顺应对方的要求。与前三句相比,第(4)句不仅使用了尾韵这一修辞手段,从而增加了语篇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而且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即有标记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便于听者清醒过来,信服地接受和采纳。
3.结论
本文着重研究标记理论在语用学中的几个具体领域,如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和顺应论,旨在展示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当然,很多问题的研究深度还不够,标记理论在语用学上的研究远不止于此。因此,在这一重要理论的研究中,人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