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在35岁获得诺贝尔奖时并不处于巅峰状态。杨振宁先生有什么贡献和历程?

杨振宁先生已经100多岁了。我们真的了解他的生活吗?如果说他有什么成就的话,100年期间没有虚度的每一天,这个世纪就是他最大的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人生可以算作一个圆。我从一个地方出发,走了很远的路,现在我回来了。”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中国第一位数论博士,他深受家庭影响。杨武之于1996年4月1896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父母早亡,由叔叔杨邦瑞照顾。他一路走到省立中学和北师大。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学校当老师和培训师。

后来,杨武之对当时的环境深感无力,决定出国学习科技以改变自己的国家。1928年完成博士论文,发表《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成为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个数论博士。回国后,杨武之在清华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73,杨武之晚年任教的复旦大学,逝世。当杨振宁回忆他的父亲时,他说他的父亲在去世前仍然担心他的国籍。2017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了中国国籍。可以说,杨振宁一生深受其父杨武之的影响,从数学学习到中国的诗词赋,以及他的家国情怀。

诺奖团队1945,杨振宁去芝加哥攻读博士学位。在芝加哥的学习生涯可以说使杨振宁完成了从学徒到独立学者的转变。刚来美国的杨振宁发现自己不适合原来的研究方向。他在实验室里笨手笨脚,甚至被同学取笑。哪里有破碎仪器的噼啪声,杨振宁就在那里。

好在当时的学习氛围很好,老师和同学都支持杨振宁转移研究方向,研究他最擅长的理论方向。“转行”后不久,杨振宁遇到了比他小几岁的最合得来的搭档李政道。他们讨论物理问题时的激烈场面,一起在森林里散步的和谐身影,一度成为校园里的风景。

不久,1957,宇宙不守恒定律被授予诺贝尔奖。其实这个研究成果在他们合作的前期就已经初见端倪,只是当时业界对他们的成果并没有认可和关注。直到他们的研究被当时旅居美国的华裔女科学家吴健雄反复验证,理论物理的核心框架才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杨振宁35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从那以后,他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善意和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除了与李政道一起发现宇宙不守恒定律,杨振宁在物理研究方面还有其他突破性的成就,如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

杨振宁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并没有放松他在教学上的努力。100岁的他,其实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近20年,也是第一个带头教本科生的高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杨振宁总能给学生最恰当的建议。

他一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向学生强调研究方向的重要性。他说,如果研究方向不对,会导致穷途末路,一旦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兴趣,就会豁然开朗。熟悉杨振宁的人也知道,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兴趣、热爱中国文化的人。

似乎杨振宁总能在他的科研和生活中,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无论是他在日常旅行中拾起的诗歌,还是他在日常文章中引用的别人的话。当他为祖国出国时,他选择留在美国。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他都为两国的教育教学、物理研究和青少年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代影响了杨振宁跨越一个世纪的人生和无数历史事件,他与名人有过交集。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杨振宁与邓稼先先生的友谊。从上个世纪杨振宁先生问中国的原子弹是否完全是他自己制造的故事,到杨振宁先生在百年华诞上的演讲。两位伟大的科学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每顿饭都别忘了永远亲爱的,活着就要感恩国家。”这是杨振宁的父亲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留言。半个世纪过去了,我想这位清华校园里的老人,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一生的友情,想到时代的变迁,一定无愧于父亲的教诲。

杨振宁不仅是诺奖得主,也是图灵奖唯一的华人得主。除了那些著名的奖项,他还为培养中国的青年学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筹集巨额科研经费,援建数十个实验室。他个人捐款600多万美元,以清华大学名义发表国际论文数十篇,成功推荐数千名青年学者参加国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