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宁愿相信“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能变得更强大,获得成功”也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新目标的人是那些相信自己可能性的人。仅以现有的能力来判断“是或不是”,是无法挑战新事物,完成高难度工作的。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无限扩展的。

想做一件事,首先要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抱着“无论如何都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不断努力。京瓷从无到有成为世界级厂商,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永远相信自己拥有的无限可能,鼓足勇气去挑战。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稻盛和夫

这个道理也可以表述为:“我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所以也可以说“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这个词条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能力”。

1

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怎么样。比如我从小学开始就经常忘记一些事情,甚至因为考试不及格得了零分,所以很难相信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很多人都有这种思维方式。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向你强调:“请相信你有无限的能力。”

这样的人在明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的情况下,却因为我的鼓励而突然相信“他能力无限”,似乎既不现实也不靠谱。但我还是想说,不要过多考虑“你是否有无限能力”这个问题,宁可“不靠谱”。

2

能力,重在磨炼提升。

“能力”的概念不仅限于心智素质,还包括身体素质等方面。能力可以定义为“为了在社会中生存而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比如在现实社会中,身体健康也可以算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生过大病,也很少感冒,一直保持健康,那么可以说与经常生病的人相比,“他的能力更高”。

如果你还对我所说的“能力无限”持怀疑态度,那么“能力会提高”这种表述可能更容易理解。只要每天早晚坚持锻炼,就能锻炼好;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提高成绩。

可见,无论是健康能力,学习能力,还是其他能力,都是可以发展进步的。如果你的能力没有提高,说明你没有锤炼。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努力锤炼自己的能力。

“我有无限的能力。之所以没有得到提升,是因为它之前没有努力提升能力的意识,所以要从现在开始努力。”

这种思维方式很重要。

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的创新=真正的提升

我们要创造新的业绩,取得新的成就,就要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通过实践去追求人的无限可能。只有扎扎实实的积累,不断的磨练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才能进步。

在前一章中,我已经解释了京瓷哲学手册中的相关项目——脚踏实地和持之以恒。换句话说,通过每天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你可以在自身能力上取得无限的进步。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项。我经常强调“明天比今天好,后天比明天好,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成就大业,还是锤炼自身能力。

总之,首先要坚信“我们有无限的能力”,然后每天积累看似平凡的努力,保持创新的精神。这样你就可以成功的锤炼自己的能力。

有“蜗牛上树”般的前进动力。

下面,我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概念。

在经济最低迷的时期,企业家鼓励他们的业务部长:“目前我们公司的订单很少,你要加倍努力,争取客户更多的订单。”

业务总监必然会找各种借口:“拿下订单有多难”“现在的市场环境有多不景气”“不仅我们公司,同行都在苦苦支撑。这是大环境造成的……”

总而言之,商务部长的各种说辞都是在找“做不到”的理由。

创业者听到这样的话,往往会心软,觉得“经济形势这么严峻,真的很难拿下订单。”我的要求可能有点过分。"

不仅仅是公司的业务,企业家在谈到公司的发展方针时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如果公司一直依靠现有业务,还能继续发展吗?时代在不断变化。虽然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家公司,但如果一直坚持父亲的‘老本行’,恐怕会逐渐衰落。现在的报纸杂志经常提到各种全新的行业和投资项目。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参加。但是我没有相应的能力,公司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毕竟这只能是白日梦。”

这样,缺乏条件在自己面前“堆成一座山”,人当然会立马想放弃。这种做法不可取。

要相信人类有无限可能,“先试一试!”如果成功了呢?“我们必须抱着这样积极的态度,追求自己的可能性。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即便如此,也不要轻易放弃——“这个太难了,我们做不到”,而是要想办法——“只要你一步一步努力,应该能行”

这样才能激发付诸实践的动力——“试一试。”最初的成绩或许微不足道,但这种类似于“蜗牛上树”的拼搏精神,才是发展进步的动力。

我只是想通过“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这一项给你解释这个道理。

京瓷哲学是我今天成功的源泉。

大学的时候,我本来是学有机化学的。当时我对石油化学很感兴趣,所以我致力于学习相关知识。陶瓷属于无机化学中的结晶矿物学范畴,我对陶瓷行业尤其嗤之以鼻。

在我看来,它根本没有资格作为一门化学学科。就是这样一个人,对有机化学情有独钟。因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误进了陶瓷行业。所以,我既不是科班出身的陶瓷专家,也不是有技能的优秀人士,但我有积极的态度。即使陶瓷不是我的专业,我还是一步一步的坚持努力,从不放松。

“如果我充分发挥我的有机化学知识,我也许能在公司扬名立万,但却被要求研究不熟悉的陶瓷。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如果我有这样消极的态度,恐怕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

机缘巧合的结果,我不得不从事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但我决心提高和锤炼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不要沉湎于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要以“努力克服困难”的积极态度,集中精力不断努力。最后研究开始顺利,我开始在公司崭露头角。

在埋头陶瓷研发的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经验,掌握了知识。几年后,我已经建立了充分的自信,觉得自己“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相关领域的专家”,于是更加努力地投入研究。

后来我也“进军”了与陶瓷无关的电信行业,这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挑战。

从明治时代开始,电信业就被NTT这个巨头垄断了。NTT有一个研究所,一大批专家研究员,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人们自然会认为,一个单纯的陶瓷公司是不可能试图与行业巨头竞争的。其他公司一开始跃跃欲试,后来半途而废。

我当时的挑战行为可以用“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来形容。在别人看来,我的所作所为可能是愚蠢的“自杀”,但我很清楚,我不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是在“天道酬勤”的信念下开始自己的事业。

当时支撑我坚持下来的理论基础是京瓷哲学。它让我相信我有无限的能力。

当时,一些评论家和记者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京瓷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成为这样优秀的企业,是因为它恰好赶上了时代的潮流。”

精密陶瓷的鼎盛时期即将到来,而我恰好从事这个行业。换句话说,京瓷公司的成功无非是赶上了一个好时机。这是一些批评家的观点。

但在我看来,我开启了精密陶瓷的鼎盛时期。我获得过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陶瓷和材料科学机构的奖项。我既没有发表过专业论文,也没有经常参加国际学会,但我获得了学会的最高奖项。

20世纪中后期,在一个叫稻盛和夫的人的影响下,精密陶瓷领域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于是,年轻的科研人才也参与其中,进一步拓展了精密陶瓷的用途和前景,进而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材料。我想这也是我能获得好评的原因。

比如当初,没有人想到在汽车发动机中使用陶瓷零件。是我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并付诸实践,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此,我获得了各大机构的最高奖项。

于是,我开始了精密陶瓷行业的热潮。但有人说热潮在前,我只是碰巧“搭顺风车”的幸运儿。对于这种误导性的舆论,我对京瓷员工说:

“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真相,但是我们在精密陶瓷行业掀起了热潮。而且,对于这个领域,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过硬的技术实力。

那时候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们的哲学。京瓷哲学是我们所有成就的源泉。"

换句话说,心是万物之根,是“万物生长”的种子。

创业之初,虽然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但还是建立了京瓷的哲学体系,并以此为人生的根本。我相信,我之所以能在精密陶瓷技术领域做出成绩,让京瓷成功,正是因为我遵循了京瓷哲学的原则。

我在创办第二电力公司的时候,也是以京瓷哲学为唯一武器,勇敢面对行业巨头的挑战。当时,我曾对公司的干部说:

“我没有通信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果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进入通信事业,并在商战中成功指挥并取得胜利,恰恰证明了京瓷理念的正确性,所以我想尝试这项事业。”

仅仅依靠京瓷哲学真的能成就如此伟业吗?第二电是我为了证明“心灵的重要性”而做的一个挑战。那时,我赌上了我的生命。

二电是我五十多岁的第二次创业。那个时候,我已经很好地融入了我的命运,我绝对不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但我坚信这是一个追求人类无限可能的机会,这可以证明:“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所向披靡。”

如上所述,通过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一步步积累看似平凡的努力,可以锤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积极的热情和意志,而不是盲目悲观地认为:“也许不会顺利”、“也许会失败”。我们应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态度,积极练习。

例如,继承了家族企业的人不应该“固步自封”,在现有的企业中固步自封,而应该有好奇心和新思维,对挑战充满乐趣。

第二电力公司成立时,面对电信巨头的挑战,我并没有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而是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竞争——“有京瓷哲学在手,只要按照它的原则不断努力,就一定会走向成功和辉煌”。

另一方面,如果充满悲观情绪,它注定会失败。所以一定要有乐观开朗的心态,这也是“追求人类无限可能”的一个方面。